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和他的體育外交 - 經緯觀察 - 華夏經緯網

陳毅和他的體育外交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經緯觀察      2024-05-17 16:30:47

  

  陳毅在額不裏海灘同奈溫一起踢足球,左三陳毅、左一奈溫。

  在我們的印象中陳毅是一位詩人、軍事家。戰場上的陳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生活中的陳毅登臺賦詩、妙然天成。而本文所要展示的是他熱愛體育運動的一面。陳毅從小愛好體育,成年以後他對於體育運動仍是情有獨鍾而且廣泛涉獵,從足球、乒乓球到圍棋都得心應手。在共和國外交的舞臺上,他更是以體育為紐帶,把和平、友好之花撒遍所到之處。

  坦誠相見,球場兄弟情

  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稱。新中國成立後不久,1950年6月8日,緬甸就同我國建交。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外交戰線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55年萬隆會議後,周恩來第一次率團訪問緬甸,1957年陳毅陪同周恩來再次訪問緬甸時,還以一首《贈緬甸友人》表達兩國肝膽相照的兄弟之情。

  在20世紀60年代,為了衝破大國沙文主義在外交戰線上對我國的封鎖,擴大與第三世界國家的交往,1963年4月21日至26日,陳毅隨同劉少奇又一次來到兄弟之邦。對於此行,緬甸給予最高規格的禮遇。21日晚,緬甸總理奈溫舉行盛大國宴,緬甸政軍高級官員和社會知名人士幾乎全都到場。23日,劉少奇及陳毅一行由奈溫陪同到達緬甸西海岸的額不裏,賓主將在這裡會談和休息。在額不裏海灘,陳毅用一場即興的足球賽將友好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23日下午,在奈溫的提議下,賓主組成兩支特殊混合的足球隊,在海灘上展開“角逐”。青年求學時代的陳毅曾是球隊裏的主力中鋒,是綠茵場上威震蓉城的“五虎將”!雖然此時年已62歲的陳毅動作不似年輕時的矯健,但腳下的功夫仍舊不見減弱,還是那麼熟練。他接連踢出好幾個漂亮球,顯出好身手,引得坐在一旁觀戰的劉少奇夫婦和愛人張茜頻頻鼓掌喝彩,而精彩有趣的比賽也讓場下的觀眾歡笑不止。這時對方的球員已經逼搶過來了!只見陳毅不慌不忙,在對方離自己還有一兩步距離時,他以左腳為支撐,以一記標準的右腳內側推球,將球傳給了準備接球的隊友——奈溫總理。“咔嚓”一聲,相機將這一刻記為永恒,成為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話。

  圍棋探路,妙手化僵局

  新中國成立後,中日兩國政府間交往中斷,只保持了一部分民間交流。為了打破僵局,日本前首相石橋湛山于1959年9月率團訪華以示友好,並與周恩來舉行會談。10月,以日本自由民主黨顧問松村謙三為首的自民黨眾議員代表團來訪。松村是日本自由民主黨元老,曾多次擔任日本內閣大臣,與廖承志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校友。他主張改善中日關係,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松村懷著忐忑的心情抵達北京。在此之前,他除了和校友廖承志有一定交往之外,與我國其他領導人還是第一次見面。然而松村在京停留期間,卻和時任外交部部長的陳毅一見如故,結為棋友。原來松村自幼酷愛圍棋,而陳毅也是圍棋高手。松村在京期間,與周恩來和陳毅舉行多次會談。會談之餘,數次與陳毅對弈。當時陳毅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向松村建議,“圍棋、乒乓球、書法、蘭花都可以交流,不談政治,只談友好”,松村欣然同意。在訪問即將結束之際,松村謙三請求在中日兩國貿易達到一定規模、需要進一步發展時,中國派一個圍棋代表團訪日,以圍棋為突破口推動中日兩國友好交往。陳毅欣然同意。這就是後來傳為美談的“圍棋外交”。

  在松村的推動下,1960年第一個日本圍棋代表團訪問了中國。日本著名棋手與中國圍棋界人士廣泛接觸,多次對弈,共同切磋棋藝,結交了不少朋友。1962年,中央決定派國家體委副主任、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李夢華為團長,帶領中國圍棋代表團訪問日本。出發前夕,周恩來和陳毅在百忙之中抽時間召見代表團一行。陳毅對隨行的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特別叮囑:“隨團家屬,要搞兩套活動,即圍棋團的活動和你個人的活動。不過,後者要順乎自然,見機行事,不要操之過急。”在周恩來和陳毅的指示下,中國圍棋代表團首次訪日獲得了空前成功。

  1963年9月、10月間,應中國圍棋協會的邀請,日本棋院和關西棋院聯合派團訪華,在圍棋界的交往史上可以説起到了“里程碑”的意義和作用。日本棋院為了表彰陳毅為推廣圍棋文化,促進中日圍棋界交流所作出的貢獻,特授予陳毅圍棋“名譽七段”稱號。在表彰儀式上,當杉內雅男團長把燙金榮譽證書交給陳毅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為了促進我國圍棋事業的發展,為了推動中日民間友好往來,陳毅還出任了中國圍棋協會的名譽會長。此後,陳毅總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指導陳祖德等棋手下棋。再後來聶衛平等年輕棋手成長起來,並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中橫掃日方,為國人爭了光,這和陳毅經常與這些棋手對弈,為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商討如何提高和普及中國圍棋分不開。

  1964年,日本29位著名圍棋手發表呼籲書,號召日本800萬圍棋愛好者參加要求恢復日中邦交徵集3000萬人簽名的活動。由於中日各界人士長期不懈地努力推動,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正式建交。在這一光輝歷史篇章中,“圍棋外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並在中日民間友好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從1958年陳毅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直到1972年他在北京去世,在他14年的外交生涯中,周恩來對他的外交才幹和風格曾作出如下評價:他在對外活動中有鮮明的特色和獨到之處;他思路開闊,知識深廣,眼力敏銳,膽略超人,言談中往往有新創造、新境界。正是由於陳毅在外交上思路開闊,膽略過人,因而他在對外交往過程中手段靈活、方式多樣,更是開創性地以體育為紐帶促進了外交的發展,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發展。

  (摘自2008年第10期《黨史博采(上)》)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