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4|文學|夏曼.藍波安:身體走過的海,變成我的文字 ft. 楊佳嫻 - 鏡好聽 Mirror Voice
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節目 藝術人文

EP04|文學|夏曼.藍波安:身體走過的海,變成我的文字 ft. 楊佳嫻

單曲長度 00:47:56
發布時間 2024-05-17
專輯資訊

info


資訊


「《大海浮夢》實現了我航海的夢,這是我小時候的夢,但這又算什麼呢?然而,我做到了。所以我的夢很奇怪,我不是要當大導演,也不是要當一個帥氣的作家,這個夢真正的答案,是台灣文學家,台灣華語文作家,這是我真正的夢。」

 

夏曼.藍波安是來自蘭嶼達悟族的作家,從小在求學的過程中,他就充滿著惶恐,這份恐懼來自那些踏上蘭嶼的外來者們。日本人、漢人的價值觀,前後入侵了達悟族的社會結構。夏曼.藍波安回憶:「外來的種族,灌輸他們的思想到我的文化,我的名字,也隨著不同種族的侵入,不斷被迫改名換姓;但是,雖然我使用了漢字(工具),但我的思想沒有被漢化。」

 

關於夏曼.藍波安的文學,他書寫了達悟族的口述神話,與大海之間的深厚連結,也因此夏曼.藍波安將族語的系統,與中文的語法融合,形塑出獨特的夏曼式書寫,文體涵蓋小說與散文,作品包括:《八代灣的神話》(1992)、《冷海情深》(1997)、《黑色的翅膀》(1999)、《海浪的記憶》(2002)、《天空的眼睛》(2012)、《大海浮夢》(2014)、《大海之眼》(2019)、《沒有信箱的男人》(2022) 等,「得到這個獎項,讓我的家人認識我的文學,也打開我的世界。」

 

主持人:楊佳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台灣當代作家、詩人)   
 

來賓:夏曼.藍波安(第23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主)   


 

本集重點:

04:24 在「有文字的民族」的掠奪之下,何以啟蒙了夏曼.藍波安的書寫?

11:14 使用從漢人「借來的文字」,但不向華人的思想低頭

18:23 蘭嶼的大海、季風與魚類,傳遞了達悟族的知識與故事

22:47 好的一個作家,是在種族衝突性下的矛盾中,扮演社會學上的牧師

29:50 與大海交融的達悟文化,流動在夏曼與他的父親、他的孩子們之間

35:12 作家的使命、母親的叮囑,驅使夏曼離開家人至南洋流浪

41:37 「我希望我寫出來的文學作品,可以讓一般讀者暸解,夏曼.藍波安在寫什麼」

 

【註1】達悟語中的蘭嶼島: Ponso no Tao
 

【註2】飛魚招魚祭:每年的二至三月舉行,意在召請飛魚、祈求豐收。招魚祭過後,達悟族人允許在夜間以火把照明來捕捉飛魚,到四月,允許白天用小船釣大魚,但夜間不可捕魚,五到七月可在白天捕捉飛魚,但不可捕捉其他魚種。

 

【延伸聆聽】

S2EP00 林淇瀁(向陽):他們以旺盛的熱忱跟生命力,積極開創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

S2EP01|戲劇|陳鳳桂(小咪):有在藝霞打下的基本功,才造就了今天的小咪 ft. 傅裕惠、施如芳

S2EP02|美術|梅丁衍:我把創作當做一個自傳,或者自我療癒、自我摸索 ft.黃海鳴

S2EP03|電影|劉嵩:故事有它自己的生命,只是假借我的手完成 ft. 林木材

 

【本節目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每週五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

 

攝影:劉振祥

聲音設計、錄音後製:劉寶苓

製作人:游孟舉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