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孩童遊輪」大熱 僅限成年旅客 目標客戶應「有時間和金錢去探索世界」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40511

「無孩童遊輪」大熱 僅限成年旅客 目標客戶應「有時間和金錢去探索世界」

個人增值

撰文: 葉雨

發布時間: 2024/05/11 09:00

最後更新: 2024/05/11 11:45

分享:

分享:

「無孩童遊輪」大熱 IPO首日漲9% 創始人身家逾500億元

旅行途中,許多人可能都有被吵鬧孩童打擾的糟糕體驗。針對消費者想遠離「熊孩子」的需求,有遊輪公司推出僅限成人的政策,成功吸引年長富裕客群。

以「無孩童」著稱的維京遊輪(Viking Cruises,美:VIK),最近完成美股IPO,上市首日即大漲9%,創始人的財富也升至507億元。

美股第三大遊輪公司  上市首日即漲9%

維京遊輪本月初在紐交所首次公開募股,集資規模15.4億美元(約120.12億港元),IPO價格24美元。交易首日股價即大漲約9%,之後一路上揚,最高曾見29.45美元,公司估值達到113億美元(約881.4億港元),成為繼皇家加勒比、嘉年華遊輪之後第三大美股上市遊輪運營商。

根據福布斯實時億萬富豪榜的數據,創始人兼CEO Torstein Hagen的淨資產約65億美元(截至5月10日,約507億港元),全球排名第441位。

每接待1名乘客賺5.6萬 領先業内

於1997年成立的維京遊輪,目前有92艘遊輪,員工超過10,000名,航線覆蓋全球。

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從2015年到2023年,其遊客數、總收入和經調整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0.1%、14.4%和16.3%。其中,2023年接待近65萬名乘客,總收入47.105億美元(約367.149億港元),從每位乘客身上獲取的收入為7,251美元(約56,557.8港元),經調整EBITDA為10.903億美元(約85.04億港元)。

它表示,其 「增長速度超過整個遊輪行業,成為內河遊輪和豪華遠洋市場的領導者。」

成功秘訣:「無孩童」高端路線

維京遊輪取得商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答案是「排除兒童、僅限成人」的獨特營銷策略。

與大多數以家庭親子遊為賣點的遊輪不同,維京遊輪官網直接將「無18歲以下兒童」放在一眾特色首位,其他賣點還包括:無賭場、禁煙、無藝術品拍賣、無内艙房等

點擊圖片放大

根據前述監管文件,維京遊輪將自己定位成「為有思想的人提供旅行體驗的首要提供者」 ,專注服務其目標客戶:55歲或以上、有時間和金錢去探索世界、講英語的富裕人士。該公司直言:「我們並不試圖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Torstein Hagen接受彭博採訪時稱,其2024年航程的客座率將達到89%。2025年航程的客座率現已達到34%,比去年同期表現增加了40%。「所有跡象都表明,我們的產品非常適合我們的目標群體。」

6年前起全面規定:年滿18歲才可上船

據福布斯報道,2018年以前,維京遊輪的内河航線允許12歲以上的兒童上船,但這些船上沒有攀岩牆、迪斯科舞廳、兒童俱樂部等設施,因此兒童乘客相對較少。而2015年推出的遠洋航線則一直僅限成人,乘客的最低年齡要求為18歲及以上。

到2018年,維京遊輪更新旗下所有航線的年齡政策,規定乘客必須年滿18歲才能乘坐2018年8月1日之後預訂的遊輪。

當時維京遊輪回應稱,年齡限制反映了乘客的需求。

我們始終提供專為50歲及以上、對歷史、藝術、文化和探索感興趣的旅客設計的體驗。這就是我們聞名的原因。此前,我們在最低旅行年齡方面允許一定程度的靈活性,但愈來愈多的客人告訴我們,他們非常欣賞沒有兒童的旅行環境。

多間公司推出無兒童航線

實際上,無兒童旅行產品已逐漸成為遊輪業新趨勢。遊輪評論網站Cruise Critic 2018年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57%的受訪者更喜歡在沒有兒童的船上旅行。福布斯介紹,除維京遊輪外,推出成人專屬航線的遊輪公司還有:Uniworld River Cruises旗下的U by Uniworld、維珍遊輪公司(Virgin Voyages)的所有三艘郵輪、P&O Cruises旗下的Arcadia號和Aurora號等。

相關文章:

【全年旅遊保險比較】要出遊10次才回本?幾時買全年Plan先最抵玩

搭郵輪環遊世界兩年 退休夫婦稱平過住老人院、「忘記如何洗碗」

機票、住宿貴 年輕人考慮郵輪 旅遊公司特色航線、郵輪音樂節吸客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