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 北京想也別想 * 阿波羅新聞網

三大原因 北京想也別想

人們擔心美元最終可能會失去全球持有量最大、使用最廣泛的貨幣的寶座。一些評論員警告說,人民幣、日元甚至金磚國家共同貨幣等競爭對手可能會擾亂美元的統計數據,但摩根士丹利(大摩)表示,去美元化擔憂被誇大了,目前美元作為央行和國際貿易頂級貨幣的地位不會很快消失,除了持有美元之外沒有真正的選擇。

人們擔心美元最終可能會失去全球持有量最大、使用最廣泛的貨幣的寶座。一些評論員警告說,人民幣、日元甚至金磚國家共同貨幣等競爭對手可能會擾亂美元的統計數據,但摩根士丹利(大摩)表示,去美元化擔憂被誇大了,目前美元作為央行和國際貿易頂級貨幣的地位不會很快消失,除了持有美元之外沒有真正的選擇。

「當全球股市開始下跌、全球經濟趨於衰退時,你想持有哪種貨幣?你想持有美元,因為從歷史上看,這一直是匯率對此類事件的反應。」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外匯策略主管詹姆斯·洛德(James Lord)在播客中表示。

該行美國公共政策研究主管米高·澤扎斯(Michael Zezas)補充道:「總而言之,美元實際上沒有任何挑戰者。」

摩根士丹利指出了三個因素將保持美元在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

1.人民幣的流動性不足以挑戰美元

策略師表示,北京官員一直試圖將人民幣定位為世界舞台上美元的挑戰者,但人民幣的流動性不足以真正顛覆美元的主導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中國對其貨幣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這限制了可以進出該國的現金數量。

「短期內似乎不太可能對美元構成有意義的挑戰。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認為中國需要放鬆對其貨幣的控制並開放資本賬戶。北京似乎不太可能很快就這樣做。」

鑑於消費需求疲軟和中國持續的房地產危機,中國經濟也仍存在疑問。

洛德補充道:「中國可能會在更多雙邊貿易以美元計價方面取得一些進展,但這對全球貨幣主導地位指標的影響可能會是漸進的。」

2.對美國債務的擔憂不會影響美元

美元末日論者表示,隨着對美國不斷上升的債務餘額的擔憂加劇,人們對美元的信任正在減弱。截至今年,政府債務已超過34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然而,鑑於美元長期以來作為高流動性避險資產的聲譽,這對人們對美元的信任影響不大。

「我理解這種擔憂,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擔憂並不嚴重,」澤扎斯說。「根據美國的選舉結果,可能會採取一些財政擴張措施,但我們認為這並不令人震驚,除非我們認為美聯儲無法對抗通脹——而我們的經濟學家肯定認為他們可以——那麼就很難看到美元成為不穩定貨幣的通道。」

儘管大流行時期的支出和債務水平不斷上升,但通貨膨脹已從2022年以來的高位大幅降溫。根據最新的通脹報告,3月份消費者價格同比僅增長3.5%,低於幾年前9.1%的峰值。

3.加密貨幣不是可行的替代方案

策略師表示,雖然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具有流動性,但其波動性太大,無法被視為美元的真正替代品。

摩根士丹利的G10外匯策略主管大衛·亞當斯(David Adams)表示:「如果我持有的加密貨幣每月上漲10%,我就不太可能將其用於交易,而是將其囤積在錢包中,以從其價格升值中受益。」「現在,理性的人可能會對加密貨幣是否會升值或貶值存在分歧,但我認為,對於主導貨幣來說,最好的結果不是兩者都不是。」

其他經濟專家也排除了美元很快就會失去主導地位的可能性。經濟學家此前告訴《商業內幕》,取代主導貨幣是幾十年內才會發生的事情,因為一旦主導貨幣被認為是「安全的」,人們就需要時間轉向其他貨幣。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FX168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4/205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