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盤中熱門焦點股 - 證券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5/22盤中熱門焦點股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今(5/22)日盤中熱門焦點股如下,僅供參考:

本文重點摘要:

  1. AI PC供應鏈紅通通 宏碁股價飆漲停、華碩創新高
  2. 黃仁勳力挺 機器人概念股爆紅
  3. 台泥四足鼎立 穩定獲利
  4. 盤中熱門焦點股
  5. 安鈦克 迎轉「機」 股價連2日攻漲停
  6. 神達看到春燕 今年營收有望兩位數年增
  7. 半導體業務看旺 中釉股價續漲

(1)AI PC供應鏈紅通通 宏碁股價飆漲停、華碩創新高

AI PC來了,微軟號召宏碁、華碩共組「Copilot+PC」生態圈,目標未來1年要賣出5000萬台AI PC。台灣PC供應鏈受相關消息激勵,宏碁22日盤中股價罕見飆上漲停53元,華碩盤中股價535元也創下2008年分家後新高。

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21日登場,微軟在會中宣布聯手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3大晶片廠,以及宏碁、華碩、戴爾(Dell)、惠普(HP)、聯想、三星等6大電腦品牌,共組「Copilot+PC」生態圈,全力推動AI PC,目標未來1年要賣出5000萬台AI PC。

第1波由高通打頭陣,推出Snapdragon X系列的AI PC晶片,「台灣雙A」宏碁(Acer)和華碩(Asus)積極響應。

華碩台北時間21日凌晨舉辦盛大的線上新品發表會,推出首款新世代AI筆電ASUS Vivobook S 15,搭載高通的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及AI引擎,NPU具備45TOPS(1TOPS代表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1兆次操作),總算力高達75TOPS。

宏碁也同步發出新聞稿,發表首款Copilot+PC Swift 14,同樣搭載高通的Snapdragon X系列平台,並且支援微軟Windows 11多項次世代AI功能。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先前就預告,隨著晶片、作業系統到位,下半年AI PC新品會一波接一波,宏碁每一波都會跟上。而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也看好2024年是「AI PC元年」,將從下半年開始陸續出貨,開啟PC市場全新成長週期,而且維持數年。

(中央社)

(2)黃仁勳力挺 機器人概念股爆紅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將在6月初抵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由於3月中旬他在輝達GTC大會中推出AI人形機器人,使得被秀出Soloman標誌的所羅門(2359)瞬間爆紅,股價今(22)日再攻漲停,包括廣明(6188)、盟立(2464)、羅昇(8374)等機器人概念股同步噴出。

外界預期,黃仁勳這次來台將會擘畫AI發展願景,以及機器人發展前瞻,使得機器人相關概念股在盤整近一個月後,股價再度上漲。所羅門連漲3日,今日早盤以高盤開出後,震盪向上盤中亮燈漲停166.5元,股價再創新高。

法人指出,所羅門主要透過電腦視覺解決方案,打入機器人市場,過去已經承包過製鞋廠的自動化設備大單,並進入機器人手臂供應鏈,成為輝達人形機器人的供應鏈。

盟立第二季將在半導體、智能物流等客戶需求提升下,帶動營收成長。目前積極搶攻中國大陸人形機器人市場,前進深圳合資成立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公司。

廣明旗下的達明機器人將攜手四大廠,共同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包括與微星共同展示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與同一集團的雲達科技,展示NVIDIA Omniverse數位雙生的應用,另外與聰泰、羅昇各別展示協作型機器人手臂運用於AI自動檢測領域。

(工商時報 彭媁琳、何英煒、數位編輯)

(3)台泥四足鼎立 穩定獲利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1日在股東會上宣布,公司正式轉型集團控股公司,英文名稱從「TCC」更名為「TCC Group Holdings」。張安平指出,去年台泥已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風險分散、創新綜效、充分金流的四足鼎立、健康穩健的財務報表,「台泥正要翻開新的一頁,屬於全新的台泥的故事,也正要開始編寫。」受此消息激勵,台泥今(22)日股價放量走強,盤中漲幅近3%。

張安平指出,4月初台泥雖面臨內憂外患,位於花蓮和平的水泥廠、礦區、和平電廠、和平港同時遭受地震重創,大陸廣東水泥廠遭逢大雨威脅,不過台泥自結4月財報是持續獲利的,證明台泥營運不再偏重兩岸水泥,歐非市場及新能源,已成為第三、四隻腳。

張安平強調,當集團以往的水泥主力產業無法生產,且在虧本的情形下,其他新投入的產業可以把營業額跟利潤撐起來;土耳其、葡萄牙、非洲的水泥市場,及綠電、電池、儲能等新能源事業,已成台泥企業團的獲利來源。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表示,2022年台泥合併營收1,139億元,其中兩岸水泥占68%、能源及電力占29%,但去年土葡投資以擬制性回溯的合併報表來看,台泥合併營業額來到近1,600億元,其中兩岸水泥占比下降至43%,土葡水泥占31%,能源及電力占24%。

對於今年水泥本業,張安平指出,保守看待大陸水泥市場,但土耳其因有地震後的重建需求,法律要求太老建築必須拆掉都更,水泥需求量相對高。台泥投資的OYAK是土耳其水泥業最賺錢的。張安平樂觀今年土葡及非洲水泥市場,認為可以給予台泥合理的報酬。

在新能源事業方面,台泥投入水泥儲能櫃EnergyArk發展,張安平透露,已開始開發歐洲、大陸市場,目前收到來自法國、義大利、葡萄牙、荷蘭客戶要求報價的需求。

至於在歐洲併購的NHOA,程耀輝指出,去年NHOA合併營收是2.73億歐元、年增65%,相較2021年成長8.26倍,表現優於預期。今年第一季上線建置中的儲能超過2GWh,旗下Atlante在歐盟四國將設立超過4,111座電動車充電站,獲得歐盟超過新台幣17億元的獎勵補貼,都是對經營團隊的認可。程耀輝強調,全球能源轉型對儲能充電站需求很殷切,集團將結合水泥儲能櫃,及台泥儲能團隊在台灣累積的電力交易經驗,跟NHOA、Atlante 一起合作開發歐洲市場。

(工商時報 袁延壽、數位編輯)

(4)盤中熱門焦點股

1.宏碁(2353):微軟Copilot+PC風潮,雙A搶先機,推出Swift14AI筆電,盤初噴量觸及漲停,重登50關。

2.正崴(2392):子公司森崴能源打入iPad Pro觸控筆供應鏈,量能增溫登上漲停板。

3.迎廣(6117):伺服器機殼發燒,外資翻多買超點火,連拉2根漲停,拚戰前高114.5元。

4.群創(3481):傳輝達GB200將提早導入面板級扇出型封裝,利多消息帶動,早盤噴量勁揚逾6.5%。

5.仁寶(2324):微軟AI PC首發H2大軍壓境,台廠供應鏈歡慶開趴,急拉大漲8%,叩關40元。

6.佳必琪(6197):大啖AI搶進GB200供應鏈,賣壓消化整理結束,攻上漲停155.5元。

7.華星光(4979):矽光子CPO吸買氣,激勵股價奔漲停130.5元。

8.中鋼(2002):前4月稅前淨利21.45億元,年增147.27%,並表示國際鋼市穩中向上,但盤初股價開高走低,跌破月線。

9.台積電(2330):昨夜ADR漲0.08%,另傳蘋果營運長來台拜訪總裁魏哲家,確保首批2奈米產能,股價開盤小漲4元,暫高見850元、站穩5日線上。

10.聯電(2303):昨夜ADR漲1.07%,另新加坡Fab12i第三期新廠完成上機,硬體建物今年中完成,盤初股價續彈至54.8元,追平去年底前高。

11.麗清(3346):目前手上可掌握逾50項以上新能源車專案,隨著中國大陸政府續推動相關補貼政策,有助出貨增加,今早人氣匯集,股價漲逾3%,飆過月線。

12.第一銅(2009):昨銅價小幅回落,但盤初股價仍突破60關、高見64.1元,惟反壓隨即現蹤。

13.豐達科(3004):股東會通過配息2.5元,航太扣件訂單能見度已到2025年,未來營運看好,但今早股價開高走低。

14.IKKA-KY(2250):切入AI機器人領域,打入美系大廠並躋身氫能概念,盤初放量快攻漲停122.5元。

15.智伸科(4551):打入電動車零件供應鏈體系效應逐漸發酵,全年營運審慎樂觀,盤初股價衝上113.5元,改寫3月出來波段新高。

16.世界(5347):連8個交易日獲三大法人買超近2.2萬張,推升盤初股價睽違1年多再度闖進百元俱樂部。

17.新日興(3376):Q2營收可望增溫,投信連11日買超5672張,早盤追回200元,秀半根漲停板。

18.所羅門(2359):機器人攻勢不退,加上外資回頭買超,繼續創高攻下160元關卡。

19.盟立(2464):機器人題材喊燒,子公司對岸搶攻大陸人形機器人市場,叩關60元創高價。

20.台泥(1101):集團轉型控股公司

21.三發地產(9946):南台灣房市熱絡,後市有看頭,營建股大回檔股價卻有撐,早盤秀半根漲停創高價。

22.聯茂(6213):高階CCL材料市占率將持續拉升,今年營運逐季走高,終結一個多月的整理期,放量飆高6%。

23.廣明(6188):攜手四大廠,攻AI機器人,強彈半根停板,挺進波段高。

24.波若威(3163):數據中心相關800G光模塊產品群放量出貨,早盤帶量勁揚逾4.5%。

25.羅昇(8374):機器人概念買盤旺,放量攻漲停。

26.聰泰(5474):電腦展將展示協作型機器人手臂運用於AI自動檢測領域,跳空漲停鎖死,站上半年線。

27.宏達電(2498):元宇宙智慧機U24發表倒數計時,帶動股價走揚。

28.美律(2439):Q1每股賺1.7元,創史上最旺紀錄,股價走升。

29.安鈦克(6276):跨入掌上遊戲機PC利多發酵,激勵連拉2根漲停,挺進季線。

30.昇達科(3491):4月獲利創歷史新高,Q2本業看旺,盤初股價再創歷史新高269.5元,但反壓隨之增強。

31.振曜(6143):樂看H2出貨旺,推升股價最高達132.5元,寫近14年高。

32.凌群(2453):買盤點火向上,急拉攻漲停,逼近一年高位。

33.正新(2105):市況好,營運回穩且後市續看旺,股價大漲逾7%創波段高。

34.南亞(1303):Q1每股盈餘0.16元,Q2營收可望成長,但股價續探低點。

35.慧洋-KY(2637):BDI指數轉跌1%,但股價反彈挑戰五日線。

36.五福(2745):520無利多,盤中殺跌5.5%。

37.鈺創(5351):看上半年景氣復甦,下半年更正向,帶量上攻波段高。

38.研通(6229):4月營收1.84億元,年增率達133.69%,股價續攻觸及漲停。

39.矽力*-KY(6415):第二季看旺,外資升目標價,再啟攻勢重登短均線之上。

40.日月光投控(3711):營運逐步回溫,短多續揚穩定上漲。

41.旺矽(6223):今年業績再挑戰新高,進一步進逼歷史高點。

42.彩晶(6116):偕子公司二度處分中光電持股,處分利益合計2.88億元,有利美化Q2財報,早盤挾量彈漲觸季線。

43.國碩(2406):台美政策護體,太陽能廠受惠,盤中強彈6.5%。

44.能率(5392):機器人熱度不退,無懼遭列警示股,開盤價42.05元改寫前高,盤中拉出半根漲停板。

(時報資訊 李慧蘭)

(5)安鈦克 迎轉「機」 股價連2日攻漲停

機殼及電源廠安鈦克(6276)日前宣布,攜手Ayaneo宣布投入掌上遊戲機PC產業,由安鈦克負責品牌規畫和設計,Ayaneo負責代工,鎖定120億美元的手持PC遊戲設備市場。消息助攻安鈦克股價連2日攻上漲停,至今(22)日連4漲。

安鈦克科技20日宣布跨入掌上遊戲機PC產業,推出Antec Core HS。安鈦克總經理李知達表示,這款掌上高性能遊戲PC將重新定義掌上機運算體驗,新品擬搭配台北電腦展(COMPUTEX 2024)於6月推出,高階和入門款將同步到位,定價估落在600至900美元區間,期待可以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旺季時大顯身手。

Antec Core HS由安鈦克負責品牌規畫和設計,Ayaneo負責代工。對於跨入此全新的領域,李知達表示,全球向行動遊戲的轉變正在加速,預估到2025年,手持PC遊戲設備市場將達到120億美元。

安鈦克第一季營收2.4億元,季減6.25%、年減3.71%;毛利率25.71%,季減0.6%、年減7.75%;營業淨損1,212.5萬元、稅後淨損685.5萬元、每股損失0.31元;4月營收9,733萬、年減1.61%;前4月營收3.37億元,年減3.1%。

目前安鈦克的產品營收占比,機殼占53%,電源供應器占38%。而在區域分配上,亞洲占比約55%,歐美占比約35%。亞洲市場中,去年下半年,大陸市場消費力下滑,且當地生產商的效率提升,使安鈦克大陸營收的占比由先前的3成左右,下滑至1~2成。

此外,安鈦克今年預計到東南亞泰國曼谷設之分公司,主要是看好東盟市場承接新供應鏈訂單,東南亞平均人口年紀輕,增長潛力大。

(工商時報 鄭淑芳、李正傑)

(6)神達看到春燕 今年營收有望兩位數年增

神達(3706)21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何繼武表示,今年營運較去年有好的開始,整體環境相對穩定,預期可以看到春燕,雖然大環境仍存變數,但神達隨AI應用加入,發展軟硬整合服務,對營運抱持樂觀信心,今年營收有望兩位數年增,毛利率因產品組合調整,維持兩位數應沒有太大問題。神達在連續二日外資大買下,今(22)日股價持續走強,盤中漲幅約3%。

神達第一季營收96.54億元,年增11.3%、毛利率13.5%,每股稅後純益(EPS)0.57元。從業績表現結構來看,以伺服器業務為主的神雲科技占80.9%,而以車用、IoT、智慧裝置等產品為主的神達數位占13.2%,其他5.9%則是神達電腦。

展望後市營運,何繼武透露,神達數位持續擴展美國政府案子,除了提供軟硬體整合服務,也加入AI元素和應用,近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目前歐洲也有大案進行中,其貢獻預期會在下半年發酵。

神達數位總經理張樂羣補充,將持續深耕行車記錄器,並開發多元化產品,像是行車記錄器結合電子後照鏡,或搭配聯網服務、AI應用等,進而開拓日本、台灣、俄羅斯等市場,預料今年表現將優於去年。同時,神達數位已不再是單純銷售硬體產品,而是提供軟硬整合服務,從後端(backend)到邊緣端(edge)AI打造完整解決方案,未來不只有車用業務,也會切入零售領域。

伺服器方面,何繼武指出,由於客戶有不同AI需求,所以神雲除了雲端伺服器外,也發展AI產品,而去年接手英特爾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DSG)後,也把通路優勢放大,能提供完整AI方案。

神雲總經理黃承德則表示,AI伺服器需求持續成長,今年第二季出貨比第一季樂觀,而下半年比上半年樂觀,預計各領域出貨比例都會提高;通用伺服器部分,觀察到企業用戶和私有雲未來也有需求,市場仍具成長性。

(工商時報 侯冠州、數位編輯)

(7)半導體業務看旺 中釉股價續漲

受惠於新材料應用前景,今年初股價一度暴漲的中釉(1809),昨(21)日股價再次逆勢亮燈漲停,今(22)日股價以平低盤開出後,一路震盪走高,11點半過後一度拉至漲停前一檔,股價震盪加劇。中釉不但首季財報繳出獲利的成績單,本業在今年有望復甦外,旗下半導體業務子公司也因業務需求租廠房,使市場對中釉新業務前景抱持期待。

中釉首季財報亮眼,營收近6億元、年增逾13%,營業毛利1.16億元、年增逾45%,稅後純益1,839萬元,較去年同期虧轉盈,每股稅後純益(EPS)0.11元,為2017年以來同期新高。

中釉去年主要營運指標幾乎全數衰退。中釉表示,營收方面在孟加拉、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主要市場衰退較多,毛利衰退則與東南亞與大陸建築業不景氣、市場削價競爭有關。

不過中釉表示,東南亞市場今年預計有較好經濟成長,當地需求力度在年內應能延續,並看好公司在當地市占仍有成長空間,且預計縮減在大陸的營業規模,將資源挪至產業轉型。

法人表示,中釉在孟加拉、馬來西亞等主要市場今年需求能復甦回暖,隨著中釉整合部署降低成本、增加產品應用廣度,有望拉動營收反彈。

市場關注中釉新材料領域部署。中釉子公司夸特材料4月底時公告,因業務需求,自5月起向中釉租下苗栗通霄不動產使用權。由於周遭有不少半導體大廠,市場關注業務涉及氟化彈性體等半導體材料的夸特材料,後續是否進一步打入半導體大廠供應鏈。

發展較成熟的光電與車用材料產品,中釉也預計在年內擴大爭取海外訂單。中釉指出,將會加強大陸市場相關的通路布局,並且嘗試開發日韓、歐洲等市場。

(工商時報、楊日興、數位編輯)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