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中美關係及地緣政治是當今世界講述全球發展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昨日舉行的「全球繁榮峰會」上,不少學者指出,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感到不安,因此將全球貿易「武器化、政治化」而對中國進行全方位打壓的政策,但中國倡導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採取的是「合作與競爭」,也具備更全面的應對機制。

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和客座講師董雲裳(Susan A. Thornton)表示,這個世界是多極化的,美國對此感到不安,有些國家能在中美角力中受益,本世紀初美國該如何從單一世界觀走向多元世界觀,她相信中國能令美國這個觀念上持更開放的態度。她又指,國家利益的框架下,民主價值體系下,美國政府一直說美國是完美的民主範本,而民主是美國對外政策必然的一部分,亦是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石,故內在必須以該價值為藍本,因此會對中國崛起感到不安。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楊潔勉表示,外交政策首先應以利益為主、以價值為導向,而這種價值是全世界都應該共同追求的,中國也正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建立。楊潔勉在會後對媒體表示,中國人擅長「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中國在未來的貿易戰中需要「做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努力」。即使美國對中國有進一步的打壓,也將是一個逐步展開的過程,相信與6年前相比,中國面對未來的「風高浪急」將更有信心,也將具備更全面的應對機制。

港能為世界穩定作特殊貢獻

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表示,無論國際上有多少政治與社會差異,市場競爭並不一定意味着會有零和遊戲的後果。他並形容美國的國家安全意識還停留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還在「冷戰思維」中,認為「你要做老大你要超越我」就是不安全的,並沒有意識到「第一名與第二名可以共存」,而香港依然是中美之間的橋樑,縮短中西方鴻溝,香港能為中美關係及世界穩定作出特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