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拚發展 旅遊篇❶/創新體驗拓客源 香港無處不旅遊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拚經濟.拚發展 旅遊篇❶/創新體驗拓客源 香港無處不旅遊

時間:2024-05-16 04:02:22來源:大公报

  圖:旅遊業是香港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疫後如何提升旅遊人數,是特區政府及業界念茲在茲的課題。圖為有酒吧在五一黃金周時推出優惠券吸客。

  旅遊業是香港的傳統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去年錄得3400萬旅客人次訪港,但面對其他旅遊城市競爭、旅遊模式轉變、港元匯價高企等因素,如何提升旅遊業競爭力,吸引更多遊客來港,同時提高消費,必須多管齊下「出招」。

  多名旅遊業界人士、學者、專家向《大公報》表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提出「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正好為香港旅遊發展提出了新方向,專家們歸納出八項建議,包括提升服務水平,弘揚好客之道,不鬥平,走高質量路線,同時發掘更多深度遊,實現區區有旅遊,打造旅業新方向。\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劉碩源

  香港旅遊發展局數據顯示,去年的3400萬訪港旅客人次,對比2018年即新冠疫情及黑暴前,旅客量只恢復一半左右。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四月訪港旅客錄得340萬人次,雖按年上升約兩成,但復甦勢頭仍然緩慢;此外,零售及餐飲業界反映,面對港人北上消費熱潮,訪港旅客消費力減少,持續出現「旺丁不旺財」。

  推行禮貌運動 提升好客之道

  「旅客不是不肯消費,重點是如何提升服務質素,吸引他們消費!」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認為,要吸引更多遊客及增加消費力,可從「提升質量」和「服務態度」着手。面對深圳等內地城市,「價錢平、服務好」,香港基於成本考慮,不能「鬥平」,而應走高質量路線,提供高質的食物和貨品,讓旅客感覺物超所值。崔定邦支持推行禮貌運動,增加對社區和不同行業的宣傳,提升香港的好客之道和旅客體驗。

  「『服務相對論』之下,香港整體的服務水平沒有下降,但鄰近城市服務提升了,旅客就會覺得服務有不足,所以『心態要轉變』!」旅遊學者、職業訓練局項目經理黃家榮分析,香港餐飲及服務業,面對人手不足問題,舉例一些食肆侍應,習慣爽直的態度待客,但只要作出微調,例如多一點笑容,送餐時不要擲上枱,效果已經完全不同。

  面對訪港旅客的旅遊模式轉變,業界普遍同意,打造「香港無處不旅遊」新模式。崔定邦指出,應多發掘更多地區活動,包括配合節日主題,打造新玩法,同時開拓更多深度遊路程,為再來港的遊客帶來更多新鮮感。

  大嶼山打造「港版聖淘沙」

  新加坡的聖淘沙是著名度假區,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胡恩威表示,香港可借鑒當地成功經驗,在大嶼山興建「港版聖淘沙度假區」,結合酒店、水上活動、全新的主題公園,或賭博娛樂相關業務。「香港的電影業世界知名,舉例近期九龍城寨電影成為熱話,在內地以至外國也有不少人研究城寨文化,為什麼不可以打造以港產電影為賣點的主題公園?興建一個城寨園區遊玩?」

  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制訂《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近日諮詢業界並計劃今年內公布,以優化各領域配合旅遊業發展。有旅業界人士認為,現時不少旅遊路線規劃欠缺統籌,部門各自為政;申請相關業務牌照需時,外國盛行的民宿,在香港也難以實行,建議作出「拆牆鬆綁」。

  現時訪港旅客比例,內地客佔約79%,非內地訪港旅客正在逐步增長。香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分析,受地緣政治影響,來自歐美的旅客增長較為緩慢,部分國家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作出抹黑,至今仍然發出旅遊警示,香港必須加強海外宣傳,配合網媒等,結合名人明星效應及口碑,讓遊客明白香港是旅遊之都,仍然十分安全,歡迎遊客來港,與此同時開拓新客源,包括中東國家旅客,讓訪港旅客更多元化,吸引更多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