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完整介紹,流程、事前飲食與四大建議族群|安達人壽
安達人壽 LOGO

大腸鏡檢查完整介紹,流程、事前飲食與四大建議族群全解析

大腸鏡檢查完整介紹,流程、事前飲食與四大建議族群全解析

做大腸鏡檢查會很痛嗎,會不會有後遺症?這個問題可能是讓許多民眾對大腸鏡檢查敬而遠之的原因之一,畢竟照大腸鏡需要將一條軟性纖維內視鏡,自直腸伸入整條大腸進行檢查,光用想像可能已讓人感到害怕。幸好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目前已有無痛大腸鏡檢查的技術可供選擇,不過無痛大腸鏡檢查的費用會很貴嗎?檢查流程是否跟一般大腸鏡檢查有所不同?本篇一次告訴你!

大腸鏡檢查是什麼?預防大腸癌的最佳幫手

所謂的大腸鏡檢查是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的一種,透過一條軟性纖維內視鏡,自受檢者的肛門伸入,經過直腸一路向內,最後抵達盲腸部位,全長約70~80公分。而照大腸鏡的目的便是在伸入過程中一路檢查大腸內壁是否有發炎、潰瘍、腫瘤、大腸息肉,或是其他腸道病變現象,若有發現甚至可直接進行治療(註1)。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大腸癌的發生率更是位居所有癌症發生率第2位,加上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若沒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很難發現異狀,但若是在大腸癌早期便即時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其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所以大腸鏡檢查不僅能降低大腸癌的死亡機率,更是預防大腸癌的最佳幫手(註2)。

大腸鏡檢查前要做什麼準備?

在大腸鏡檢查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腸道淨空,才能確保在照大腸鏡時能獲得最完整的影像觀察,若是淨空得不夠確實,可能會讓殘留物覆蓋住大腸息肉或是病變部分,無法得到有效的影像資訊,等同於浪費大腸鏡檢查的機會喔!

為了使腸道淨空,通常在照大腸鏡的前3日便會要求受檢者進行低渣飲食,減少食物消化後的殘留物,在執行低渣飲食期間,要避開高纖維、生食、油炸的食物,並多使用水煮、清蒸的方式進行烹飪,而乳製品也會容易與胃酸反應產生凝塊,增加腸道殘留物,也不建議食用。以下整理各類低渣飲食的首選,讓各位做參考(註3、4):

低渣飲食指南

可食用

不建議食用

五穀澱粉類

白飯、清粥、白麵條、冬粉、饅頭、白吐司(去邊)

糙米、麵包、全麥土司、芋頭、南瓜、玉米、燕麥

蔬菜、水果

去皮去籽的瓜類、燉軟的蘿蔔、過濾後的蔬果汁、纖維少的蔬果類,如西瓜、木瓜等

高纖維的蔬果食材,如葉菜梗莖梗、芹菜、蘆筍、高麗菜等

蛋白質

油脂低的瘦肉類、蒸蛋、水煮蛋等

五花肉、肥肉、牛筋等高油高膠質食材,煎蛋、滷蛋等

油脂類

動、植物油皆可,但需避免油炸、煎煮等烹飪方式

種子、堅果類,如花生、杏仁、核桃等

在照大腸鏡前1日會需要服用檢測單位提供的清腸藥物,促進腸道不斷排出殘留物,並配合大量喝水進行腸道清理,等一切準備就緒後就可進行大腸鏡檢查。

誰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4大族群要留意!

大腸鏡檢查可以幫助及早發現、協助治療大腸病變,然而符合以下4類族群的人們,更是建議立即,或是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以免大腸癌等腸疾病找上門(註1):

● 不良飲食、排便習慣,與生活習慣不佳者

喜好吃醃漬物、燒烤、油炸物等重口味食物,或是火腿、罐頭等加工食品,食入的化學添加物過多,容易誘發大腸息肉與大腸癌。另外,長期有慢性便秘、腹瀉的狀況,也容易導致大腸息肉增生,而有酗酒、抽菸、嚼食檳榔、缺乏運動的人也是罹患大腸癌高風險族群。

● 有大腸癌、大腸息肉家族病史者

家族中成員在50歲前曾罹患大腸癌,或是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癌、大腸息肉病史者,此類族群帶有好發腸癌基因的機率更高,建議需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

● 檢查出大腸息肉或慢性腸道疾病者

於前次大腸鏡檢查中發現有腺瘤性大腸息肉者,發生癌變轉為大腸癌的機率較高,需要定期追蹤息肉的狀況。而腸道長期有慢性發炎、潰瘍現象的民眾,因大腸黏膜長期反覆受損,罹患大腸癌的機會也會提高。

● 年齡達50歲以上民眾

50歲以上民眾因身體器官老化,屬於大腸癌的好發族群,建議50歲以上民眾可每年安排一次大腸鏡檢查,定期進行觀察追蹤腸道現狀,預防大腸癌或是其他疾病發生。

 

一般大腸鏡VS無痛大腸鏡檢查?檢查方式與費用有什麼不同?

為避免因照大腸鏡引起的不適感,造成民眾抗拒進行大腸鏡檢查,導致無法趁早發現病灶的遺憾,便有了「無痛大腸鏡檢查」的出現,讓更多人願意接受檢查,預防大腸癌等疾病的發生,那無痛大腸鏡檢查與一般大腸鏡有什麼不同呢?(註5、6)

 

一般大腸鏡

無痛大腸鏡

 

檢查方式

透過內視鏡深入腸道檢查,過程中無麻醉處理,受檢者意識清醒

透過內視鏡深入腸道檢查,過程中進行麻醉處理,可降低受檢者檢查時的疼痛不適

 

大腸鏡檢查花費時間

平均約20~30分鐘

(標準流程)

大約需1小時以上

(包含麻醉時間與檢查後的恢復)

 

建議受檢族群

若無特別身體狀況,一般人皆可進行一般大腸鏡檢查

・對於痛感較無法忍受、易焦慮緊張的族群

・曾接受腹部手術、婦科手術的族群

 

大腸鏡檢查費用

(含掛號費與清腸胃藥物)

 

約1,000~5,000元

約7,000~9,000元

*健保無給付麻醉費用

 
 

自費性醫療器材

過程中需使用止血鉗、一次性醫療器具等,需自行負擔

 

(*表格資訊供參考,確切檢查時間與花費請以實際情況為主)

無痛大腸鏡檢查會有後遺症嗎?

民間常有謠傳無痛大腸鏡檢查因為多了一道麻醉手續,可能會造成腸穿孔等後遺症的發生,而針對無痛鏡大腸鏡後遺症的疑慮,已有醫師表示麻醉並不會造成腸穿孔發生的機率,不過麻醉勢必伴隨一定風險,呼籲民眾若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需如實告知麻醉醫師進行麻醉風險評估,看看適不適合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

無痛大腸鏡檢查結束後,護理人員會觀察受檢者在清醒後是否有不舒服的現象發生,民眾在檢查後如果腹部、腸道有任何不適狀況,也請第一時間反應讓護理人員了解,降低術後後遺症的發生機會。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

諮詢 Icon

立即免費專業諮詢

姓名

手機

選擇我有興趣的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並同意個資條款及送出資料

請與我聯絡

訂閱健康新知

訂閱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