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跟矯正牙齒可以同時進行嗎?

同時有缺牙、齒列不正以及咬合等問題,到底該怎麼治療?兩種治療項目都想做,但擔心會互相干擾治療的效果……

植牙跟矯正牙齒可以同時進行嗎?

林小姐是一位 35 歲的上班族,由於工作忙碌,常忘記好好照顧口腔健康,後方臼齒因為嚴重蛀牙而必須拔牙。除了缺牙,由於本身有暴牙問題,林小姐也一直對自己的笑容不太滿意。最近她決定透過牙齒矯正和植牙來改善自己的笑容和咀嚼功能。
前後諮詢了幾間牙科診所,林小姐發現每位醫生對於「植牙和矯正牙齒哪個先進行」的意見略有不同,這讓她感到非常困惑,不確定該聽從哪一家醫師的建議才好。

一位牙醫建議她先進行牙齒矯正,理由是矯正過程可以為植牙創造更合適的空間,讓植入的牙齒更加穩固。而另一位專家則認為應該先植牙,以便牙齒矯正時可以有個固定點,有助於其它牙齒排列的調整。
到底植牙跟矯正牙齒的順序該怎麼選?

植牙跟矯正牙齒的順序該怎麼選?

一名專業的牙醫或牙醫團隊,在決定植牙和矯正的順序時,可能包括下面幾個考慮的因素:

(1) 牙齒的當前位置與健康狀況:

如果牙齒排列不齊的情況嚴重,並且缺牙周圍的鄰牙已經移位,通常會建議先進行牙齒矯正,之後再植牙。 牙齒矯正除了可以為提前規劃適當的空間、確保植牙的位置;也有助於確保植牙以後,口腔的咬合功能與美觀度都如預期般完整。

(2) 咬合是否健康、牙齒是否能充分發揮功能:

如果患者有比較嚴重的咬合不正等問題,例如開咬、深咬、齒列擁擠或是暴牙、虎牙明顯等牙齒情況,醫生可能會評估是否先進行牙齒矯正、改善整體的咬合關係,等牙齒排列整齊後,再選擇植牙,可以避免因為植牙導致牙齒矯正難度提高等問題。

(3) 患者的年齡和牙齒成長狀況:

如果患者是兒童或青少年,由於顎骨仍在成長,一般會建議可以推延植牙的時間點,等到顎骨都發育成熟再進行植牙;相對地,牙齒矯正在這個時期進行的效果可能會更好成年後更有效率。

為什麼牙醫師通常建議先矯正再植牙?

一般情況下,牙醫師如果建議植牙前先進行牙齒矯正,可能是基於以下幾個理由:

(1) 植牙位置難以更動:

在植牙過程中,人工植體會與周圍的齒槽骨緊密融合,形成一種稱為「骨整合」的狀態。這種融合是為了讓植牙穩固、確保植牙能成功,同時也讓植牙後續的更動變得困難與複雜。

如果先植牙,由於植入的牙齒很難按治療計畫移動,除了會限制牙齒矯正的效果、增加困難度,也可能會導致牙齒矯正的時間變得更長費時。

(2) 考量咬合功能:

正確的咬合可以有效切碎和磨碎食物,幫助進食後消化系統更好地吸收營養,;相對地,咬合不正可能導致牙齒因為過度磨損、造成牙齦萎縮和齒槽骨退化,因此牙齒的咬合問題不但影響美觀度,也與肯槍整體見康有密切關係。

先進行牙齒矯正,除了能改善整體牙齒的咬合功能、預防牙齒的錯位與移位,也能確保進食時牙齒都能均勻受力,避免部分牙齒因磨損變形。

等待牙齒矯正完成,植入的人工牙體可以均勻地和其他牙齒一起運作,承擔進食時的受力,避免因為咬合不正引起的植牙失敗、歪斜等問題,有效提高植牙的成功率。

(3) 美學與視覺效果:

先進行牙齒矯正,能為植牙預留及規劃合理的空間,確保植牙後齒列整齊排列,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哪些情況下,牙醫師可能會建議先植牙再矯正?

在口腔治療中,有幾種情況下牙醫可能建議先進行植牙再進行牙齒矯正。

(1) 缺少重要牙位:

當口腔裡缺少的牙齒位置,位於承受大部分咬合力的關鍵位置(例如:大臼齒),或是門面位置(例如:門牙),可能需要先植牙來恢復牙齒的咬合能力,以及恢復牙齒的門面。
在這類情況下,先進行植牙,再進行牙齒矯正,可以促進咬合功能和正常的飲食習慣,確保能更完整地調整其餘牙齒的位置,也能作為後續牙齒矯正的參考依據。

(2) 植牙的牙齒作為矯正的錨點

如果缺牙位置剛好是矯正治療需要用到的錨點位置,植牙可能需要先進行。這種情況下,植入的牙齦中的鈦金屬柱、牙冠可以為牙齒移動提供必要的結構與穩定性。

牙齒矯正及植牙前,有哪些口腔條件需要先注意?

在進行牙齒矯正及植牙前,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重要的口腔和牙齒條件:

(1) 牙齦及口腔是否健康:

牙齒是否有蛀牙或未治療的牙周病,因為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矯正治療的效果和持久性。

(2) 牙齒咬合是否正常:

由於咬合不正可能需要特別的矯正計劃或治療方法,矯正前需要先與牙醫師充分溝通,讓矯正效果可以最大化。

(3) 齒槽骨的質量與密度是否足夠:

齒槽骨的質量和密度等同於地基,是植牙是否能穩固及長久使用的關鍵,如果齒槽骨流失嚴重,在進行植牙錢可能需要進行補骨手術。
植牙或牙齒矯正都可以顯著改善生活品質,不但能恢復自信與燦爛的微笑,更能讓您重拾咀嚼的功能和享受食物的樂趣。治療的過程需要付出耐心、時間,同時也需要專業的評估與治療手法,只要尋求專業的牙醫師幫助,將是一項值得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