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裕專欄-華爾街、好萊塢與矽谷的交集:AI人形機器人

智慧型手機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畫時代產品,蘋果與iPhone是這個世代的標誌。爾後,新能源汽車、綠能也重要,但還不是接續智慧型手機的產品,電動能源車有傳統車廠龐大挑戰,綠能問題更複雜,再生能源、燃煤、天然氣、太陽能、風力發電、核能都是能源選項,對普通人而言,電費是能源問題的接觸點,目前只有廠商面臨必須使用綠能的嚴格標準。

2022年底ChatGPT引爆全球AI熱潮,代表人工智慧技術達到新境界,人類社會進入生成式人工智慧階段,將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時代。AIGC把AI推到時代浪潮,而AI人形機器人進入人類社會,商業應用場景包括巡邏、物流、倉儲,持續滲透進入生活服務業、製造業、學術科研,以及應用電子、汽車等生產、航太探索等領域。

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Midjourney創辦人戴維霍爾茨預測2040年時,地球上將有10億個人形機器人,2060年代整個太陽系將有1,000億個機器人。而馬斯克則表示特斯拉機器人的目標是進入家庭煮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因應人口老化對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影響引發財政失衡、勞動力短缺等問題。

2021年首屆特斯拉AI DAY,執行長馬斯克首次公布特斯拉機器人Tesla Optimus概念圖,2022年AI DAY特斯拉公布Optimus原型機實現自主行走、轉身、揮手動作。

Figure AI成立於2022年,已開發名為Figure 01的通用機器人,其外觀和動作與人類相似,目標是執行替代人類危險或無聊的工作,例如在製造、運輸和物流、倉儲和零售等被認為「勞動力短缺最嚴重的領域」。

Figure AI與OpenAI合作開發下一代人工智慧模型,最終目標是讓Figure 01能自主執行日常任務。Figure AI將使用微軟Azure雲端服務進行人工智慧基礎架構、培訓和儲存等。

2月底獲微軟、輝達、OpenAI,以及貝佐斯等投資人6.7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後,公司估值達26億美元。

3月19日GTC大會,輝達發布全球首款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GR00T模型可以實現透過語言、視訊和人類表現理解自然語言後模仿人類動作快速學習,融入現實世界並與人類互動。輝達建構AI、Omniverse、ISAAC三大平台,均與機器人產業高度關聯。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包括上游核心零件例如無框力矩馬達、感測器、專用晶片等;中游為機器人硬體設計製造測試;下游為應用領域工業製造、倉儲物流、醫療服務、商業服務、家庭使用等,產值排名前三是無框力矩馬達、減速器和力感測器,合計占比超過50%。

日本的AI機器人,除動漫機甲已是日本人血液DNA外,2023年11月底日本國際機器人展iREX更是產業焦點,協作型機器人(Cobot)搶盡鋒頭,各大自動化企業都推出產品瞄準工廠自動化商機,重型機器人龍頭發那科Fanuc展出「全世界最有力」機械手臂可搬運1,700公斤,協作機器人配備感測器可用平板電腦來控制,並可根據工廠產線需求開發教學功能學習人類動作以相同的角度、力量、程序重複工作,未來將AI化。

好萊塢與AI機器人淵源可能早於100年前,主題多是機器人的人性、不受控與自主意識,公約第一條多是「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但近年AI無人機大幅成長用於戰爭:人類用AI技術傷害人類。

華爾街部分,創投端只要有好故事就值得冒風險,全球風險性投資資金是無役不與的,最近幾年太空冒險、元宇宙、AR/VR等遠大夢想,在巨資進場與層層包裝下,每個都是金融市場的亮點。

華爾街著名諺語「Buy the rumor,Sell the news(買在耳語,賣在事實)」,這個金融市場著名的投資法則也適用在AI機器人投資。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廣達將秀5G專網與AI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