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賺最多的一年!2024兩千大金融業:熱錢湧入ETF,但一個產業脫隊|天下雜誌

點這邊,看更多2024兩千大調查相關內容

2024兩千大調查

銀行賺最多的一年!2024兩千大金融業:熱錢湧入ETF,但一個產業脫隊

一掃前年股債雙殺和防疫險慘賠陰霾,台股AI浪潮加上ETF大爆發,資金湧入下,金融三業獲利谷底反彈。唯有壽險被避險成本拖累,挑戰仍大。

高利率-ETF-債券-銀行-股市-金融業-兩千大調查-2000大 去年股債雙多,造就台灣資本市場榮景,台股、債券帶動ETF總規模大增6成,其中又以高股息ETF最受歡迎。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2023年整體金融市場高歌主旋律:高利差、股債雙多。前一年的蕭條,彷彿先蹲後跳,金融三業獲利谷底反彈,來到僅次2021年的高峰。

美國聯準會上半年升息4次,台灣央行只升息1次,造成台美利差拉開超過3個百分點,銀行大發套利交易財;股債市場熱,也帶動財富管理獲益佳。

AI行情帶動台股全年上漲26%,亞洲主要市場中僅次日股,加上高股息及債券ETF需求大增,證券、投信雨露均霑。唯一落隊的是壽險業,避險成本高漲,在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以前,前途未卜。

銀行業:大發機會財,財管成長強勁

銀行業是去年最大贏家,整體國銀稅前盈餘4716.79億台幣,達歷史新高,包括中信、兆豐、第一、華南、玉山、永豐,6家銀行為主的金控也創獲利新猷。

金管會統計,銀行三大獲利中,投資收益年增114%,原因在於換匯交易(SWAP)大行其道,銀行透過操作外匯,賺得大筆機會財。擁有大量外幣的兆豐金,去年獲利成長81%居全體金控之冠,總獲利由第7躍升至第4,是高利差的最大贏家之一。

廣告

第二大進帳是手續費收益破2000億、年增11.7%,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是主要動能來源。綜觀前三大財管行,中信銀債券手收成長1倍、以分紅保單搶市的北富銀保險手收成長5成、國泰世華銀股債商品也成長8成,反映市場對配息型商品的需求提高。

然而,基金平台去年底正式進入零手續費時代,未來銀行財管將失去一大財源。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秘書長吳當傑認為,銀行如何提高理財服務品質,將是挑戰與機會。

終端需求疲軟,企業借貸誘因弱,銀行老本業存放款微幅衰退。利息淨收益6519.6億元、年減1.2%,整體國銀放款年增率僅4.9%、落至4年低點。

不過,在預期聯準會下半年降息,景氣回升,包括中信、兆豐、第一等金控,都預估放款可望穩定成長,整體而言是審慎樂觀。

廣告

金控-銀行-天下兩千大調查-2000大點圖放大

證券、投信業:AI火熱,ETF雙火車頭當紅

去年資本市場一掃前一年股債雙殺陰霾。一是生成式AI題材火熱,二是美國升息邁入尾聲,投資人預期高息收集資本利得,買債風氣盛。台股交易量僅次於2021年的歷史新高。

股債雙多,讓投信業迎來史上最好一年。高股息ETF、債券ETF兩大火車頭,帶領總資產管理規模大增25%,攀上13.6兆新高。增幅最大的是ETF,規模成長達64%。新增191萬受益人中,9成買的是高股息。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分析,ETF受歡迎,除了恰逢台股AI浪潮之外,也因為高利率環境及保單新規等,導致資金湧入高股息及債券ETF,讓前者規模增加近5000億,後者逾8000億。「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他笑著說。

廣告

股市活絡,證券商也大賺,經紀、自營均隨之成長,稅後純益創歷史次高。國人瘋美股、美債,委託本土券商購買美國股債的複委託交易金額達4.48兆元,更寫下新高紀錄。

三大業務中,以規模最小的承銷成長最顯著。去年因邊境解封,多達42間企業送件掛牌,其中28家成功上市,籌資337億創歷史紀錄,承銷獲利成長則較前年翻了一番,達62.1億。

保險業:產險走出防疫險陰霾,壽險掉隊

產險擺脫2022年防疫險慘賠陰霾,賺進156億,史上次高。但壽險業保費被股債市吸走,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跌破7000億,是16年來新低,其中投資型保單受害最深,保費年減25%。

且因台美利差拉大,壽險更被史上最高的3600億避險成本拖累,獲利年減4成以上,跌破千億。避險成本高的困境,用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的話形容,就是「我們需要愛因斯坦來解決。」

廣告

吳當傑認為,業界期待聯準會降息、利差縮小,緩解避險壓力,但若美元隨降息貶值,壽險業者持有海外資產高達7成,包括大量美債等美元計價資產,降息又可能影響業者收益,後續發展仍待觀察。

世界銀行預估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2.4%,行政院主計總處則預估國內將有3.4%成長。

安侯建業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李逢暉在報告中指出,若總體經濟維持溫和成長趨勢,對金融業營運前景依然有利。

「今年金融業仍是豐收的一年,」吳當傑說,2024年能否延續動能,利率、地緣政治是最大變數、挑戰。

廣告

(責任編輯:黃韵庭)

相關熱門主題
AI五十強點亮台灣
《天下雜誌》798期:AI五十強點亮台灣
黃仁勳曾說「台灣救了輝達,」其實輝達也救了台灣。 去年科技業不景氣,生成式AI卻帶給台廠一段奇幻之旅, 《 天下》獨家盤點AI營運績效50強,這群贏家的致勝關鍵是什麼?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