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關於人生的第一次看房 - gaireater的創作 - 巴哈姆特
前往
大廳
主題

【閒聊】關於人生的第一次看房

蓋瑞特 | 2024-05-15 22:11:49 | 巴幣 30 | 人氣 50

「看房很有趣的」,在剛過29歲生日不到一個月,便在家人的邀約下一同去看房子。會去看房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為政府都推出新青安房貸這種帶頭炒房的東西了,打不贏房蟲就加入,不多看幾間房就是對不起政府;其二為真的存到了約1.5桶金的頭期款;其三為增廣見聞。就我自身的主要心態而言是以第三者為主,畢竟多了解多學習總是好的,在未來人生的漫漫長路中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就算用不上也能拿來當聊天的話題,百利而無一害。

我覺得賣房的接待中心是賣夢想的地方,尤其是在地居住20年以上,對附近10公里乃至20公里都非常熟悉的本地人去聽接待人員的介紹附近的地理環境時,有一種非常有趣的感受。再加上室內情境的營造,不斷地向買家描繪一幅幅靚麗璀璨的明天,同時也能了解自己所在地方的城市發展,畢竟人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是有限的,家附近的路燈有沒有亮、地上有沒有垃圾、水溝有沒有堵塞等等都是里長在做的事,而市長要做的城市發展則能透過看房來窺探一二。話題扯遠了,拉回這次的主題。

在華人社會的背景下,房子的持有往往視為人對土地的扎根,隨後成家立業如同榕樹的成長一般,從一個小樹苗到枝幹茂密的蒼天大樹,「家」這個詞彙、這個東西無形中成為多數人一生的最終目標。隨著工業化後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徹底分離,再到資本主導下的社會,房子所承載的含義不只是成家立業,還能是抗通膨的理財商品,乃至拿去抵押後獲得低利率資金的開槓桿金融工具。以及在我能猜想到的未來中,我既不會娶妻生子也不會成家立業,這一生將獨自終老並以環保葬的方式回歸自然,姑且先不論這樣的人生會不會孤單寂寞,至少在這樣的理念下會將房子視為一種金融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我的資產成長。

然而讓資產成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抗通膨的方式也很多,在我看來最有效抗通膨的方式就是維持投資紀律,這裡指的投資當然也包括了股票。也就是說,在跟買房的持有相同時間與相同槓桿程度下,透過持有股票讓資產的成長幅度並不會輸給房地產,因此形塑出「租房買股」構想。即便在實際操作層面上,「租房買股」構想其實沒辦法做到跟房貸相同程度的槓桿以及利率,因為我能自備款兩成且向銀行貸款八成的這個行為描述成開五倍槓桿,然而在股市環境中開到兩倍槓桿就得心臟非常強健以及心理素養非常強大,開到三倍槓桿基本上就快跟安心睡覺絕緣了。再來是即便用股票質押的優惠利率2.6%來開槓桿,該利率依然高於房貸利率,再加上股票質押每18個月就需要借新還舊,整體操作下來不如房貸穩定。
即便該構想存在著上述我提到的種種缺點,但實際上來說只有利率太高、不如房貸利率算的上缺點,因為心理素養是可以訓練的,自身對於承擔風險的心理狀態是能培養的。因此未來我應該會試著論述我自身對該構想的見解以及內容再延伸,然而總體來說有兩點是已知不會變的:

1.薪水這輩子是不可能漲的;
2.槓桿是一定要開的。

先聊到這,明天還要上班,之後再找時間接著聊。

創作回應

赤紅時夜
央行利息一升,散戶斷頭套牢!
2024-05-15 22:37:53
蓋瑞特
這讓我想起股市裡一個常見的詞彙,「養套殺」。所以打房什麼的是假的,帶頭炒房才是真的,就算這次沒辦新青安房貸,日後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繼續推出XXX房貸3.0。
2024-05-16 09:01:5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