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總統國情報告是憲政大事,立院不可兒戲 - Kmt2016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聯合報社論/總統國情報告是憲政大事,立院不可兒戲
2024/05/13 04:23
瀏覽201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2024-05-11 00:00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上任,立委為了彰顯國會權,藍白兩黨都提案邀請賴清德到立院作國情報告。國民黨還特別主張,要在行政院長報告施政方針前進行。賴清德已表示,願意赴國會報告;但總統國情報告應否採即問即答方式,朝野意見相左。對此,民進黨應議事運作讓提案進入協商,以便賴總統能充分準備,也讓首次總統國情報告能建立良好憲政慣例。

過去,我國曾有李登輝總統赴國民大會報告的先例;但其方式,是讓國大代表詢問,總統則作綜合答覆。兩千年修憲後,陳水扁為國防軍購和入聯問題,表示願赴立院報告;當時咨文都到了立法院,卻被當時朝小野大的國民黨團打了回票。馬英九當年在首度馬習會後有意赴立院報告,國民黨也提案邀請,也因是否即問即答而觸礁。

賴清德當過行政院長,在立院即問即答不是難事。但如果對總統和閣揆的報告、質詢方式雷同,勢將愈凸顯總統與行政院長職權衝突的問題。法國憲法即明文規定,總統不在場,國會議員才能對總統國情咨文內容進行辯論,用意是總統「不對國會負責」,不要讓內閣制和總統制混淆。馬克宏曾主張修憲,讓總統可出席議會辯論,並即席作出回應。但這項修憲案最後沒過,顯示法國國會不願讓總統「隨便發言」,把國情咨文當成個人秀場。

依規定,行政院長須在就職兩周內赴立院報告。以國民黨的提案,賴清德剛在五二○向人民發表演說,立刻要再到國會發表演說,內容可能相當重複。如此一來,唯一意義只是在凸顯立法院的地位,建立新總統應赴國會報告的憲例,卻未考慮到總統與閣揆的角色差異。原因是,要對立院負責的是行政院長,不是總統,立法院要如何在當前憲制上安置好國會定位,將影響未來憲政的穩定性。

目前立院的亂象,其實就是當年各黨為圖謀自己權力方便修憲,自食惡果,使國會權力一再受到剝奪。最明顯的就是,配合李登輝總統擴權,把閣揆同意權拿掉,以致現在對內閣人事毫無置喙餘地。而當年在野的民進黨以國會抗爭為能事,連續兩會期杯葛副總統兼閣揆的連戰上台,餘毒至今,每會期都要亂一次。除了讓執政當局面子難看,毫無實質意義,也讓立院形象愈來愈糟。

同樣的,因蔡總統任內讓國會形同「自宮」,藍白被欺負了八年,如今一夕翻身,不免要回敬一番,不斷利用表決給民進黨難看。問題是,立院自己提案邀總統來報告,若再上演「給總統難堪」的戲碼,不會太精神錯亂嗎?

國會原是朝野政黨角力的場域,但為彰顯民主權力對強勢總統的戒心,當年法國曾拒讓總統進國會,只由部長代為宣讀書面聲明。近年美法等國讓總統進入國會報告,但議會內規明定總統演說期間不得發言干擾。在野黨的杯葛表態,頂多是集體不起立鼓掌以示不認同;最激烈的方式,就是當年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在川普身後撕掉其講稿,如此而已。川普不太尊重國會,但美國國會自重;我國立院平日吵鬧不休,但也該有個限度。

朝野現在都在拚國會改革法案,目的就是要跳脫長年的藍綠惡鬥及短視修法,讓國會恢復正常立法功能。要求總統到國會報告,從《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看,是合理的。至於詢答與否和形式設計,都應符合憲制思考以求周全平衡,不能倉卒行事,讓總統權、行政權和立法權亂成一團,這就不是各界所樂見之事。有意讓國會正常化的朝野立委諸君,必須審慎思考!

聯合報社論/總統國情報告是憲政大事,立院不可兒戲 | 社論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