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辯方律師何俊豪作供 指張劍虹1月接受盤問時才首次知悉「飯盒會」涉Slack內部通訊 後由黎的女兒取得相關紀錄 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案|辯方律師何俊豪作供 指張劍虹1月接受盤問時才首次知悉「飯盒會」涉Slack內部通訊 後由黎的女兒取得相關紀錄

HotTV

HotTV

HotTV

黎智英案|辯方律師何俊豪作供 指張劍虹1月接受盤問時才首次知悉「飯盒會」涉Slack內部通訊 後由黎的女兒取得相關紀錄

2024年05月13日 12:50 最後更新:05月27日 23:57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5月13日進行第七十五日聆訊。就辯方申請重召從犯證人、《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控方今傳召辯方團隊的律師何俊豪進行盤問。何確認於2021年12月初,已取得3名從犯證人張劍虹、陳沛敏及楊清奇的供詞。何又指,2024年1月29日張劍虹在資深大律師盤問下首次提到《蘋果》工作平台Slack;何指辯方其後「唔容易」地取得相關Slack紀錄,並指是由黎智英女兒取得相關紀錄。

辯方律師何俊豪(右)今出庭作供。 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律師何俊豪(右)今出庭作供。 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申請重召控方從犯證人張劍虹,控方就此傳召辯方律師何俊豪作供,辯方指放棄部分法律專業保密權(LPP)的保護。何俊豪確認自己是羅拔臣律師事務所的事務律師,2006至2008年期間為見習律師,2009年至今負責刑事訴訟案件。

更多相片
辯方律師何俊豪(右)今出庭作供。 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律師何俊豪(右)今出庭作供。 巴士的報記者攝

從犯證人張劍虹。(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從犯證人張劍虹。(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黎智英女兒。 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智英女兒。 巴士的報記者攝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妻今續到庭聽審。 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妻今續到庭聽審。 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俊豪(右)確認,由2020年8月10日黎被捕起已作為黎的代表律師。(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何俊豪(右)確認,由2020年8月10日黎被捕起已作為黎的代表律師。(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何俊豪確認2021年初已取張劍虹、陳沛敏及楊清奇供詞

何確認由2020年8月10日黎被捕起已代表黎,對本案案情熟悉。何指,從控方收取不少證人供詞,包括張劍虹、陳沛敏及楊清奇的供詞,他亦已閱讀。控方問及,2021年12月初,黎的法律代表已取得張劍虹、陳沛敏及楊清奇供詞?何稱「確實日期唔知」,但12月應已收取相關供詞。

控方再問,黎的法律代表於2022年6月21日取得案件交付文件冊,當中包括張劍虹、陳沛敏及楊清奇供詞?何稱「確實日期唔清楚,但一定有收到」,亦確認閱讀過張劍虹的供詞。控方問張的供詞有提到「飯盒會」、黎在「飯盒會」中的發言?何稱,距離看口供時已有一段時間,但他記得有提「飯盒會」,「但有提幾多、幾仔細要睇返先」。

控方展示,張劍虹於2021年12月1日、3日及2022年2月17日錄取的供詞、及陳沛敏於2021年12月 9日、2022年11月9日的供詞、及楊清奇於2021年7月18日的供詞,何確認當中部分內容提到「飯盒會」。

控方又指,黎的法律團隊於2023年12月29日獲得控方已修訂的開案陳詞,何是否同意控方當時沒有管有任何工作平台Slack紀錄?何同意。法官李運騰指,3名從犯證人的供詞很重要,也是控方依賴,何回應「當然啦」;李官再問,可以假定何俊豪會閱讀證人供詞多於一次?何同意。李官又指,何閱讀交付文件冊後,是否留意到控方沒有Slack 紀錄、「飯盒會」正式會議紀錄?何同意。

從犯證人張劍虹。(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從犯證人張劍虹。(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何指於2024年1月張劍虹接受辯方盤問時才首提Slack平台

控方問及在2024年1月29日、本案第18日審訊,控方證人張劍虹首次提到Slack。 李官問張劍虹在控方主問時,沒提過 Slack?何稱「我都不是每天在法庭」,重申在1月29日、在資深大律師盤問下,「先第一次聽到Slack呢樣嘢」。李官問到,Slack如何在張劍虹的盤問提出?何稱「法官都讚過我哋transcript(謄本)都打得幾好啦,我都要睇返先記得」。

控方指在當日審訊中,辯方指「飯盒會」前,會在Slack設立群組,何稱「係,似乎係咁樣,我都希望我哋法律團隊都confirm吓,我冇transcript喺手」,資深大律師彭耀鴻表同意,這是內容大意。

辯方曾去信控方查問Slack平台紀錄 

控方問及,黎的法律團隊熟悉證人供詞,何是否同意他們有很多機會就Slack紀錄作調查?何稱「呢方面可能有少少唔同意」,辯方1月29日辯方盤問張劍虹下知悉Slack平台,辯方在2024年1月30日去信控方,希望得知控方會否有Slack平台紀錄。控方在2024年2月1日回覆辯方,表示控方沒有Slack平台的紀錄,辯方得悉後才盡力找辦法找出Slack平台的紀錄,而辯方幾經艱辛才在2024年2月26日拿到Slack平台的紀錄。 

法官李素蘭問到,Slack並非由張劍虹提出,而是由辯方提出?何稱「我理解係張劍虹提出」,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表示,「Slack」一字由他本人提出。法官李運騰提到,在第11日審訊中,張劍虹供稱「黎指派我做重點紀錄,吩咐我要跟進,依個係大概『飯盒會』流程」。辯方澄清,證人稱「重點紀錄」而非「會議紀錄」。

何:不容易取得Slack紀錄  

法官李運騰問到,何當時是否知道,是「飯盒會」的重點紀錄?何稱「當然確實字眼唔清楚,係開會定係minutes、attendee note」。何指,控方在2月1日回覆沒Slack紀錄後,辯方才開始調查,最終取得紀錄,形容過程「都唔容易㗎」。李再指,法律團隊愈早調查,愈早取得 Slack 紀錄?何回答「我都同意,但我哋真係1月29號先知道,張劍虹講完先知道,原來張劍虹喺Slack做 summary」。

控方問到,辯方沒理由不跟黎討論「飯盒會」內容?何指「我諗確實同客人講咗啲乜,就 LPP保障啦,但我哋當然有同客人攞指示,關於『飯盒會』講咗啲咩,但真係好抱歉,Slack呢啲咁嘅 record、關於張劍虹嘅point、summary,我哋真係喺1月29號先知」。

黎智英女兒。 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智英女兒。 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由黎的女兒通知有關Slack紀錄 

李官再問,黎的律師團隊有3次機會可針對Slack紀錄作調查,分別是首次取得證人供詞、交付文件冊及控方案情,何同意,「但係真係Slack呢樣嘢係冇出現過嘅」。控方問何稱在2月26日獲得 Slack紀錄,是由誰通知他?何稱是黎的女兒。

法官李素蘭問Slack紀錄是與《壹傳媒》或《蘋果》有關?何稱「其實我對Slack呢個程序、我對電腦都唔係咁叻,我知佢係一個chat group咁嘅形式」。辯方覆問,本案未被採用文件有多少?何稱,本案的未採用文件及被採用文件,是他任職律師15 年以來,「見過最多嘅文件」。何俊豪完成作供,案件押至本周二(14 日)下午續審,料由控辯雙方就申請重召張劍虹一事陳詞。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今穿白色外套,甫到庭跟其律師團隊商討,其妻女續到庭聽審。

黎妻今續到庭聽審。 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妻今續到庭聽審。 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第七十四日的聆訊中,由控方讀出專家證人、浙江大學國際戰略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城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與比較法講座教授王貴國書面供詞,王的報告列出美國實施一系列法案,包括制裁11名中港官員、終止香港特殊法律地位及移交逃犯等協議;另據2023年《香港政策法報告》指,自《國安法》實施後,美政府已根據行政命令,對42名中國和香港官員實施經濟制裁;針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王認為目標對象為「特殊引渡」、任意拘留,或在港作出嚴重侵犯人權行為人士,條文中的「負責」、「隨意」和「嚴重」為高度主觀用字,須與美國其他法律一同詮釋,認為無可避免造成誤解甚至濫用。

何俊豪(右)確認,由2020年8月10日黎被捕起已作為黎的代表律師。(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何俊豪(右)確認,由2020年8月10日黎被捕起已作為黎的代表律師。(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往下看更多文章

黎智英案| 縱然香港或失去特殊地位 黎促特朗普對中國實施嚴苛制裁

2024年05月29日 17:37 最後更新:05月30日 07:57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第八十六日聆訊下午繼續。 控方播放黎被捕還押前受訪片段,黎表示,特朗普是香港唯一希望,因他曾明確指當香港自治及法治被破壞時,會向中國施加制裁,相信他說到做到,會向中國實施嚴苛制裁,而他又認同,若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香港或會失去其特殊地位;另黎認為美國可實施最有效制裁是凍結中國官員的美國銀行帳戶。

控方播放黎在2020年5月26日接受CNN受訪片段,提到中國指控黎出賣香港,但黎反駁指,香港現時面對獨裁政權,香港人才會站起來爭取自由;黎指自己不怕中國政府的鎮壓及恐嚇,他也不可以不顧而去,亦準備好自我犧牲。黎又指,當局以叛國、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把示威遊行表達訴求納入刑責範圍 。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離開法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離開法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黎預計《蘋果》將倒閉 相信特朗普為唯一一人可拯救香港及全世界

黎稱,估計《蘋果》將會倒閉,自己將會被捕及判監,他當時在《蘋果》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 向特朗普發信反港版國安法」運動,黎相信,特朗普是唯一一人可拯救香港,阻止中國,進而拯救全世界。

黎承認自己為「麻煩製造者」 相信特朗普會向中國實施嚴苛制裁  

黎指,自己雖然是英國公民,但不會離開香港,且他一直是「麻煩製造者」(troublemaker),但若他製造了麻煩後便離開香港,便浪費了其生命。

控方播放黎在2020年5月28日的Bloomberg受訪片段,題為《美國稱香港自治已死》。黎指,特朗普是香港唯一希望,因特朗普曾明確指出當香港自治及法治被破壞時,便會做事,或向中國施加制裁,黎相信特朗普說到做到,向中國實施嚴苛的(draconian)制裁。

特朗普。AP圖片

特朗普。AP圖片

黎認為美實施最有效制裁是凍結中國官員美國銀行帳戶

黎又比喻中國如打倒香港,情況就像「殺掉會下金蛋的鵝」,又指中國如失去香港,香港便會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商業世界便沒有保障,唯有投靠當權者。黎強調,美國可實施最有效制裁是凍結中國官員的美國銀行帳戶,由於中國官員貪污所得的金錢大多在美國等國外,可暴露中國官員有多腐敗,有效嚇怕中國官員。

黎表示,《香港國安法》生效後,市民言行容易被指顛覆國家政權、煽動分裂國家,上街遊行示威也會變成違反《香港國安法》,當香港人失去自由,便會非常擔心日後情況,迫使香港人移民或留港抗爭, 如有人不想離港又不想抗爭,只能屈服於政權,失去自由及一切。對主持人表示,若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香港或會失去其特殊地位,黎同意,批評這是中國釀成的結果。

黎指香港實施《國安法》將失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控方播放2020年5月28日黎接受BBC訪問片段,黎稱《香港國安法》會破壞香港法治及自由,香港將無法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批評政府稱推行法例是因應社會狀況,指香港有3萬名警察,怎會無法控制示威者;黎又提及,美國時任總統普朗曾稱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會有嚴重後果,又認為如果美實施制裁能夠幫助到香港。

黎指推《蘋果》「英文版」爭取經濟支持及政治保護。(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黎指推《蘋果》「英文版」爭取經濟支持及政治保護。(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黎指推《蘋果》「英文版」爭取經濟支持及政治保護

控方另播放一段《蘋果》網站短片,黎在短片中用英文宣傳《蘋果》「英文版」,稱因為《香港國安法》將推行,《蘋果》這種獨立自由媒體的處境會變得危險,故推出「英文版」及希望爭取國際支持者,這不只能帶來經濟支持,亦會為《蘋果》帶來政治上的保護,海外及美國的訂閱者愈多、政府愈難打壓《蘋果》,又指延續巿民的聲音是非常重要。

控方播放黎在2020年6月9日於「Uncommon Knowledge」節目受訪片段,黎稱《香港國安法》是不尊重法律的例子,推行時繞過了《基本法》和立法會、在世界面前撕毀了《基本法》,香港將失去法治,商人將不再受法律保護,而金融生意亦會失去互信。

黎指港人抗爭要成功 需要美國制裁中國

黎指,傳媒不可能生存下去,因不論傳媒說甚麼,都有可能被指控為「煽動」,稱《香港國安法》對香港來說是「death knell(喪鐘)」。黎稱,若投降便會失去法治、自由及一切,當然港人亦可選擇移民,但留下來的人便需要抗爭,而能否成功,亦需要外國、尤其美國制裁中國,又指現時是制裁中國的最佳時機。對主持人問黎有甚麼想向美國人說,黎稱美國人最為重要,如美國人認知到中國的危險性、表達對香港的支持和對中國的反對,美國政府便會採取行動拯救香港。

黎指外國向中國施壓 可「沖淡」《國安法》執行 

控方播放2020年6月10日黎接受「自由亞洲電台」 訪問,被問及《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的香港情況?黎指香港人均感到緊張,因為不論大數據或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均是移民,香港人關注應如何存放個人資產,不少人準備離港,亦有不少人選擇留港抗爭,希望可在其他國家支持下,保持法治及自由。黎認為「依個唔係冇可能」, 因為中國局勢並非如外界想像中的穩定。

黎強調,現時外國應盡量向中國施壓,實施制裁,便有機會令《香港國安法》即使實施後,亦不會執行,「都會 water down(沖淡),唔會做到咁辣」,故能得到特朗普支持十分重要。黎又相信,民主自由的社會不會出賣與其擁有相同價值觀的香港。

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