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組織︰中國跨海打壓留學生人權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跨海打壓留學生人權

國際特赦組織發布報告,指中國政府為了阻止中國留學生參與「敏感」活動,對他們進行騷擾和監視,甚至也恐嚇它們在中國的親友。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五日訪問法國巴黎時,示威者上街聲援西藏和維吾爾族,舉起寫有「你愈試圖讓我們噤聲,我們就愈大聲」的標語。(法新社)

國際特赦組織發布報告,指中國政府為了阻止中國留學生參與「敏感」活動,對他們進行騷擾和監視,甚至也恐嚇它們在中國的親友。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五日訪問法國巴黎時,示威者上街聲援西藏和維吾爾族,舉起寫有「你愈試圖讓我們噤聲,我們就愈大聲」的標語。(法新社)

2024/05/14 05:30

阻止參與國外「敏感」活動 騷擾監視 甚至恐嚇在中親友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國際特赦組織」十三日發布六十三頁報告,指中國政府為了阻止中國留學生參與「敏感」活動,對他們進行騷擾和監視,甚至也恐嚇其在中國的親友,使他們生活在恐懼之中,即使是在言論和集會自由獲得保障的歐美國家,也怯於表達自身觀點,呼籲西方政府和大學捍衛這些學生的學術自由與基本權利。

該組織對比利時、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瑞士、英國和美國等地的卅二名中國學生進行深入採訪,其中包括十二名香港學生,是迄今有關中國政府對外國大學進行跨國鎮壓的最廣泛紀錄。

一位化名羅宛(Rowan)的學生描述,她曾在參加「六四事件」紀念活動後的幾小時內,收到在中國的父親來電,當局要他「教育海外留學的女兒不要參加任何可能損害中國聲譽的活動」。她從未對外透露真實姓名、也未在網路上發布參與活動的訊息,中國官員卻能迅速確認她是參與者,還能找到她的家人做出警告,顯示她正在被監視。

學生恐懼 經常自我審查

近三分之一受訪學生表示,中國官員曾騷擾其家人,威脅吊銷他們的護照、解僱他們、阻止他們升官和退休福利,甚至限制個人自由。許多受訪學生也坦言,他們經常自我審查,包括在臉書、X等非中國社群平台,並透露儘管身在海外,他們還是會在微信等中國社群平台上經歷與中國境內類似的審查。大多數學生說,他們會避免在課堂上發言,擔心任何評論或意見都可能被報告給北京。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事務部門主任布魯克斯直言,北京擬定一項限制學生人權的策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北京都能遠端控制。

特赦組織 籲捍衛學生自由

統計顯示,約有九十萬名中國公民在海外求學,國際特赦組織呼籲東道國政府和大學採取更多措施,保護面臨跨國壓迫威脅的學生,包括建立通報機制,並在事件發生時挺身反制。

澳洲廣播公司調查性新聞節目「四角」近日採訪曾經在二○○八至二○二三年擔任中國公安部政治安全保衛局臥底特務、去年逃亡至澳洲的艾瑞克(Eric,化名),揭露這個負責在全球對批評中國共產黨及習近平的人士進行監視、綁架和噤聲的部門運作方式。

艾瑞克指出,他的任務是在全球追捕中國異議者,有時會使用精心設計的偽裝身分,包括房地產人士、反共自由鬥士等,以獲取對方信任,再將他們引誘到可以任意執行綁架行動、並合法遣送回中國的國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