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3歲童餐後喉嚨痛誤認卡魚刺 診斷染腸病毒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5日電)苗栗縣一名3歲女童用餐後因喉嚨痛哭鬧,家長原以為吃魚遭魚刺刺傷,經就醫檢查發現是感染腸病毒A71型典型手足口症狀,院方立即收治安排住院治療,女童不適獲得改善。

苗栗縣為恭紀念醫院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近期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院內每天有逾數十名幼童至急診或門診就醫,其中1名3歲女童由母親陪同到院急診時,描述女童餐後喉嚨痛哭鬧、無法進食還持續流口水,懷疑遭魚刺刺傷喉嚨。

院方表示,經兒科主任李浩遠檢查後,發現這名女童咽喉有多處破洞,但並未發現魚刺,此外,女童手腳也出現多處紅斑,診斷是腸病毒A71型感染的典型症狀;女童經收治住院治療後,已獲得改善。

李浩遠指出,腸病毒A71型流行高峰期在夏季,6歲以下兒童最容易感染並可能發展為重症,感染後潛伏期為2至9天,主要症狀為手足口病,但有時僅出現口腔潰瘍或發燒。

他說,感染腸病毒A71型約有1/5的兒童會發展出腦幹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急性肢體麻痺、肺出血及心肌炎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通常在發病後2至7天出現,並可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致死。

李浩遠表示,家中孩童若出現意識不清、異常嗜睡、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嚴重嘔吐或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他提醒,許多父母以為孩子曾感染腸病毒後就不會再感染,事實上不同型別的腸病毒仍可能再次感染。此外,腸病毒A71型是引發重症的主要病毒,最有效預防方法之一是施打疫苗,滿2個月至未滿6歲的幼兒建議可經醫師評估後自費接種腸病毒A71型疫苗,降低兒童感染重症的機率。(編輯:戴光育)1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