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中小學外評總結公開 兩校需改善國安教育 - 20240518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港聞

港聞二

首批10中小學外評總結公開 兩校需改善國安教育

【明報專訊】教育局會派員到學校檢視學校運作及表現,並發出「外評報告」,教育局稱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透明度和體現學校問責精神,由2023/24學年起公開上載外評報告的總結章節。首批公布的10間中小學外評,至少3間提及學校的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表現,其中一間被評為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國安教育;兩間學校被建議要「自我完善」,需加緊步伐或規劃好落實國家安全教育。

教育局表示,為配合2022年《施政報告》公布強化校本管理,教育局推行「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提高公帑資助學校人員對教育質素的問責精神,落實以全校參與模式完善國民教育。教育局稱,外評報告內容包括校情、學校特色、學校重點工作的主要優點,以及外評隊伍給予學校的改善建議,而因各校情况不同,不宜以此比較。教育局又稱,若學校選擇公開全份外評報告,該局網頁亦會有相關的標示。

3校總結章節提國民國安教育

教育局網頁上載10間學校的外評報告總結章節,每校均有讚賞的內容,而末段會提及「自我完善,促進學校持續發展」的建議。10份報告中,至少有3份提及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其中荃灣官立小學的外評建議學校須加緊步伐推展STEAM教育、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等課程重點;明愛樂群學校則需加強協作,以整體規劃及共同落實國家安全教育、STEAM教育等。

津中議會:不認為會有壓力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說,以往學校也有向家長等持份者公布外評內容,對教育局公開外評資料持開放態度。她稱,就算辦得多好的學校,亦一定有進步空間,學校會抱有持續進步的心態,不認為公開報告會對學校構成壓力。李伊瑩也曾參與外評員工作,教育局人員會聯同業界外評員,每隔幾年到學校評核,了解學校行政、教學、課程、學生學習情况,然後撰寫報告列出學校優點,並提出可改善的地方。

朱國強:免誤會未改善 應定時下架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歡迎教育局公開外評資料,認為可增加學校透明度、體現問責精神。不過,朱稱10間學校均在年初完成外評,但當局未列出外評的具體時間,未能反映學校最新情况,令外界誤會學校仍未完善,建議當局應設定合理年限,定期把發表多時的外評報告總結章節下架。

相關字詞﹕國民教育 國安教育 外評報告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