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錄取沒去報到!事後詢問「能回去任職」嗎?網見1關鍵全支持

曾競選台中市長…「素人媽媽」陳美妃爆襲警!母子遭逮

狄鶯指孫安佐失控「被下蠱」求助西嫂 烏來龍太宮:有做消災解厄儀式

好讀周報/與諸葛亮相敬又如親人 歷朝少見的君臣情感…一探你不知道的劉禪2

王洛勇在《虎嘯龍吟》中出演諸葛亮一角,靠演技圈粉。(圖/豆瓣電影)
王洛勇在《虎嘯龍吟》中出演諸葛亮一角,靠演技圈粉。(圖/豆瓣電影)

文/羊咩老師

諸葛亮的〈出師表〉是高中國文必讀課文,在進入〈出師表〉前,羊咩老師從這封「情書」的收信者──後主劉禪的角度琢磨君臣關係。

●〈出師表〉的眼淚 對少主的擔心失望

第二段演出,是北伐屢次失敗之後,《虎嘯龍吟》第17集。

在第五次出師失敗後,戲劇中有一段孔明獨自祭奠先主的獨白:

主公,亮錯了嗎?

十年了,我五次興兵,耗盡益州財力,

隴上多戰死之骨,田間皆思親之婦

亮輔佐主公起兵之時,為的是太平、是一統啊!

誰又能料到,竟然事與願違至此!

然而大漢偏安,若不收復長安,遲早為魏所併吞,

亮日日夜夜,未敢一日鬆懈。

主公啊,您告訴亮,何為對?何為錯?

諸葛亮滿面是淚,對著先主靈位深深下拜。

這邊鏡頭一個切換,再次抬頭的孔明已是三年後,白髮蒼蒼,老態垂矣。

他向先主靈位深深一拜,這次第六次出師。

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出師,而他的步伐已略顯蹣跚了。劇裡給他一個長鏡頭,垂垂老矣的孔明走在一條漫長小徑上,一步一步,銀鬚冉冉,長袍隨風飄揚,孤獨而堅定走在荒山野嶺中。

千山我獨行,路迢迢兮而修遠。他在堅持些什麼?接連五次的出兵失敗,難道孔明真的不曾疑惑過?

緊接著,戲劇拍的是第六次出師。年老的孔明出師前望著風中飄盪的大旗,「克復中原」四字,那是他對先主一生的承諾。

這次,能完成這項承諾嗎?

這一次的出師,後主哭了,相較於上一次的作態,明顯可看出後主這次有更多的不捨──看著眼前這位老人又要出征,後主突然上前抱住了相父。

這一段演員的經營十分精采,老相父的眼神中帶著慈愛,猶豫了會,終於伸手回抱住眼前這個長不大的孩子。但眼角餘光飄見空中克復中原的大旗,畢生謹慎的老人意識到自己失態,堅定的推開君王,再次執臣禮深深下拜。

從戲劇演出回到本文,也許我們更能品味出孔明委婉的父親關懷。沒錯,他是個謹慎再謹慎的人,整篇〈出師表〉,我們看到一位老人不斷的嘮叨,一如我們的家人。但即使他對這位少主有很多的擔心和失望,即使孩子好像總達不到他的期許,但他依舊願意為孩子擋下風風雨雨。

每天奔波,只為你。

千千萬萬遍,只為你。

但他是那麼不擅長表現他的情感,二十年前的知遇之恩,如今人生過半,過去一起打拚的戰友多已凋零。他一人苦苦支撐,只為了當年那群人的共同夢想。他常常提起當年,因為那是他準備一展鴻圖、意氣昂揚的時光。他看著你彷彿看到當年那個懂他的人,那個猥自枉屈三顧茅廬的人。

遂許先帝以驅馳,

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父母那輩的故事我們不見得懂,但他們開始講古時有時總讓人不耐。

但我們也許可以換個角度想,上一代人心心念念想著的「當年」,也許是他人生最好的時光。備課用書在第四段的段落大意只寫了「自敘生平」,但我們仔細深思,孔明敘述的,恐怕是他記憶最珍貴的回憶。

那一年,南陽躬耕,與那位明主的相遇,他們看到了相同的夢想。

整篇〈出師表〉的眼淚,哭的是老人對曾經輝煌年歲的回憶,是僅存下來的人必須完成的信念,是對故人之子的勸勉提攜與期許,更是對那個人──當年那個對不到三十、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全然信任,在茅廬中邀他共執天下的誠懇,最忠誠的感念與回報。這樣的情感,劉禪懂得嗎?

●舊人後人 以禮厚待 君臣情感 歷朝少見

人與人的情感是如此複雜,以致諸葛亮死後,劉禪的反應與作為也成了後世學者爭論之處。諸葛亮死後,劉禪二次拒絕民眾為其立廟祭祀的要求。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後主對相父獨掌大權的不滿。

但相較於歷史各朝親政後少年天子,劉禪對諸葛亮的尊敬顯然依舊:他沿用丞相舊人,諸葛亮遺命推薦的臣子,劉禪並未視作黨羽加以剪除,反而繼續遵從丞相遺命。

其次,將軍李邈在諸葛亮死後上疏,指稱諸葛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被劉禪誅殺。對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後主也禮遇厚待。諸葛瞻17歲成為駙馬,往後一路升遷,直到最後諸葛瞻殉國而死,後主始終厚待諸葛家後人。

相較於其他親政後就對顧命大臣大加清算的皇帝,劉禪對諸葛亮的感念之情,可能是中國歷朝間少見的君臣情感──他們彼此間也許有著失望、也有敬畏,有意見不合,但更多的是相互尊重、關懷,如親人般不可抹滅的情感。

回歸真實史事,也許我們才能在平凡中見其不平凡的偉大。

成就孔明的,不是他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而是他不輕易承諾的謹慎,一但承諾便鞠躬盡瘁的忠貞,是他的賢,更是他的「忠」──為了那句承諾,千千萬萬遍,終不後悔。

而當我們將英雄剝去光環,回歸到一般人的身分,我們才能從較公正的角度思考,當下如果是「我」,「我」該如何抉擇?「我」是否會做得更好?太多歷史人物被民間傳說扭曲面目,只有將外在濃妝卸去後,孔明不再神機妙算、劉禪不完全愚昧無知……我們才能盡量體會他們在每一個人生抉擇上的不易,為此抉擇而勢必承擔的風險和犧牲,以及他們對自我的價值信念的堅持。

理解了這些,這些被傳唱千古的歷史人物才不再只是一個文化代號,他們不完美、他們會犯錯,他們的人生坑坑洞洞可能比我們還要坎坷難行──但正因為他們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生命歷程之於我們,才更有借鑑的珍貴價值。(本文收錄於羊咩老師《上一堂人生國文課》,遠流出版)

●即日起至9月1日,好讀與聯合學苑推出「玩轉經典 跨領域三國」系列活動,從三國出發,結合閱讀、徵件、直播、有獎問答等活動,帶領讀者來一場「跨領域三國課」,翻轉你對三國的理解與想像!活動詳情請見聯合學苑,網址:https://udncollege.udn.com/25053/

三國 國文 好讀周報

延伸閱讀

好讀周報/「樂不思蜀」的阿斗是真扶不起還是裝傻? 一探你不知道的劉禪1

寫作教室/113會考作文命題趨勢解析 1形式呈現機率高「恐愈趨困難」

高中畢旅堅持遊日!孩討6萬旅費住迪士尼 母拒絕被冷戰心軟:怎麼辦?

台大畢業卻成一級貧戶?傳產男擁百萬年薪懊悔「選錯了」:沒進科技業

相關新聞

生活處處是科學》物理博士媽媽徐麗婷:沒有什麼是笨問題 孩子的好奇心最珍貴

很多爸媽苦惱自己並非理工背景,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理腦?「野人窩科普閱讀」徐麗婷老師強調,重點並非教孩子很多的科學知識,而是好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養成思考的能力。

高職學什麼》動力機械群-汽車科:台灣黑手已變身為「黑金鐵飯碗」

讓天賦自由,行行出狀元。本刊2024年推出全新系列《高職學什麼》,介紹技職體系15群科,每月第二週與第四週上線。本期主題為「動力機械群」,訪談台中高工汽車科。

閱讀數學/破解金融市場的數學家(下)

前兩週,我們介紹了西蒙斯的生平,與他開始投入金融市場。他發現數學與電腦計算,是能夠讓純粹的理性運作...

閱讀數學/破解金融市場的數學家(中)

身價超過1兆的數學家吉姆·西蒙斯(J. Simons)於5/10過世,上週我們介紹了他的前半生取得學術成就後...

閱讀數學/破解金融市場的數學家(上)

身價超過1兆的數學家吉姆·西蒙斯(J. Simons)於5月10日過世,他在數學研究上有卓越貢獻,曾任教於MIT、哈佛...

科學人/科學人才應具3特質 技嘉董座葉培城談未來變革

技嘉科技(GIGABYTE)董事長葉培城不藏私地與我們分享他對科學、科技的獨特見解:科學密切影響了他的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而「觀察力」是洞悉過程中變化的重要能力。技嘉科技由過去廣為人知的主機板、顯示卡公司,轉變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