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寵物針灸治療 - 新浪香港

揭秘|寵物針灸治療

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有一個「神秘」的科室。在這裏,總能看見渾身紮滿針的小動物,有的舒服地眯起了雙眼,有的甚至呼呼大睡,它們在接受中獸醫的針灸治療。

這就是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的中獸醫門診,這裏的醫生用中醫藥技術為小動物看病,緩解「毛孩子」的病痛。

4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中獸醫科,狗趴在針灸架上,紮完針需留針半小時。

中藥讓重病小貓「支棱起來」

當寵物貓小花被主人放到診台上時,它微微睜了睜眼。

「小花,今天怎麼沒精神啊?來讓我看看哪裡不舒服。」與小花輕聲說話的醫生叫林珈好,是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副教授,也是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中獸醫門診的主治醫師。

她先用雙手輕握住小花的腹股溝處診脈;又湊近小花的身體,聽聽聲音,聞聞氣味;再輕輕扒開背上的毛看看皮膚,扒開嘴巴看看舌頭;最後問一問主人小花平時的狀態。望聞問切後,針灸是當天診療的最後一步。

林珈好為寵物貓「小花」進行針灸治療。

小花是鄭女士幾年前從地下車庫撿的。「當時不知道它有先天基因缺陷,回家後它先是患上嚴重的皮膚病,後來又得了口炎,拔掉了滿口牙齒,基因缺陷導致腸炎的常規治療措施收效甚微。」鄭女士最終選擇了中獸醫,小花也隨之逐漸「支棱起來了」。

自那之後,當小花身體再有不適時,鄭女士會首選中獸醫。

醫生(右)正在為生病的狗進行激光治療。

「中西醫相互協同促進,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兩者有著不同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式,但殊途同歸。」林珈好表示,西醫習慣對症,而中醫強調辨證。她舉了個例子:「一隻患皮膚病的動物,同時有胃腸道的問題,從西醫角度看,或許要去皮膚科看皮膚、去內科看消化系統。從中醫角度看,可以把脾胃和皮膚的問題一起辨證治療,做到異病同治。但也有很多情況,比如中毒的急救,雖然中獸醫也有治療方法,但是西醫更快捷高效。」

針灸過程中寵物很「享受」

林珈好每週有一天在醫院出診,其他時間在學校承擔教學和科研工作。每次出診,大概有35至40個預約病例,有時會加號。她會把需要針灸的病患留下,集中進行治療。

醫生正在給生病的貓診脈。

大型犬可以趴在針灸架上,小的貓狗則是趴在桌子上。一隻病患一般幾分鐘就可以紮完,之後留針半小時。「紮上針灸後,它們處於舒緩的狀態,很多都是非常安靜的。有些寵物主人甚至反映,每次到了要來治療的時候,自家寵物會表現出非常期待、很想出門的樣子。」

林珈好正在查看生病的貓的皮毛。

「想讓人們相信中獸醫,主要還是看療效。」根據林珈好團隊的課題研究,針對重度胸腰椎間盤疾病,針灸治療的恢復率在50%左右,對輕癱的治癒率在85%以上。對於中藥效果,她則表示,中藥對於很多寵物疾病有顯著的效果,「但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發病特徵和發展進程,有的慢性病例需要給中藥一些時間,讓子彈飛一會兒」。

中藥配藥室,醫生正在按照藥方抓藥。

樂樂是一隻6歲的拉布拉多犬,在中獸醫為樂樂治好了腸炎和免疫力低下問題後,主人肖女士決定去上一個寵物醫療課程,更好地配合大夫給寵物治療。「通過給樂樂看中獸醫,我對中醫有了新的認識。將來還要去學學中醫理論,對自己、對家人都是有好處的。」肖女士說。

4月27日是今年的世界獸醫日。這一天,林珈好診療了13隻貓、24隻狗,晚上九點半下班。「今天很順利,下班也挺早的。」換下白大褂,她回到學校,走進自己的辦公室,繼續進行中獸醫的課題研究。

4月29日,中國農業大學,林珈好借助馬的骨架為學生們講解動物脊椎骨構造。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影報導

編輯 賈悅 劉晶 張湘涓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