乳房整型不是「放進去」就好 醫提醒常見6大風險

台北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福尹說,植入手術後,除遵守醫師指示進行術後護理措施,也要定期的乳房自我檢查。記者賴昀岫/攝影
台北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福尹說,植入手術後,除遵守醫師指示進行術後護理措施,也要定期的乳房自我檢查。記者賴昀岫/攝影

有些民眾因為疾病或外觀考量,有乳房植入需求,通常術後一年會有血清腫情形,超過一年出現的「延遲性腫脹」就不是正常現象,其餘恐發生胸部不對稱、莢膜攣縮、植入物移位或滲漏破裂、組織鈣化、乳頭與乳房皮膚感覺異常、乳房植入物相關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罹病率增加等六大風險。醫師提醒,乳房植入後有任何異常情形都要盡快就醫,術後3至5年應要做影像學檢查追蹤。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女性為治療癌症接受乳房切除的同時,有乳房外觀重建的需求,除了癌症或創傷,乳房先天性畸形或發育不良的輪廓矯正,以及重身體美觀而選擇隆乳的民眾,都會需要使用到乳房植入物。

台北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福尹指出,有些民眾因為乳房畸形或癌症治療等因素,影響到自信心跟穿衣方便性,導致不敢前往泳池或溫泉等場所,乳房植入物有助恢復信心,可從腋下、乳暈周圍、乳房下方皺摺、肚臍或癌症治療的原傷口等植入,常見放置部位,包含乳腺、筋膜、胸大肌等部位下方,或是部分胸大肌下方、部分筋膜下方等。

蕭福尹說,植入物的類型,可分為光滑面與粗糙面等,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與需求選擇,也可至食藥署網站查詢是否經衛福部核可,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妝品組科長林汝青說,乳房填充彌補物可分為填充等張生理食鹽水的「鹽水袋」,以及填充矽膠的類別,並可細分為單腔矽膠填充、雙清矽膠填充和矽膠充填外覆聚氨酯等。

曾有業者生產特殊材質的植入物,後導致患者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風險增加,曾有專家表示BIA-ALCL案例多見於非亞洲地區民眾,且特殊紋理面乳房植入物發生BIA-ALCL機率較平滑面高,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019年要求製造該類植入物的愛力根公司(Allergan)主動回收紋理面乳房植入物,國內曾有3張許可證、3664個產品。

有名30多歲女性,植入這類材質的植入物後3年,才出現延遲性血清腫,由於大量組織液滲漏並堆積,肉眼就看得出兩邊乳房不對稱,蕭福尹表示,所幸沒有轉移到淋巴,愈後狀況好,由於有些較小的滲漏難以直接看出,仿單上會建議3至5年內要做影像學檢查,如有滲漏情形,更要額外檢查。

蕭福尹說,BIA-ALCL發生率約2000分之1至8萬分之1,台灣曾有相關個案,發生時間介於植入後平均8至10年,典型症狀為「延遲性血清腫」,國外有些個案是摸到腫塊,或腋下淋巴結腫脹等。所以術後1年突然發腫脹或腫塊,就要特別小心,建議植入後每2至3年進行影像學檢查。

針對乳房植入後常見的不良反應,蕭福尹舉例,如胸部不對稱、莢膜攣縮、植入物移位或滲漏破裂、組織鈣化、乳頭與乳房皮膚感覺異常、乳房植入物相關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風險增加等,所以術後除遵守醫師指示進行術後護理措施,也要定期的乳房自我檢查。

莢膜攣縮是種身體保護機制,植入物放進乳房後,夾饃會慢慢緊縮,讓外來物的體積愈小愈好,蕭福尹表示,這樣可能就會勒著某個部位,並導致乳房變形,甚至一高一低等,除了外表不美觀,還可能有疼痛的狀況,需要手術治療處理;也發生過患者植入後20至30年才出現滲漏,「所以只要植入物在身體裡面,有問題就要就醫」。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乳房植入物為第三等級醫療器材,由矽膠彈性外殼填充等滲透壓生理食鹽水,或填充具黏彈性的矽膠組成,可依個人需求選擇適當的形狀及尺寸,乳房植入物為長期植入人體的醫療器材,植入前應充分了解其風險,並審慎評估對自身帶來的影響。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林汝青說,乳房填充彌補物可分為填充等張生理食鹽水的「鹽水袋」,以及填充矽膠的類別。記者賴昀岫/攝影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林汝青說,乳房填充彌補物可分為填充等張生理食鹽水的「鹽水袋」,以及填充矽膠的類別。記者賴昀岫/攝影
台北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福尹提醒,只要植入物在身體裡面,有問題就要就醫。記者賴昀岫/攝影
台北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福尹提醒,只要植入物在身體裡面,有問題就要就醫。記者賴昀岫/攝影
台北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福尹指出,植入物的類型,可分為光滑面與粗糙面等。記者賴昀岫/攝影
台北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福尹指出,植入物的類型,可分為光滑面與粗糙面等。記者賴昀岫/攝影

淋巴 癌症治療 矽膠

延伸閱讀

乳房有硬塊未必是癌症 高風險腫瘤仍可保留外型

假冒華女哺乳顧問 索乳房、下體裸照影片 上千媽媽受害

非危險族群…28歲兩寶媽罹乳癌 醫曝一項長年習慣成潛在殺手

每4分19秒就1人罹癌 國健署:4種癌早期存活率逾9成

相關新聞

衛福部否認關床 挨批粉飾太平

新冠肺炎疫情後,民眾就醫暴增,但護理人員流失,各層級醫院為符合護病比,紛紛關床,本報昨天獨家披露醫界狀況後,衛福部照護司...

桃機噪音防制費提升6成 最高可領3萬6千元

桃園市環保局6月1日開始受理第8梯次(2024-2025年)桃園國際機場航空噪音防制費補助作業,桃園市與新北市6個行政區...

護理師荒 醫院掀關病床潮

因劇烈腹痛,阿漢(化名)被送至台北某家大型醫院,急診醫師檢查後確診為盲腸炎,因情況危急,緊急安排開刀,但術後卻因健保床滿...

上午8時32分宜蘭外海規模4.9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411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今天上午8時32分,在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47.2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

老人健保擴大免費? 衛福部不建議

多名在野立委提案,綜合所得稅百分之廿以下的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得免繳健保費,以一一二年綜合所得淨額為例,只要低於一二六萬元以...

6月後可組團赴陸約1千團 周永暉:數字也可能低估

我國禁止組團赴大陸的禁團令將於5月31日到期,行政院會今宣布,6月1日以前規畫的旅行團仍可繼續執行。觀光署長周永暉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