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教師兼午餐秘書、資訊組長 民團籲午餐給人也要給錢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5/16)日就營養午餐法制化召開公聽會,有現場國小教師表示,自己雖然是代理教師,卻要身兼午餐秘書跟資訊組長,但身分乏術,難以好好待在廚房裡;現場民間團體、教師團體也呼籲,對於午餐秘書等職位應該專職化,而目前每40班一名營養師的人力配置也應該再優化。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3年全國學校就有7000多件校園食安事件,此外營養午餐也常遭嫌棄難吃,民間團體調查就曾指出,7成4國中生不喜歡菜色,對此民間多年來不斷有呼聲,呼籲針對營養午餐制訂專法,目前藍綠白立委也各有提出版本。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今日就此再召開公聽會。立委張雅琳表示,目前《學校營養法》規範每40班一名營養師,很多小型學校沒有營養師,造成目前營養師跟學生比例是1比4000,對比日本1比550有很大落差,呼籲調整成20班一人;全國高中家長大聯盟教策中心主任鍾坤志則指出,地方上100到500多人的學校都沒有營養師,菜單都是由團膳廠商擬定,呼籲學校都要有營養師。

宜蘭同樂國小總務主任葉明政則表示,基層對於要立專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目前學校的營養午餐秘書,每天都要負責繁瑣的食材登記流程,但這些溯源過程雖然浪費大量人力,但也無法確保食安,而目前午秘定位模糊,像宜蘭6成午秘都是由教師兼任,剩下多是由護理師等職員兼任。

新北市插角國小代理教師羅楚喬就是代表案例。她表示自己身兼午餐秘書跟資訊組長,每天要負責驗菜、上傳食材章Q登記,還有午餐溫度等紀錄,各種雜務相加上每天都要忙到7、8點,對此她認同立定專法跟要有專人處理,因為像她身兼多職,常無法待在廚房,許多事情只能不斷透過手機處理。

學校午餐團膳主廚周維民則指出,營養午餐從業人員薪資普遍偏低,和外頭的餐飲業比遠遠不足,但工時長又繁瑣,有些廚師甚至還要幫忙送餐、回收餐桶清洗等,寒暑假卻又無工可做,以前入行時,前輩都會說不要去做營養午餐,現在年輕人加入意願低,現場從業人員平均年齡偏高,而人才流失也是營養午餐不好吃的原因之一。

學校午餐團膳主廚周維民。吳尚軒攝。
學校午餐團膳主廚周維民。吳尚軒攝。

大享食育協會理事長黃嘉琳表示,日韓都有所謂的營養教師,人力負擔也遠優於台灣,如韓國目前543萬學生,營養教師跟職員有1萬930人,調理人員有6萬1000多位,而日本學生900萬人,營養教師跟相關職員1萬1000多位,調理人員根據規定每人不能負責超過100餐,對此她認為營養師的標準應該要是500人配置一名,也希望對於是否設置營養教師要有細緻化討論,這是目前還沒看到的部分。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則提醒,目前立委提出的版本裡,都提到要由營養午餐進行食農教育,但其實目前課綱裡已經有包含這些部分,健康與體育領域每週至少3節課,質疑為何要再營養午餐進行,尤其午餐時間30、40分鐘,要吃飯老師可能還要管秩序,認為如此立意良好,但無法實際執行。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則回覆表示,目前教育部版本法案已在研擬當中,對於今日所提專人專職設計,以及營養教育、食農教育,還有廚房衛生管理、菜色設計、食材登錄公開、財務透明化也會規範,對於外部廠商也會含納,對辦理午餐優良人員也會有獎勵,草案近期將會送到立法院。

更多太報報導
【520建言-4】經費增加學生卻減少 「唯有讀書高」風氣下如何搶救技職教育?
【高校困境3-1】自殺、霸凌、性平通報年年增 學校卻陷輔導、管教人力雙缺困境
【深度報導】雙語教甄英語掛帥難找人 錄取者卻連教課都有困難
【深度報導】家長不管老師也難辦 校園暴力、憂鬱背後的家庭困境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