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的對華緩兵之計:暴露大選後中美關係新一輪惡化的隱患

布林肯的對華緩兵之計:暴露大選後中美關係新一輪惡化的隱患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編者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完成了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歐洲三國訪問,中歐關係備受關注。但在此刻的國際格局之中,我們對於中歐關係的理解不能脫離中美關係的框架,對於後者的分析依然有助我們認識國際大局。本文寫於布林肯4月底訪華之後。

2024年4月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抵達上海,開啟任內的第二次訪華行程。布林肯先後到訪上海和北京,並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等中方官員舉行會談。雖然雙方在全面交換意見基礎上形成「五點共識」,但是從整體基調、訪華議題、訪華結果等維度來看,布林肯訪華並沒有為中美關係發展帶來實質性突破,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美戰略競爭膠着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更多是「緩兵之計」。

從整體基調來看,布林肯的「魅力攻勢」無法彌補美國一系列打壓政策給中美關係帶來的負面影響。布林肯此次訪華的路線和日程基本遵循了4月上旬的「耶倫(Janet L. Yellen)模式」,即先在民間場合進行公共外交樹立美國高層官員的親和形象,利用「魅力攻勢」實行「胡蘿蔔」政策,例如布林肯在抵達上海後參觀了豫園、外灘,觀看CBA籃球比賽,和耶倫一樣品嚐了當地美食,但這些行為並不能改變雙方對話的嚴肅基調以及布林肯議題清單的敏感性。因此,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布林肯將進行一次「艱難」的中國之行,難以達成實質性的進展,甚至有媒體認為布林肯是為了「吵架」而來。

這源於美國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打壓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非外交場合實行「大棒」政策,近幾周以來美國針對中國的「小動作」一直沒有停止,包括抨擊中國的產能過剩,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發射系統,出台人權報告指責中國,通過向台灣地區提供80億美元軍事援助和禁止TikTok的法案,同時暗示將制裁中國銀行使其斷絕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繫。(編者按:其後美國也收緊了對華為的半導體出口限制;彭博社亦報道指拜登當局最快會在下周宣布對中國電汽動等關鍵戰略產業關徵新關稅。)

因此,布林肯在上海的「魅力攻勢」根本無法彌補美國在軍事、貿易、金融等多個領域佈局的「大棒」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這種不平衡的「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奠定了布林肯訪華的整體消極基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4月24日抵達上海,到體育館觀看籃球賽。(Reuters)

從訪華議題來看,布林肯此行反映出中美關係的兩個「確定」和一個「不確定」。兩個「確定」是指美國在文化教育領域同中國開展合作的確定性和美國在科技、軍事領域對中國進行遏制、封鎖的確定性,這兩點分別位於中美關係議題光譜的兩端,一個「不確定」則是指介於這兩點之間的系列議題,包括涉及產能過剩的貿易問題、美國企業投資問題、中國在地區衝突中的角色定位等無法在短期給出具體解決方案的議題。其中,文化教育領域的合作敏感度最低,但有利於促進民間交流,因此國際輿論對中美之間在文化教育領域進行合作的態度最為樂觀,且着重報道了布林肯在上海紐約大學同中美大學生進行的座談會;而科技、軍事領域的遏制、封鎖則反映美國在布林肯訪華前進行的一系列「小動作」,這些行為不僅是美國為外交談判設置的籌碼,同時也反映出美國在科技、軍事領域同中國開展惡性競爭的決心。對於中美關係中的「不確定」議題,則被訴諸雙方工作組談判進行解決,國際輿論認為這既有美國仰仗自身實力對中國的「要求」,也有其霸權地位下滑後對中國的「請求」。

從訪華結果來看,兩國關係從急劇下滑轉變為穩定波動,但具體議題的分歧趨向多維化、複雜化。對應此前所述的中美關係的兩個「確定」和一個「不確定」,國際媒體在稱讚中美官員坦率態度的同時,也同樣認為布林肯此次訪華進展甚微,總體上對布林肯訪華的成果評價不高。雙方雖然在人文交流等務實問題上達成了明確的合作方案,但對俄烏衝突、中東問題、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等議題則難以形成有效共識,同樣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也沒有放鬆。

習近平2024年4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布林肯,雙方握手(Pool via REUTERS)

從「五點共識」中可以看出,儘管雙方仍舊繼續強調加強對話與接觸,但布林肯訪華的實質性成果數量十分匱乏,大量分歧議題均未形成細緻化的解決方案,事實上將具體協商工作交給了兩國的工作組。這反映出中美兩國關係的階段性穩定很可能僅是拜登(Joe Biden)政府高層短期內權宜的結果,因此也有媒體認為中美之間只是達成了穩定的「假象」。由於外交成果匱乏,俄烏衝突、以巴衝突的困擾,拜登政府亟需與中國在短期內避免雙方關係的進一步惡化,用中美關係的穩定來換取2024年美國大選的籌碼。

因此,布林肯此行的核心目的是在宏觀上確保短期內中美關係企穩止跌的趨勢能夠延續,而非在具體議題上達成合作,相反布林肯的議題清單反而暴露出了中美兩國當前階段分歧多維化、複雜化的特徵,這尤其加大了美國政府換屆後中美關係新一輪惡化的潛在隱患。

(本文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杜志遠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科研助理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