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起點愛不止息 台東基督教醫院「成功診所」單車巡根之旅

▲台東基督教醫院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左二)、院長馬堅毅醫師(左一)。
▲台東基督教醫院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左二)、院長馬堅毅醫師(左一)。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台東基督教醫院歡慶六十週年,今(十一)日清晨「東基公益」總執行長呂信雄與同仁們展開五十二點六公里的單車尋根,回到東基宣教士在台東縣的第一個醫療據點「成功診所」。創院院長、美籍宣教士譚維義醫師,以及當年的護理人員黃美蓮、診所第一位外傷處置病人高秋美同回故地,在僅存的紅磚牆前還原當年看診場景、緬懷往昔。

▲成功診所僅存的紅磚牆即為昔日診療前,牧師傳講福音的地方。

▲美籍宣教士譚維義醫師(前排中)重返台東基督教醫院的第一個醫療據點「成功診所」舊址憶往昔,並與當年的在地護理師黃美蓮(前排右)、診所第一位外傷處置病人高秋美(前排左)、東基公益總執行長呂信雄(後排左)、東基院長馬堅毅醫師(後排右),在舊址僅存的紅磚牆前合影。

「成功診所」單車尋根之旅

譚維義醫師及幾位醫、護宣教士在醫療貧乏的年代裡來到台東,先在東海岸展開山地巡迴醫療。1964年在成功鎮設立第一個醫療據點「成功診所」,後來創建台東基督教醫院。國人接手後,發展為「東基公益」服務網絡,照護老、弱、婦、孺、病五種對象。

時光流轉,成功診所舊址所在地,歷經幾番波折,經長期田調在地文史的音樂製作人鍾慧君查訪協助下,終於找到了,如今診所早已變成一棟棟民宅。院方接續多方查證後,今年也確定民宅旁一面紅磚牆為昔日所留。時逢東基六十週年,員工組成單車隊伍,騎回成功鎮尋根,追憶創院精神,激勵團隊感恩向前行。

▲出席診所緬懷活動的高秋美為成功診所第一位外傷處置病人,當年還是國小二年級學生(中),治療後,由母親(左)抱著與譚維義醫師(右)。

今日清晨六時許,由東基公益總行長呂信雄領軍的單車隊伍,在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東基院長馬堅毅醫師鳴笛後,從東基大門出發,沿著東海岸一路騎向成功鎮。近五十位參與者中,除了東基醫護、員工,還有一粒麥子基金會、家立立基金會、哈拿之家等公益伙伴員工參與。有夫妻、父子檔,還有團體接力隊,最遠的參加者是來自一粒麥子宜蘭服務中心。

舊址上還原昔日外籍宣教士看診樣貌

為緬懷宣教士們篳路藍縷的開拓及關懷偏鄉醫療,找到了當年的護理人員黃美蓮、診所首位外傷處置病人高秋美,與譚維義醫師一同現身紅磚牆前。復古的診療桌上有早期聽診器、血壓計,譚維義醫師、黃美蓮護理師分別穿上醫師袍、護士服,與高秋美坐在診療桌前,彷彿回到了當年。

▲美籍宣教士譚維義醫師(右)及當年的護理人員黃美蓮(中)、診所第一位外傷處置病人高秋美(左)同回故地,在僅存的紅磚牆前還原當年看診場景。

譚維義醫師回憶道,在醫院尚未成立之前,他每週四會去一趟成功診所,看一些狀況比較麻煩的病人。平常由有護士背景的宣教士住在診所旁的宿舍,負責當地的接生、衛教及護理服務。每診次約五、六十位病人,通常要到下午一、兩點才能看完所有病人。來看診者以內科居多,也不時有較嚴重的病人都會趁開診時,從其他地方過來。

「成功診所是我從事護理工作的起點,迄今仍在北部醫院服務,全然是受到東基首位護理主任德樂詩宣教士的影響,而作為畢生職業。」七十五歲的阿美族子弟黃美蓮說,十八歲那年從史安篤宣教士夫婦處得知診所缺一位護理人員,便決定一試。入住診所三年期間,跟著德樂詩宣教士學習護理相關知識、對病人衛教,其他時間就教德教士阿美族語或到民眾家中探訪,也會到部落孕婦家幫忙接生。東基啟用後,在開刀房服務,與譚維義醫師經歷一台又一台的手術。後來舉家搬遷北部定居,仍持續著護理工作。雖然年紀漸長,但只要還能做,還會繼續做下去。

六十四歲高秋美談起人生的第一次就醫經驗就在成功診所,當時是國小二年級的她,放學後爬上同學家的果樹摘小柿子吃,疑似打滑從樹上掉了下來。醒來時,已經被家人送到了診所,雖然整個過程早已不復記憶,但家人總是會提起這段往事。不僅頭部受了傷,腳骨裂還打了三個月的石膏才痊癒,也還好有成功診所,才能及時醫治外傷。

為宣教士繫上阿美族勇士帶

診所緬懷後,移師台東新港教會進行「以愛傳承」。為了感謝宣教士們當年願意跨海,勇敢來到醫療貧瘠的台東進行醫療宣教,特地邀請台東縣長饒慶鈴以台東縣大家長之姿,為宣教士代表、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繫上阿美族「勇士帶」。

▲台東縣長饒慶鈴(右)代表台東縣民向東基宣教士致敬,幫代表外籍宣教士出席的譚維義醫師(右二)繫上阿美族勇士帶。

勇士帶為七彩顏色,是阿美族青少年成年儀式時,由頭目為其繫上,意謂成年後要像勇士般勇敢。若贈予他人,則象徵此人贏得部落族人的肯定與尊敬。時逢東基六十週年,院方特請阿美族傳統工藝師荷依芭蔾・篩篩(Hipali Saysay)編織勇士帶,並加繡補上哥林多前書13:8經句「愛是永不止息」贈予譚醫師。

台東縣長饒慶鈴感謝東基六十年來深耕台東,從譚維義醫師與外籍宣教士沿著東海岸展開巡迴醫療開始,直到現在仍持續提供完善的醫療資源與服務。饒縣長表示,台東縣政府今年也與東基醫療財團法人攜手,將活化占地近十公頃的太平榮家舊址,打造全國面積最大的公有地長照園區。盼透過公私協力合作,成為具有照顧、醫療、居住、預防保健等多功能的園區,為長者提供更好的生活福祉。

▲代表東基宣教士的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與東基公益伙伴代表,手持「與神同工」、「愛是永不止息」手拿板合影留念。(左起)譚維義醫師、東基公益總執行長呂信雄、東基院長馬堅毅醫師、一粒麥子基金會執行長林木泉、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主任江姿儀、家立立基金會董事長吳方芳及執行長李天皓。

「六十年偏鄉路 越走越感恩」主題影片首播

「以愛傳承」活動上,首播東基六十週年「六十年偏鄉路 越走越感恩」主題影片,呂信雄總執行長有感而發表示,無比的感恩宣教士留下佳美腳蹤,厚實東基的基礎,以致後續國人接棒後,能繼續秉持宣教士的精神——哪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讓東基能不斷在偏鄉行動,拓展成全面照顧老、弱、婦、孺、病的「東基公益」網絡。

隨後,譚維義醫師與呂信雄總執行長、各公益伙伴代表手持「與神同工」、「愛是永不止息」手拿板合影合影,象徵醫院的轉變及延續宣教士的精神。最後在兒時為譚維義醫師病人、卑南族創作歌手吳昊恩的感恩音樂見證下,為這趟成功診所單車尋根之旅劃下完美句點。(照片記者朱達志翻攝)

▲兒時為譚維義醫師病人、卑南族創作歌手吳昊恩在「成功診所單車尋根之旅:以愛傳承」活動中,以音樂感謝宣教士們對台東人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