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出海,惠了僑益通了民心(僑界關注) - 新浪香港

中醫出海,惠了僑益通了民心(僑界關注)

陳震(左二)在「歐盟—匈牙利國民大健康檢查計劃」主辦的大健康檢查活動現場為當地人義診。受訪提供圖陳震(左二)在「歐盟—匈牙利國民大健康檢查計劃」主辦的大健康檢查活動現場為當地人義診。受訪提供圖
胡紫景(中)在向學生演示針灸方法。希拉茲 攝(來源:人民網)胡紫景(中)在向學生演示針灸方法。希拉茲 攝(來源:人民網)

近年來,中醫藥「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已傳播到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中醫出海的故事里,僑務部門和華僑華人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或到海外巡診送溫暖,或紮根異國懸壺濟世,或在三尺講台辛勤耕耘,不遺餘力傳播中醫文化,架起了中外民心相通的橋樑。

中醫名家海外惠僑巡診——

「在海外備感中華親情溫暖」

「得到國內中醫專家來開普敦義診的消息,我第一時間報了名。身在他國能有這種機會太難得了!就診當天,醫生講解很耐性,我感到非常親切,更覺得溫暖!」近日,在「四川中醫名家海外惠僑巡診」活動開普敦站的現場,僑胞錢小棟激動地說。

近日,由四川省僑務辦公室、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主辦的「四川中醫名家海外惠僑巡診」活動,先後在埃及、堅尼亞、南非成功舉辦。10天時間里,來自四川省中醫醫院、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四川省骨科醫院和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的6位中醫專家、教授為當地僑胞、駐外機構人員和國際友人提供健康諮詢和中醫診療,展示了針灸、推拿等中醫特色療法。

此次巡診中,像錢小棟一樣慕名而來的患者還有很多。在埃及開羅,僑胞王嘉偉、李飛專程從阿拉曼趕到開羅,跨越350公里,一路追著代表團中醫專家的足跡,在休息時、路途中、用餐間隙請專家幫助診療或進行健康指導;在堅尼亞內羅畢,有的僑胞患有長期神經性哮喘,經過醫生現場針灸後,症狀得到明顯緩解;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不少僑胞在義診專家開具中藥藥方後,立即前往附近唐人街中藥店購藥,遇到缺一兩味藥時又回來請專家現場調整藥方;在南非開普敦,很多當地的老僑得到消息後奔走相告,積極報名要求現場問診,其中年齡最大的已有87歲高齡。

埃及中華總會會長王培中感慨地說:「四川省僑辦組織中醫名家惠僑巡診舉措情真意切,華僑華人身在海外備感中華親情溫暖!」

義診現場熱鬧非凡,很多中醫面前都有患者排起長龍,其中也不乏外國面孔。外國友人梅托·高治威斯特是一名律師,中醫專家對他把脈分析健康狀況並提出康養建議後,他直呼「神奇」,十分信服中醫專家對他個人身體情況的準確判斷。

據統計,此次「四川中醫名家海外惠僑巡診」活動共開展中醫健康講座、義診15場,服務僑胞、駐外使領館館員、中資企業員工和當地民眾約1200人次。

四川省僑務辦公室主任文甦表示,四川省僑辦今後將繼續結合海外僑胞的實際需求,在世界各地建立「天府雲醫·海外惠僑遠程醫療站」「海外惠僑熊貓書屋」「尋根中華·天府華教雲課堂」等為僑服務平台,開展「四川中醫名家海外惠僑巡診」「中華川菜·世界品味」「中華文化大樂園」等文化品牌項目,有效暖僑惠僑,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海外中醫教育者辛勤耕耘——

從「敲開門」到「請進屋」

「每當在臨床上看到中醫的治療效果的時候,學生們就會用‘Amazing’(不可思議)、‘Miracle’(奇蹟)這樣的詞語來感歎。」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針灸教師胡紫景說。2020年2月,胡紫景在這裏正式開設針灸課。截至目前,胡紫景的學生中,已有30多人獲得行醫資格。

胡紫景介紹,在約翰內斯堡大學,針灸是最受歡迎、也最難申請的專業之一。該專業每年招生人數從45人到50人不等,但每年申請人數都多達千人以上,2022年甚至達到7102人,錄取率不到0.7%。

專業申請爆火的同時,胡紫景的課堂氛圍也非常活躍。「到了大二大三,我會開展參與式教學,鼓勵同學們彼此交流討論。」課堂上,胡紫景不僅會教授針灸專業知識,也會講述陰陽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

在一次線下的八段錦推廣活動中,一位同學提出建議,將柔和的八段錦與熱情的非洲舞蹈相結合,創作出一支獨具特色的健身操。「一動一靜,正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結合。」胡紫景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到了中醫的‘術’,也將中醫的‘道’融入生活。」

「中國傳統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習中醫豐富了我對生命科學的認識。」該校針灸專業學生塔斯尼姆·帕特爾說。

4月,胡紫景剛剛面向600多名高年級中學生舉辦了一次中醫講座。活動結束後,學校又邀請請胡紫景6月給全校師生再做一次講座。「剛開始,是我們想‘敲開門’,主動去給南非當地人介紹中醫藥文化;現在,是南非當地人‘請我們進屋’,對中醫藥特別感興趣,主動邀請我們去給他們講解。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胡紫景說。

與此同時,胡紫景也在南非積極開展面向低收入群體的科學義診。「這是一個很好的回饋社會的方式,助人的同時也助己。」胡紫景說,「我常常跟學生們交流這種思想:不要等到未來才開始做貢獻,要從現在開始,盡己所能幫助別人。」

海外中醫從業者懸壺濟世——

「潤物無聲地促進民心相通」

「現在,中醫成了不少匈牙利人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知道通過四季吃不同的東西養生:春天排毒,夏天養心,秋天潤肺,冬天培本。我們講中醫養生故事,很容易被他們聽懂。」中東歐中醫藥學會會長、匈牙利岐黃中醫藥中心負責人陳震談起匈牙利的中醫文化熱,語氣里滿是欣慰。

今年已經是陳震紮根匈牙利的第36年。自1988年以來,他就一直致力於在當地推廣中醫藥文化,常常舉行大規模義診,開設中醫技能培訓課程。多年過去,中醫藥文化也漸漸在匈牙利的民間土壤中生根發芽。

一位匈牙利患者在接受採訪時說:「經過很多失敗的治療後,我選擇了中醫藥治療這條路,我聽說許多人在這裏治療成功,我相信中醫藥能幫助我。」在匈牙利,有很多民眾和這位患者一樣,對中醫文化逐漸從陌生到熟悉,從懷疑到接納,從冷淡到歡迎。

陳震見證了中醫藥文化在匈牙利推廣發展的歷程。作為歐洲首個為中醫藥立法的國家,匈牙利建成了首家歐盟GMP標準的中藥製造基地,在有700餘年歷史的當地醫科大學里建成了中醫孔子學院。匈牙利衛生部可以為中醫師們頒發可獨立執業的行醫許可證。

接受採訪時,陳震正在參加一場中醫義診活動。當地時間5月5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英雄廣場的民族博物館前草坪上,由「歐盟—匈牙利國民大健康檢查計劃」主辦的大健康檢查活動在熱鬧的氛圍中拉開帷幕,中醫藥主場成為一大亮點。包括陳震在內的10餘名中醫為數百名聞訊而來的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進行了中醫義診,共接診患者600餘人。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主辦方精心設置了多個檢查站點,包括中醫脈診、舌診、經絡檢測等項目。專業的中醫醫師耐性細緻地為每一位參與者提供檢查服務,並針對個體情況給出專業的健康建議。此外,現場還設置了中醫知識講座和互動問答環節,讓參與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中醫的奧秘。

「中醫藥來到匈牙利,不僅為匈牙利民眾強身健體提供服務,更潤物無聲地促進民心相通。」陳震說。(賈平凡 張嶽怡 蔡華俊)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5月15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