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職涯規畫中的管理職,要接嗎?宏碁全球人資長:有些風景,做主管才能體會|經理人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4

不在職涯規畫中的管理職,要接嗎?宏碁全球人資長:有些風景,做主管才能體會

採訪・撰文 簡鈺璇
2024-04-23

「我是跨域、跨級又空降接任!」41 歲接任宏碁(Acer)全球人資長,對林弘道來說,是一場越級打怪的考驗。過去從事新事業發展與全球營運管理相關工作,完全沒有人資背景,而且還一次跨越 3 個職級,去領導一個人數比原本多數 10 倍的團隊。

2014 年,宏碁啟動轉型再造,將負責全球營運專案的林弘道短期調任變革委員會支援。因緣際會,董事會徵選派任他擔任全球人資長。情感上,他其實不太願意接受,「這不在我的職涯規畫中,我本來是球員,轉為 HR 就像變成球隊經理。」但在董事會的信任下,林弘道還是接了這個職務。

將個人優勢連結組織需求,為自己的角色設定目標

當時他要帶領許多資歷超過 20 年的同事,甚至有外國同仁問:「為什麼是你?」「我不斷問自己投入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他花了一年理解這個職務的內容,包括:推動轉型所需的文化人才培育等。後來,他體認到,人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宏碁又是台灣少數擁有跨國品牌知名度的企業,應該為它努力。」

於是,他將自己能夠貢獻什麼、團隊與企業需要什麼做了盤點。基於多年的行銷業務背景,他比人資團隊更了解宏碁全球各區域的發展主軸,能夠協助定義人才需求與培訓重點,亦能在轉型階段,輔導員工往新事業體發展。

將人才策略與企業的商業目標相互對接,正是他這個職位的定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就能進一步給予團隊方向,驅動大家前進。

延伸閱讀:人資長愈來愈受重用!CHRO 為何是與 CEO 職能最相近的職位?

啟發同仁、營造信任感,才能帶出高績效團隊

林弘道也分享,成為好主管有 4 個層次:懂得分配資源、溝通工作目標與交辦任務、建立團隊信任感、啟發同仁。如果要帶出高績效團隊,必須做到後面 2 個層次。

宏碁資深人資經理 Carrie 表示,林弘道經常傾囊相授,讓同事很願意跟他請教,促使團隊更加凝聚。她記得有次英文簡報表現不佳,會議後她相當失落。這時,林弘道主動走到她身邊,分享自己如何在沒有出國留學的情況下苦練英文。

不只鼓勵同仁接受挑戰,林弘道也以身作則,主動學習新事物,像是練瑜珈、跑步、攻讀 EMBA 。Carrie 表示,看到人資長如此上進,就會覺得自己應該跨出舒適圈,後來也從「人力資源業務夥伴」(HRBP,為事業單位提供策略,做好人資制度推動與落實),轉任「招募主管」。

Carrie 坦言,起初也很猶豫,但林弘道明確說明對她的期待:將 HRBP 經驗分享給年輕團隊,協助他們擬定策略,她才願意嘗試看看。

林弘道表示,看著同仁學會新的技能,把不熟悉的事情做好,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儘管擔任主管需要承擔更多責任,但有些風景,只有做主管才能體會,像是「只有主管才能為組織做出更大的貢獻,從更高的角度解決問題。」

對於擔憂自身能力不足而不敢接主管者?林弘道笑說:「如果老闆都不怕你接,你怕什麼!」實際上,大家害怕的不是當主管,而是對未知的恐懼,應該把未知視為機會,勇敢迎戰。

延伸閱讀:同一天進公司,為何他升遷比我快?想往上爬,必須先調整這 6 個心態

林弘道 Profile

1972 年生,畢業於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2000 年加入宏碁,專職於網際網路與遠端服務相關業務;2008 年轉任 PC 事業單位,負責全球營運相關的整合性專案規畫;2014 年接任宏碁(Acer)全球人資長。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1

近半員工心聲:公司未提供好的職涯規畫!組織升遷路徑不明時,你可以怎麼做?

整理・撰文 莊彙翌
2024-04-17

一個主管能不能勝任管理職,不是只有看個人的領導能力,還得看組織是否提供必要的升遷支援。

《什麼才是最難的事》認為,公司如果有一套完善且嚴謹的升遷制度,員工就會知道未來會往何處去,不會覺得不公平、都是主管說了算,而組織也能維持不同職等的品質,讓人才適得其所。

協助員工看見未來,激發內部升遷的可能性

組織該怎麼建立完善的升遷系統?書中提到 2 步驟。第一,明確界定每個職等的職責所在,連需要的專業技能也要寫下來,避免「善於財務管控能力」或是「優秀的管理能力」等模糊的標準,而是要明訂可觀察或可記錄的指標。

第二,組織應該為所有職等的晉升建立一套正式流程。也就是說,是否要提拔某個人員,不再是單位主管個人屬意對象,而是需要由每個單位共同核定,要做到各部門同調,可以定期開會評估內部每個重要的晉升案。主管可就想拔擢的人選提出申請,說明候選人符合哪些能力要求,再由晉升委員會評估是否具備資格。如此一來,既能確保制度公平,同時也能看見員工的成就。

建立完善的升遷制度後,組織也應該有意識的帶領後進。

延伸閱讀:人才想升遷,需有 3 思維!資深企業顧問:經歷、學歷都不是最重要的門票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2023 年研究發現,有近半的人認為,公司沒有給予良好的職涯規畫,讓他們毫無工作目標。研究人員表示,有系統的提攜,將對員工的成長有所幫助。比方說,電子工業公司奇異(GE)在內部有設計一項線上工具Career Discovery,員工可以自行輸入自己具備的能力和興趣,系統會自動顯示奇異還有哪些可能的適合職位,包括他過去可能不曾接觸過的工作。

除此之外,員工還能知道自己跟某個目標職位間的落差,知道自己還缺乏哪些能力,以及可以從哪獲得培訓資源,進一步推動個人的發展。

不過,如果組織內的職涯軌跡沒有那麼明確,員工可以怎麼做?如果你在工作上表現不錯、公司有意拔擢你到管理職位,《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建議,你可以提前與上司協議,爭取對你有利的條件。

釐清組織對你的期待,盤點資源、及早做出成績

通常這樣的討論可以分成 5 種,依序是先了解組織目前的營運狀況及挑戰、組織期望自己達成的目標,以及和主管互動的作風、調度資源,最後是關於個人發展的討論。這些對話不一定要一次完成、可以分次提出,而且每個主題也都可以再重複討論。

延伸閱讀:組織無法單獨生存, 你的資源也是建立關係的籌碼

一開始和上司對話的核心,應該會放在現況討論、期望目標和互動作風;在一切未明朗以前,先與對方取得共識,釐清彼此的需要。

具體來說,要先釐清如果是你承接管理職,可能會面臨哪種情況,例如是接下新的事業群,還是要重組團隊?是要帶領部門加速成長,還是維持現有成功?接著再對焦對未來的期望,包括短、中、長期的目標;找出公司最關心的領域,及早做出成績。

再來,分析你未來直屬上司的做事風格,評估自己可以如何互動,比如上司喜歡用數據說話,你就需要量化任務指標。接著,盤點需要公司提供哪些資源,找到可以同時達到組織的目標,又能符合預期的執行方式,讓你當主管不辛酸。

1374步驟制定計畫,朝理想主管職邁進!
經理人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2

管理職跟基層,有何不同?GU 台中大遠百店店長:跨過這關,使我從員工蛻變成主管

採訪・撰文 吳美欣
2024-04-16

「剛成為正職員工時,我就立下目標,要在最短時間內成為店長,」 GU(台灣極優服飾)台中大遠百店店長徐伊旻說,年僅 27 歲的她,入社 3 年,經歷 5 次升格考試,從基層員工當到副店長、新人店長,每一次都是用最短時間通過。

「從小我就有 2 個夢想,一個是當導演,一個是開自己的店。」在正式加入 GU 前,徐伊旻曾在劇場擔任導演,因為需要穩定收入,加入 GU 當兼職,發現公司的教育訓練、升遷體制都十分完善,讓她興起當正職的念頭,「這份工作中,我找到很多成就感與自我價值,在升遷過程中,也發現自己的說話分量變得更重。」 2 個看似截然不同的職位,她卻認為,不論是主管或導演,核心都是發揮影響力,帶領團隊完成任務。

在她還是基層員工的時候,店長曾讓她調整模特兒身上穿搭,她判斷該商品的主力客群是學生,除了用低單價商品做搭配,也讓模特兒穿上最熱門的顏色,該產品銷售業績一天內暴增 3 倍,「原來賣場一個小決策,會大大影響業績。」

延伸閱讀:空降主管如何落地贏得人心?資深 HR:3 個雷點千萬別踩

從員工蛻變成主管的瞬間:為他人的進步感到欣慰

從那次之後,她就對商場陳列,十分感興趣。剛開始,她覺得自己只是對流行感興趣,但是店長告訴她,其實她的搭配很符合顧客需求,讓她主導模特兒的衣服穿搭,「原本只是做我平常的工作,但店長看到我從沒注意的優點,給我很大的啟發。」她也體會到,讓員工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並且反映到工作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讓她立定志向,要成為像那位主管一樣的領導者。

在成為主管後,她相當重視與員工的溝通,挖掘部屬的潛能。現任 GU 台中大遠百副店長鄭義融形容,徐伊旻非常重視每一位員工的想法,很願意讓部屬嘗試。像是讓員工提議衣服陳列的方法,「她也會告訴我,要更勇敢去發揮影響力,讓整間店的人都知道,我很想帶大家一起完成。」

徐伊旻坦承,剛成為管理職時,自己會計算付出的努力是否跟獲得的稱讚成正比,但是當她看見帶領的同仁飛快成長、超越預期時,心裡那一關突然「跨過去了」,真心為同仁感到欣慰。成為主管後,「你也會更謙卑的向別人學習。」

主管不需要學會每件事,而是設法讓自己與團隊成長

她發現,許多員工不是不願意晉升,而是擔心自己「做不到」,因為他們會預想,主管必須要「十項全能」、做事果決、永遠不能犯錯。但是主管也會有迷惘的時刻,偶爾她也會懷疑是否能達成店舖的績效目標,但這時她會誠實告訴大家,自己是基於什麼判斷,下了這個決策,希望大家能一起挑戰看看,「很多時候,你覺得主管很厲害,但其實你已經夠資格了,只是沒有察覺到。」

她認為,主管不需要會每件事情,但是要願意去找方法、工具,讓自己與團隊成長,「當上主管之後,會覺得這群人厲害的地方是,就算可能失敗,他們還是樂於挑戰、勇敢面對挫折。」從基層員工當主管,有如她預期的美好?「我打 80 分,我確實很滿意這份工作,」至於剩下的 20 分她認為還不夠,還沒做到最完美,「但可能永遠不夠,因為永遠會有更好的時候。」

延伸閱讀:團隊規模愈大,管理者的能力愈強?經歷十幾場面試後,我有了新的看法

Profile 徐伊旻

GU 台中大遠百店店長,1996 年生,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2018 年於 GU 兼職、2020 年轉正職、 2023 年 2 月晉升為店長,曾帶領樹林店在全球 400 多間店評鑑中,獲得第五名的佳績,現為 GU 台中大遠百店店長。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3

空降主管如何不被團隊當「外人」?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總座當初從這件事著手

採訪・撰文 莊彙翌
2024-04-19

「我沒想過要『適應』這個環境,我想更多的是怎麼『融入』。」初到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時,胡玲瑄直接空降業務暨行銷部總監。一開始,大家對這位外人有許多疑惑,公司有許多產品品項,又有量販、餐飲等不同業態,她會懂嗎?

胡玲瑄決定「落地」,從建立信任感開始。身為業務主管,理應站在業務的角度,發展更多產品規格和品類,這樣銷售機會點愈多,但如此一來,就可能造成供應鏈困擾,因為品項一多,產線就需要頻繁地停機更換產品,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她在和供應鏈溝通時,會先解釋公司為什麼需要這個品項,同時也會設一個時間點,如果這段時間內,多元品項的成效沒有符合供應鏈效率目標,就會放棄業務利益。

她也會固定把一周的某個時段空下來,和外縣市的一線同仁見面,問問題、了解需求,思考溝通過程是否有資訊落差。了解團隊遇到的困難,同時知道合作部門的難處,透過溝通磨合,胡玲瑄逐漸融入這個公司。

延伸閱讀:「大領導者時代」來臨!面對快速變化的未來,CEO 必備 5 項特質

每件小事「多做一點」,你就有機會脫穎而出

「比起想要某個位置,我更希望我可以在這個位置上,表現得比別人更好,或者比自己期待的樣子更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到最好,也許就是胡玲瑄在職場脫穎而出的原因。她在進入太古可口可樂以前,就有公司提拔她當主管的經驗;回顧過去職涯,她認為自己能獲得拔擢,應該是因為肯主動做事。

比如說,公司的公檔曾因儲存空間有限,需要淨空,工程師某次公告要在期限前完成作業,否則就會刪掉。當時胡玲瑄想,「大家每天這麼忙,一定會不管它,刪掉之後就會說為什麼東西都沒有留下,」所以主動跳出來分配工作,協助同事整理資料、協調部門或團隊的空間分配,再存到外接硬碟。這些事雖然很小,「在多數人眼裡的『雜事』,如果你願意多做一步,無意之中就會被主管看見。」

回憶過往,還是新手主管的胡玲瑄,也曾遭遇挫折。當時團隊成員有出缺勤問題,造成跨部門聯繫上的困難,「我開始跟他聊,但因為溝通經驗不多,場面很僵,最後是我強硬的要求他,一定要幾點前就來公司。」

事情雖然解決了,但難免有遺憾,「和部屬談之前,也許我可以找人資討論,或者改變用字遣詞也好,」這也導致她往後更看重和團隊對話。

沒有人是 100% 準備好的,但你可以展現最好的自己

她表示,自己過去對管理職的印象停留在 2006 年上映的經典電影《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個性嚴厲強勢,穿著光鮮亮麗的時尚雜誌主編米蘭達。但後來覺得,主管需要具備各種不同的面向,電影裡的角色只是根據不同情境而有的呈現,自己可以選擇如何展現自己。

接下總經理職位,胡玲瑄相信自己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精進,「我覺得沒有人到任何一個位置是 100% ready(準備好)的。」對她而言,重要的不是拿到某個主管職位,而是在每一個位置上全力以赴。

延伸閱讀:傑出的領導者,不會讓員工困在單調的工作中!3 金句看黃仁勳的管理哲學

胡玲瑄 Profile

成功大學國際企業所碩士。曾任聯合利華(中國)全國客戶副總監、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業務暨行銷部總監,現任台灣太古可口可樂董事暨總經理。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