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識局:日本福島第六批核汙染水排放!東電被曝多次違規操作 - 新浪香港

國際識局:日本福島第六批核汙染水排放!東電被曝多次違規操作

國際識局:日本福島第六批核汙染水排放!東電被曝多次違規操作

中新網5月17日電 5月17日,日本正式開始排放第六批福島核汙染水,將持續至6月4日,排放量與前五次大致相同,仍為7800噸左右。

自第一批核汙染水開始排放以來,福島核電站就事故不斷,最近一次排放還因停電一度中斷6個半小時,引發多方質疑。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卻無視民眾怒火,仍執意開啟了第六次排汙。

近4萬噸核汙染水入海

「廢爐」計劃遙遙無期

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正式啟動福島核汙染水排海,並已完成五批次排放。短短半年時間,已有近4萬噸核汙染水流入太平洋。

而這隻是個開始。

東電在2024年度擬分7次排出5.46萬噸核汙染水,是2023年度的約1.7倍。

有數據顯示,在正式排汙開始前,福島核汙染水已存到了130萬噸,要把這些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目前,福島核汙染水仍在以每天約90噸的速度激增。

要想解決核汙染水增加的問題,完成「廢爐」(福島核電站的報廢工作)是關鍵一步。根據日本政府此前設定的目標,計劃在核事故發生40年後的2051年前,徹底完成報廢工作。

但報廢工作中的「最大難關」——核殘渣取出工作,進展情況卻非常不理想。據推算,福島核電站1號機到3號機內熔化掉的核殘渣多達880噸,原本計劃在2021年就要開始的核殘渣取出工作已經3次推遲。

日本廣播協會(NHK)在報導中指出,鑒於目前的情況,要想在40年內完成報廢計劃,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福島核汙染水將持續增加。

突發停電排放中斷

東電被迫「全面檢查」

當地時間4月24日上午10時43分許,福島核電站突發停電,正在進行中的核汙染水排放隨即停止。

據《福島民報》報導稱,停電系東電外包企業員工在核電站內挖掘作業時,把埋在地下的電纜損傷導致,該名員工的臉部等多處也被燒傷,送醫治療後被判定為輕傷。

東電表示,因電纜損傷,核汙染水的輸送水泵以及用於監視核電站報廢工作的「免震重要棟」的電力供給中斷,這也直接導致正在進行的核汙染水排放作業中斷6個半小時。

事後,日本原子能規製委員會表示,出現這樣的問題「實在是非常愚蠢!」。

除此次停電外,開始排汙以來,福島核電站還發生了工作人員忘關閥門導致核汙染水泄漏、工作人員遭核汙染水濺射等多起事故,外界高度關注東電在處理核汙染水問題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質疑聲此起彼伏。

此前一直聲稱排海系統「很安全」的東電,臉上也掛不住了,從5月7日開始一反常態地對福島核電站進行「全面檢查」,約700件相關作業被臨時叫停。

《福島民報》指出,如果時間被拖長,如此大規模的檢查,很可能會對核電站報廢工作造成更多影響。

日本原子能規製廳確認東電存在違規操作。圖片來源:日本福島電視台網站報導截圖日本原子能規製廳確認東電存在違規操作。圖片來源:日本福島電視台網站報導截圖

原子能規製廳介入調查

確認存在違規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2月發生的福島核汙染水泄漏事故,日本原子能規製廳在東電公佈第六批排汙計劃當日,發佈了調查結果,判定東電的工作人員在清洗核汙染水淨化裝置的過程中,因人為失誤,忽視了本應關閉的閥門,違反了操作流程。

原子能規製廳稱,發生在2月7日的這起事故,共導致約1.5噸核汙染水泄漏,泄漏的核汙染水含有高達約66億比基利爾的放射性物質。

原子能規製廳還指出,「如果發現更晚,漏水持續的話,很有可能造成重大違反流程的情況。」

福島核電站事故不斷,引發各界擔憂。日本原子能規製委員會日前表示:「對東電的安全意識存有很大疑問」。

太田諒是日本福島縣磐城櫻丘高中的一名高二學生,他此前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斯到訪福島時向其發問:「東電事故不斷,(日本)政府應對拙劣,我感覺他們沒有獲得民眾的理解,請問有沒有思考問題的原因和改善方法?」

日本北海學園大學教授濱田武士此前也表示,「排放時間至少30年,東電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令人擔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