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中國修的路,獲塞專家點讚:「半小時就到,愉快的經歷!」丨世界觀 - 新浪香港

這條中國修的路,獲塞專家點讚:「半小時就到,愉快的經歷!」丨世界觀

中新網5月14日電 (記者 甘甜)「我坐過連接巴爾格萊德和諾維薩德的列車。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經歷,因為只花了28分鐘就到了諾維薩德。如果沒有列車,你就得乘坐汽車或公共巴士,而這將花費1個多小時。」

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伊沃娜·拉傑瓦茨談及匈塞鐵路,結合自身經歷予以高度讚賞,直呼這條鐵路快捷又方便。

資料圖:3月17日,旅客乘坐高鐵從諾維薩德前往巴爾格萊德。任衛雲 攝資料圖:3月17日,旅客乘坐高鐵從諾維薩德前往巴爾格萊德。任衛雲 攝

連接塞爾維亞首都巴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匈塞鐵路,全長近350公里,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項目。匈塞鐵路貝諾段線路長約80公里,於2022年3月19日開通運營。

拉傑瓦茨對中新網記者介紹說,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塞中雙方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多個合作項目相繼落地,巴爾格萊德建成了橫跨多瑙河的澤蒙—博爾察大橋,極大便利了當地民眾出行;一度陷入困境、瀕臨倒閉的斯梅戴雷沃鋼廠也重現生機與活力,5000多名面臨失業的員工重返車間。

她指出,這些項目對於提高塞爾維亞人民的生活質量,以及促進地區發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塞兩國務實合作提質升級,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中塞雙邊貿易額由2016年的5.96億美元,躍升至2023年的43.5億美元。2022年,中國成為塞爾維亞最大直接投資來源國。

在拉傑瓦茨看來,塞中兩國友誼的故事一直在延續,曆久彌新。她指出,早在前蘭斯拉夫時期,雙方就結下了深厚情誼;新冠疫情發生後,中方又向塞方提供多批醫療防護物資,還派遣專家組前往塞爾維亞。

「得益於同中國的鐵杆友誼,塞爾維亞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拉傑瓦茨說道。

  圖為伊沃娜·拉傑瓦茨。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圖為伊沃娜·拉傑瓦茨。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與此同時,中塞兩國互訪人數增長迅速,「中文熱」「中國文化熱」在塞爾維亞持續升溫,當地學習中文人數不斷增加,開設塞爾維亞語的中國高校數量也大幅增加。目前,巴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已開始運行。

拉傑瓦茨對此表示,擴大塞中人文合作極為重要,雙方可以支持學者和學生雙向交流,塞爾維亞民眾也應當更多地前往中國,瞭解當地文化。她還期待,兩國在旅遊、農業和人工智能領域繼續推進合作。

在採訪最後,拉傑瓦茨表達了對塞中關係的期待和祝福。她說,在塞爾維亞,有人會用「天空是唯一的限制」來形容一段深厚的友誼或關係,但在她看來,塞中關係擁有比這更加廣闊、光明的前景,她相信,塞中合作將繼續蓬勃發展,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完)

【編輯: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