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殊人群的“需求清單”看濟南暖意-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15 10:33:50
來源:濟南日報

從特殊人群的“需求清單”看濟南暖意

字體:

  5月19日,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今年的主題是“科技助殘,共用美好生活”。全國15個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支援引導新技術在資訊無障礙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特殊人群都有哪些“需求清單”,過著怎樣的生活,有何期待?連日來,記者展開走訪。

  社區共用資源,助力殘疾人群體的“微心願”夢想成真。

  技術傍身 抓到了“救命稻草”

  5月12日,記者在一場公益性活動中,見到了殘疾人張凱頡,當天,他帶著“奮進組”13名組員,為殘疾人媽媽們制作麥草畫作為禮物。

  今年是張凱頡學習麥草畫工藝的第六年,從他手裏賣出去的作品有上萬幅。“小麥秸稈是很常見的東西,但就是這麼普通的物件,到了我們手裏卻可以變成漂亮的工藝品。現在通過制作麥草畫,每月能有穩定、不錯的收入,還教出了不少徒弟,這讓我很自豪。”張凱頡講起了自己學習麥草畫的經歷。

  由于自幼殘疾且很早輟學,他和同樣身有殘疾的母親生活拮據。當年,在相關部門免費培訓的工藝品制作活動中,他開始接觸麥草畫。現在,他已經能夠獨立繪制花鳥蟲魚、詩詞書法等多種圖案。

  “現代社會給了殘疾人更多學習技術的機會,一門過硬的技術,對殘疾人來説就是‘救命稻草’。”張凱頡説。

  加強康復指導和心理疏導,讓特殊人群融入大眾生活。

  創業幫扶 “創業夢”讓他“站起來了”

  精美的麥草畫除了能陳列線上下商店,還進入了肢體殘疾人王明輝的直播間。12日中午12點,王明輝利用午間休息時間,上線助殘直播間專賣場,一一介紹著産品性能和工藝工法。

  這是一場公益性直播,並非王明輝的主業。他拿出企業宣傳手冊遞給記者,“我們主打‘地頭上’的産品,就拿這款蘑菇醬來説,是我們村村民用自己種的蘑菇制作的,很有性價比。”

  下午3點,王明輝在鏡頭前介紹起各種當地農産品。土雞、甜橙、辣椒醬……雖然曾經身處困境,但在當地殘聯等部門幫助下,他通過學習電商直播帶貨,實現了創業增收。現在的他已在短視頻平臺上積累了幾十萬名粉絲。

  “我希望把家鄉的土特産推廣到全國各地,帶動更多的殘疾人朋友增收致富。”王明輝説,自己在輪椅上生活了35年,創業的這幾年,他覺得自己“站起來了”。

  康復訓練和心理疏導 有了走出家門的勇氣

  5月13日,記者走進“仁德至護”解放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郝向柱告訴記者:“針對殘疾人群體、老年人的康復推拿理療,價位優惠至一次三四十元。如果這部分特殊人群需要入住服務中心展開常態化治療,價位5000元/月左右。”

  康復是生命的重建,是殘疾人最迫切的需求。

  “康復訓練讓我看到了希望。”想起自己參加康復推拿理療的這一年,殘疾人臧圓圓很感慨。25歲的她是一名先天性腦癱患者,由于雙下肢功能重度障礙,生活不能自理。

  在康復醫生的康復指導和心理疏導下,臧圓圓的平衡能力明顯提升,功能障礙程度有效緩解,生活自理能力增強。現在,她已經能走出家門在附近的輔助性就業點工作,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康復訓練和心理疏導對患有腦癱、孤獨症、唐氏綜合徵、言語障礙的殘疾人來説,就像是重生。”臧圓圓説,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她這樣的殘疾人,“希望濟南能不斷完善殘疾人的‘醫療幫扶’,讓更多人走出家門。”

  無障礙設施改造

  為他們的生活加上“扶手”

  13日早上7點多,在槐蔭區香榭麗公館東區,一位腿部有殘疾的年輕人從“無障礙通道”扶著扶手,緩緩下坡。記者試圖與其“溝通”,才得知,他是一名重度聽障者。

  他拿出手機,通過實時語音轉文字的工具,和記者“説了幾句”,“我要去參加一場面試。以前出門需要帶上紙和筆,把訴求寫下來,才能與人溝通,現在只需一部手機。”記者了解到,有了聽寫軟件等各種科技渠道和電子工具,聽力障礙並不影響正常溝通,甚至通過“無障礙AI通話服務”,重度聽障者還可以打電話。

  離開時,他特意添加了記者的微信,網名為“漂泊者不再孤單”的他,個性簽名這樣寫著:“我們正在努力,也期待更多社會暖意。”

  馬路上,無障礙坡道、盲道隨處可見;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衛生間日漸增多;公共交通無障礙服務愈發貼心;老舊小區無障礙環境持續建設……隨著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老年人、兒童以及其他行動不便者感受到了出行和社交的便利。

  全市各部門積極關愛特殊群體,釋放更多社會暖意。

  視界觀

  “一生安穩”,完善的服務體係少不了

  採訪當日與“漂泊者不再孤單”的相遇,是在他參加本月的第九次面試前。除了技術、創業、康復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期待,特殊人群和其家屬的呼聲多集中在“就業”領域。

  13日下午6點多,記者走進市中區英雄山社區殘疾人張灤平(化名)和其女兒的家。英雄山社區居委會主任戚曼了解張灤平的困難後,主動幫助其申請了社區公益崗的工作,讓她在享受各項福利基礎上再添一份穩定收入。

  然而,很多人並不像張灤平這般順利。殘疾人趙一鳴是記者走訪過程中印象較為深刻的一名年輕人,他説,相較于肢體殘疾,還有很多其他類型殘疾人在不斷吃著就業的“閉門羹”。

  “我努力考上了大學,還考取了各種語言證書,對我個人來説,我更希望去做一些我專業領域的工作。但因為雙相情感障礙,有些企業會認為我們溝通效率低、可能有心理問題、需要特殊照顧。”趙一鳴説,在歷經幾十次面試以後,自己終于“上岸”,“雖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特殊人群找到了合適崗位,但需要付出更多。”

  有受訪者呼吁,公眾轉變心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特殊人群;提高特殊教育的專業度,更要重視這一領域的師資力量培養,提高師資待遇,從根源上思考殘疾人成年後的就業問題……“在這些孩子的父母眼中,一份千把塊錢的工作就意味著他們一生安穩。”趙一鳴的媽媽説。

  除了就業,還有不少人提到了未來的便利出行、生活安置等問題。

  “90後”輪椅夫婦朱宇傑與樊笑通過媒體呼吁,“我們在外省旅遊時發現,有些留給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停車位時常被佔用,有些城市已就此發布處罰條例,希望全國范圍內無差別推廣。”

  省肢體殘疾人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認為,“一些城市在母嬰室附近,單獨開發一處殘疾人專用的房間或封閉式角落,用于更換輔助器械,這種方式值得全國借鑒。”

  濟南市星星緣心智障礙者關愛中心副理事長宋湘敏表達期待:“父母百年之後,我們的孤獨症孩子能否繼續生活在社區,而不是統一被帶去托養機構度過晚年?

  這需要相關部門給予社區更大的基礎設施投入,從基層入手,完善殘疾人關愛服務體係。”

  作為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溫度的重要體現,濟南也在為殘疾人群體釋放更多社會暖意,讓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融入社會生活,讓城市“有礙”變“有愛”。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