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咖啡之都上海一旁的昆山,成了“国际咖啡产业之都”_腾讯新闻

世界咖啡之都上海一旁的昆山,成了“国际咖啡产业之都”

图片
5月16日,2024“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昆山站)活动启动仪式暨2024昆山国际咖啡产业展览会开幕式举行,全球最权威咖啡品鉴组织之一的国际咖啡品鉴者协会正式授予昆山“国际咖啡产业之都”荣誉称号。
上海,如今拥有超9500家咖啡馆,称得上是一座“世界咖啡之都”。本不具备“咖啡基因”的昆山,不是咖啡豆产地、也并非咖啡主要消费市场,却因紧挨上海,借助上海的港口,瞄准上海巨大的消费市场,凭借自身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相对低廉的仓储成本等优势,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咖啡产业之都”,成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成果。
近年来,昆山精心培育“从一颗咖啡生豆到一杯咖啡”的全产业链,集聚了一大批行业龙头和旗舰项目,持续打响“做咖啡到昆山”城市品牌。昆山利用综保区高质量开放优势,率先建立打造国内最大的咖啡豆烘焙生产基地,并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无中生有”构建集贸易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品牌销售、咖啡设备于一体的千亿级全产业链生态。
一方面,围绕“全产业链”,昆山聚“豆”成“链”,星巴克、瑞幸、越南中原咖啡、日本三井物产、瑞士苏可菲纳等30余家咖啡头部企业正“包围”昆山:其中,2023年9月,总投资额达15亿元的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在昆山落成投产,这里是星巴克在中国最大的智能化咖啡生产和物流基地;上个月,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正式投产,成为目前国内已投产产能最大单体咖啡烘焙基地。另一方面,昆山目前咖啡年烘焙能力达6.3万吨,囊括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全国60%以上的生豆进口量。
据昆山海关发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昆山进口咖啡生豆总货值9.3亿元,同比增长947.6%,来自世界多个优质产区的咖啡生豆,正抢“鲜”运抵昆山。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早在2014年,商务部和埃塞俄比亚财经发展部,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经济贸易合作协定。此次展会,埃塞俄比亚派出由59个咖啡企业组成的庞大展团,向中国消费者展示埃塞咖啡的独特魅力。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全权公使蒙泰哈说:“中国是埃塞俄比亚咖啡最大进口国,希望有更多的消费者可以喝到醇香的埃塞俄比亚咖啡。我们也愿意和各方努力,积极融入日益增长的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共享机遇。”
近年来,面对咖啡这一全新品类,昆山海关不断优化监管模式、创新服务举措,比如,其为进口咖啡量身定制即检即放、一检分放、抽检立放的“三检三放”监管模式,目前已惠及昆山综保区所有咖啡进出口企业,90%的进口生豆可实现“随报随检”,出证时间压缩在1天以内。
今天的启动仪式上,昆山海关发布全国第一个“服务贸易账册”监管模式。此前,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昆山海关全面梳理咖啡豆进出区13种流程脉络,思考优化完善海关账册监管模式。随后,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已通过“支持昆山综保区建设咖啡产业集群,在溯源清晰、风险可控、确保税收安全的情况下,优化完善海关账册监管模式”议题。昆山海关保税监管二科科长刘茂竹介绍,该政策落地后,将降低企业30%的物流运输成本及50%的申报时间,提升物流周转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漂洋过海到昆山的咖啡生豆以最快速度送上咖啡生产线,进而形成更强的产业聚集效应。
图片
2024昆山国际咖啡产业展览会现场
启动仪式上,一批咖啡供应链项目、高端食品及咖啡连锁品牌项目签约。自2022年以来,昆山已连续3年举办咖啡产业大会,累计超50个优质项目签约。本次大会共吸引全球11个国家、573位展商及品牌共同参加本次咖啡产业展览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