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出現首2例本土日本腦炎確診病例 1死1治療中

防疫人員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水稻田進行病媒調查,查獲三斑家蚊。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防疫人員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水稻田進行病媒調查,查獲三斑家蚊。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高雄市出現首2例本土日本腦炎確診病例,個案為居住於左營區70多歲女性及岡山區60多歲男性;女病例目前仍住院治療中,而男病例已於12日因急性腦膜炎死亡。衛生局呼籲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期,應避免於黃昏與黎明水稻田、池塘、舍等地活動。

70多歲女性病例6日開始出現發燒、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7日至診所看診因意識不清、全身發抖無力,至醫院就醫並住院,目前仍住院治療中。經查個案發病前15日曾到旗山、美濃、橋頭等地旅遊,不排除於住家或其他活動場域感染。

60多歲男性病例有酒精性胰臟炎病史,4日因嘔吐、腹瀉、咳嗽、畏冷至醫院急診,住院後開始發燒,6日意識開始不清,9日出現聽覺障礙、說話不清、嚥下困難、臉部神經麻痺、頸部僵硬等症狀,12日因急性腦膜炎死亡。

該男主要活動地點在住家周邊,居住地周圍2公里範圍共有7處豬舍及大量水稻田,防疫人員於其居住地周邊進行水稻田病媒調查並於豬舍懸掛捕蚊燈防治及社區環境大掃蕩,同時加強附近民眾教育宣導,及適齡兒童疫苗催種工作。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期,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叮咬人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

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有少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頭痛、發燒、無菌性腦膜炎或腦炎等症狀,嚴重可能出現意識改變、不能辨別人時地、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昏迷或死亡。日本腦炎致死率約20%至30%,近10年國內平均致死率4.8%;存活病例中,約30%至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衛生局提醒,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期於豬舍、水稻田、其他動物畜舍等高風險環境活動,外出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

目前最有效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家中若有尚未完成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的適齡兒童,應盡速完成接種;住家或活動地鄰近上述高風險環境,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市立聯合醫院或小港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預防日本腦炎要從防蚊做起。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預防日本腦炎要從防蚊做起。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防疫人員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豬舍設置捕蚊燈防治。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防疫人員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豬舍設置捕蚊燈防治。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防疫人員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水稻田進行病媒調查,查獲三斑家蚊。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防疫人員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水稻田進行病媒調查,查獲三斑家蚊。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預防日本腦炎要接種疫苗。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預防日本腦炎要接種疫苗。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日本腦炎 衛生局

延伸閱讀

今年首現日本腦炎 高雄60多歲男臉麻痺發病9天後死亡

警界勾結詐團又擴大 高雄警捲入賭博網代理商抽「水錢」

高雄惡狼冒名騙女拍片手指性侵 橋院「這理由」5萬交保

溫流暴瘦後宣布回歸!7月13日初登高雄辦見面會

相關新聞

再生醫療 北榮:不能讓病人白花錢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醫界及民團看法不一,六大醫事團體齊聲讚揚,肯定政府的努力,但台大、北榮卻持觀望態度,認為...

衛福部否認關床 挨批粉飾太平

新冠肺炎疫情後,民眾就醫暴增,但護理人員流失,各層級醫院為符合護病比,紛紛關床,本報昨天獨家披露醫界狀況後,衛福部照護司...

桃機噪音防制費提升6成 最高可領3萬6千元

桃園市環保局6月1日開始受理第8梯次(2024-2025年)桃園國際機場航空噪音防制費補助作業,桃園市與新北市6個行政區...

護理師荒 醫院掀關病床潮

因劇烈腹痛,阿漢(化名)被送至台北某家大型醫院,急診醫師檢查後確診為盲腸炎,因情況危急,緊急安排開刀,但術後卻因健保床滿...

上午8時32分宜蘭外海規模4.9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411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今天上午8時32分,在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47.2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

老人健保擴大免費? 衛福部不建議

多名在野立委提案,綜合所得稅百分之廿以下的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得免繳健保費,以一一二年綜合所得淨額為例,只要低於一二六萬元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