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威士忌節喜見Bruichladdich蘇格蘭純麥威士忌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240510

香港威士忌節喜見Bruichladdich蘇格蘭純麥威士忌

名人薈萃

撰文: 劉泳錡

發布時間: 2024/05/10 07:00

最後更新: 2024/05/21 17:15

分享:

分享:

如果你喜歡威士忌,那麼你會對這個專題感到興趣。筆者剛出席了香港威士忌節2024,深深的被當中的英國蘇格蘭純麥威士忌The Bruichladdich Eighteen 和 The Bruichladdich Thirty 所吸引。
這間擁有過百年歷史的Bruichladdich釀酒廠,是於1881年在英國蘇格蘭的艾雷島(Islay)成立。它曾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和七年的停產期,最後亦戰勝一切困難營運至今。2004年更在艾雷島首次種植釀酒大麥,並確保所有單一純麥威士忌均在島上孕育、蒸餾、熟成及裝瓶。因Bruichladdich堪稱是全Islay本地生產威士忌的釀酒廠。

點擊圖片放大

目前,它主要釀製以下四款具傳統風味的烈酒:

 

  • Bruichladdich:無泥煤的單一純麥蘇格蘭威士忌
  • Port Charlotte:高泥煤含量的單一純麥蘇格蘭威士忌(40PPM)
  • Octomore:世上最高泥煤含量的單一純麥蘇格蘭威士忌系列(80+PPM)
  • The Botanist Gin:艾雷島第一款乾氈酒

當日筆者出席Bruichladdich主辦的大師班課程時,講者曾介紹以泥煤釀造的Octomore,酒精濃度61.1%。泥煤是製作傳統蘇格蘭威士忌的燃料,用以燻烤發芽的大麥,令大麥最終停止發芽。 在整個燻烤過程中,泥煤的氣味會依附在麥芽上,並經由釀造威士忌的過程中進入酒體。相信喜歡原始粗獷味道的男士們,可能會比較容易接受它那濃烈的泥煤風味。筆者淺嘗後發覺它燻辣嗆口,而且after Taste太濃烈,難以心動。反之,非泥煤味酒精濃度又相對比較低一點,只有50%的The Bruichladdich Eighteen和濃度43.2% 的The Bruichladdich Thirty,這兩款威士忌酒體飽滿,醇香迷人,容易令人印象難忘。

點擊圖片放大
+3
+2

The Bruichladdich Eighteen是真正的陳釀熟成之作,亦是釀酒廠第一款永久供應的18年單一純麥威士忌。它主要使用舊波本威士忌桶及少量的葡萄酒桶來炮製佳釀。當它被倒入酒杯內,便慢慢散發著蜂蜜、牛奶硬糖及香橙氣味,呷一口後那餘韻則呈現多種熱帶水果及烤橡木味,若微微加些優質礦泉水一併飲用,醇滑香氣於口和鼻腔盤旋,正!

作為一款精緻細膩而產量有限的單一純麥蘇格蘭威士忌,The Bruichladdich Thirty散發着烤橡木、蜂蜜及雲呢拿的柔和香甜。細緻而層次豐富的黑朱古力味為其優雅香味錦上添花,酒體隱約散發出海島海風的格調,獨特有趣。以上這兩款威士忌更有一矚目特色,就是由英國奢華包裝專家James Cropper利用全再生紙漿按專屬玻璃瓶形狀設計及製作,100%環保能源生產的可持續包裝,不但能節省重量,外觀更兼顧實用及功能性,充分展現品牌落實執行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為締造品味出眾的醇酒,並支持艾雷島的農業發展,Bruichladdich早於2004年已開始與當地農夫合作種植大麥。這項開創先河的試驗方式現在已擴展至20個主要農業合作夥伴,他們種植的大麥佔釀酒廠總用量逾50%。品牌的首席釀酒師曾經表示,這是一款真正可溯源的單一純麥威士忌,從指定時期收成的大麥、大麥品種以致進行陳釀的酒桶,均可完全追溯來源。在盛行ESG的年代,烈酒也可追溯來源,感覺挺好!

作者_劉泳錡簡介:

曾任酒店餐飲人才培訓機構、跨國美妝公司和旅遊景點的人妻高管,在職場上喜以新鮮事物和原創作品吸金拎獎。但近年眼見職埸友好賺到金,離任後卻紛紛以金養病。所以決定要發掘多元方法去保鮮健康,提升心情和生活質素,有興趣大家都可以一起留住保鮮期。

編輯:陳煒傑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劉泳錡

欄名 : 劉‧住保鮮期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