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蒋体系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徐蒋体系

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教学思想和创作方法
徐蒋体系,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教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由徐悲鸿、蒋兆和共同倡导。 [1]
20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把西方写实艺术观念和写实教育体系带回了国内,他与蒋兆和相识相知,相见恨晚,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艺术革新运动。徐悲鸿和蒋兆和借鉴西画写实之长,并融合了本民族的造型规律,创造了表现现代人物的写实技巧,他们所创立的绘画体系被评论家称为“徐蒋体系”。 [3]
徐蒋体系特点是以传统人物画家任伯年和一些民间肖像画师的作品为底版,加上写实油画的造型和色彩等技法来表现现实题材。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写实水墨人物画基本上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主流。 [1]
中文名
徐蒋体系
代表人物
徐悲鸿、蒋兆和 [1]

背景介绍

播报
编辑
1904年,蒋兆和出生于四川泸州一败落的书香世家,幼年随父习诗文、书法,10岁便能为人画像。徐悲鸿则在1895年,出生在江苏宜兴屺亭桥镇的一个贫寒家庭,其父善绘画,在当地是比较有名的画家,徐悲鸿自幼便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中国画创作。 [1]时年23 岁的蒋兆和与32 岁的徐悲鸿相识,相似的家世、经历和艺术见解,使他们一见如故,感同身受。蒋兆和深受写实主义艺术的影响,默默地创作实践着徐悲鸿的艺术主张。 [1]
后来,理论界把由徐悲鸿、蒋兆和先生共同倡导的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教学思想和创作方法概括为“徐蒋体系”。这一体系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影响巨大。 [1]

文化特点

播报
编辑
以传统人物画家任伯年和一些民间肖像画师的作品为底版,加上写实油画的造型和色彩等技法来表现现实题材。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写实水墨人物画基本上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主流。 [1]

社会影响

播报
编辑
20世纪以来,中国画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徐悲鸿、蒋兆和等先生构建的“徐蒋体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画面临全新的环境,再次求变。此时的人物画家,普遍在“徐蒋体系”的技术框架和现实主义的题材要求下,进行创作。 [2]
徐悲鸿去世之后,蒋兆和继续把这种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发扬光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物画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