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一季度經濟盤點:蘇州增長7.9%領跑萬億之城 南通、泉州工業撬動高增速 - 新浪香港

地方一季度經濟盤點:蘇州增長7.9%領跑萬億之城 南通、泉州工業撬動高增速

截至5月10日,31個省份和26座萬億GDP城市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均已公佈。

21世紀經濟研究院梳理髮現,一季度,31個省份中,共有16個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5.3%的增速,吉林以6.5%的增速領跑各省份。而在GDP總量位列前四的經濟大省中,除廣東外,江蘇、山東、浙江增速均不低於6%。從經濟總量看,一季度廣東、江蘇GDP超過3萬億元,山東、浙江超過2萬億元。

2023年,GDP破萬億的城市共有26個,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天津、寧波、青島、無錫、長沙、鄭州、佛山、福州、濟南、合肥、泉州、西安、南通、東莞、煙台、常州。

一季度,萬億GDP城市間的經濟競速也有了顯著變化。21世紀經濟研究院梳理了26座GDP超萬億的城市(以下簡稱萬億之城)發現,一季度,14座萬億之城GDP增速跑贏全國,蘇州、南通、泉州以超過7%的增速實現了今年的“開門紅”。

從城市“排位賽”看,重慶以GDP總量7232.03億元重新登上“第四城”位置,杭州也以5112億元的GDP與武漢拉開超500億元的差距。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今年一季度,工業、外貿等產業的快速恢復,拉動了大多數省份和萬億之城的經濟增長。在房地產市場下行的背景下,城市新舊動能的轉換和產業調整速度,影響了各自一季度的經濟表現,越能較早發揮新動能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的城市,越有望在新一輪經濟競速中發揮優勢。

這些地區為何領跑?

從省份GDP增速看,一季度,16省份跑贏全國,吉林、江蘇、重慶、浙江、四川、湖北、山東、北京等8個省份的增速不低於6%。

一季度,吉林省GDP同比增長6.5%,增速排名全國第一。吉林為何能拔得頭籌?吉林的高增速並不是來自於低基數。去年一季度,吉林GDP增速達到8.2%,同樣位於前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今年一季度吉林文旅消費產業的拉動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

從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吉林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對全省GDP貢獻率達53.5%。1—2月份,吉林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5%,其中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2.5%、41.5%、38.7%。

從經濟大省的一季度數據看,第一梯隊的廣東、江蘇穩住了規模,一季度GDP分別為31510.66億元和31020.4億元,2萬億量級的省份為山東和浙江,一季度GDP分別為21652億元和20137億元。在這四個省份之後,一季度GDP超過1萬億元的省份還有9個,按GDP由高到低排列分別為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上海、北京、河北。

今年一季度,吉林的經濟增速在省份中領跑;在萬億GDP城市中,蘇州一季度GDP增速領跑。一季度,蘇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49.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9%,比上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

分析蘇州增速領先的原因,一是蘇州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去年一季度,蘇州GDP增速僅為1.9%;二是今年一開年,蘇州工業、外貿、服務業等產業明顯拉動了經濟增長。

一季度,蘇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兩大行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0%和15.8%,這兩大行業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度達58.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蘇州新動能加快釋放,高新技術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科技產品產量大幅上升,較好地實現了工業製造業的“換擋提速”。

一季度,蘇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4.6%,其中航空航天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產值分別增長14.9%、14.1%和13.5%。傳感器、智能電視、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32.6%、53.8%、39.1%和34.3%。

外貿同樣是拉動蘇州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蘇州一季度外貿進出口5934.8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集成電路和手機拉動出口增長,電動汽車出口激增,尤其是電動汽車出口增長高達8.4倍。

從服務業看,一季度,蘇州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而1—2月蘇州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6%。旅遊也拉動蘇州經濟增長,一季度蘇州全市監測旅遊景區景點接待遊客同比增長60.6%。

南通與泉州一季度GDP增速緊隨蘇州之後,均超過7%。南通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82.2億元,同比增長7.2%,工業起到了“壓艙石”作用。一季度,南通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

一季度泉州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10.20億元,同比增長7.2%。工業產能加速恢復是泉州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一季度,泉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在工業投資方面,一季度,泉州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8%;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5%。

從萬億之城GDP增速看,一季度,14座萬億之城GDP增速跑贏全國,蘇州、南通、泉州、無錫、深圳、福州、重慶、鄭州、煙台、北京等10個城市GDP增速不低於6%。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結合萬億GDP城市一季度GDP增速、工業、外貿等數據可以發現,重點城市經濟內生修復趨勢明顯,尤其不少城市在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方面實現了較快增長,體現了經濟的恢復態勢,但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仍需鞏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任務依然艱巨。

萬億GDP城市格局生變

隨著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萬億GDP城市排位格局也發生了變化。當前,萬億之城GDP十強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

具體來看,上海和北京一季度GDP超過了1萬億元。這是上海第二次、北京首次在一季度經濟總量站上萬億元大關,實現“開門紅”。

深圳一季度GDP為8314.98億元,同比增長6.4%,領先下一個位次的城市近1000億元,預計將在一段時間內坐穩“第三城”的位置。去年,深圳全年GDP達到34606.40億元,排在全國第三。目前來看,上海、北京、深圳的排名暫無大的變化。

去年,廣州全年GDP總量超過重慶,重回“第四城”,但兩座城市都躋身GDP總量3萬億元城市俱樂部。如今3個月過去了,重慶實現了對廣州的反超,再次暫列“第四城”。

一季度,重慶GDP為7232.03億元,同比增長6.2%,廣州GDP為7161.14億元,同比增長3.6%。不過,雙方的差距不到百億元,廣州在下個季度仍然存在超越重慶的可能。

分析重慶一季度經濟,可以發現工業對拉動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一季度,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汽車、材料和電子產業這三大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7%、8.0%和7.3%,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0倍。

與此同時,一季度重慶全市新興產業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業投資增長245.6%,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投資增長39%。此外,重慶還推進全市軟件信息產業實現能級提升。今年1—2月,重慶全市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7%。

相比之下,廣州的工業正在“換擋”。據廣州市統計局分析,廣州正在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提速。接下來,還要以打造硬核產業強實力為主要抓手,推動以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未來產業加快落子,為廣州產業不斷育新。

一季度,蘇州、成都、杭州GDP均達到5000億元台階,其中杭州首次在一季度突破了GDP總量5000億元的關口,達到了511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杭州和武漢之間的經濟競速。去年,武漢和杭州均登上GDP總量2萬億城市俱樂部,杭州以不到50億元的優勢略微領先,這兩座城市在角逐“第八城”的過程中你追我趕。

一季度,杭州全市生產總值5112億元,同比增長5.1%;武漢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4532.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但不可忽視,一季度,武漢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7.5%,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等武漢產業繼續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速度。

除了武漢,一季度GDP處於4000億元台階的城市還有南京。一季度,3000億元台階上的萬億之城共有6座,分別是寧波、天津、青島、無錫、鄭州、長沙。去年新進入萬億GDP城市的煙台和常州在今年一季度也表現不俗,分別跑出了6.1%和5%的增速。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一季度不少萬億GDP城市實現“開門紅”,而城市排位的變化與城市產業更迭速度有關,一些提早因地製宜發展新興產業的城市,可以較早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在轉換過程中也能較為平滑地實現“換擋加速”。在處理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結構占比過程中,一些城市短期的增速放緩也可能會帶來長遠的發展潛力。

(作者:柳寧馨,實習生徐翌軒 編輯: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