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試題外洩打擊中港學生 須嚴懲並堵塞跨時區漏洞

IB試題外洩打擊中港學生 須嚴懲並堵塞跨時區漏洞

社論
更新時間:03:00 2024-05-10
發佈時間:03:00 2024-05-10

  正在舉行的國際文憑(IB)考試,爆出類似電影《出貓特攻隊》情節的跨時區作弊風波,持續發酵。儘管IB組織揚言嚴肅處理作弊考生,但拒絕安排重考,繼續引起部分人不滿,有黑客入侵IB組織電腦系統洩憤。IB組織須妥善處理事件,並做好防範避免跨時區作弊舉措,否則其國際認受性便可能受到打擊。
  IB課程是由瑞士日內瓦國際學校創立,至今已有56年歷史,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開辦相關課程,IB考試成績跟GCE A-Level和SAT公開試一樣,備受全球很多大學認可作為招生準則參考。每年全球約有18萬考生應考,香港應考人數不多約2200名,大多是讀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由於IB考試是國際公開試,按時區分成3大考試區:A區(亞洲和澳洲)、B區(歐洲和非洲)及C區(美洲),不同試區的開考和完考時間均有差別。
  IB考試開辦以來,今年首次有人利用時區的時間差作弊,也不清楚其目的何在。香港、內地和多國考生,最近在網上蒐集證據指,有亞洲區考生在考試結束後,立即憑記憶將數學、物理、化學、電腦科學、生物、全球政治及商業管理7科的試題和答案上載到社交媒體,令到歐洲及非洲區考生在開考前3至4小時預覽試題,對亞洲區考生不公,在網上發起聯署,要求取消有關科目考試,並安排重考。
須公平對待亞洲試區考生
  雖然IB組織承認有考生網上跨時區作弊,但強調只是「非常小部分」,沒證據顯示作弊問題普遍,當局會調查事件,若識別出作弊考生,不會給予評分或文憑證書。可是,很多亞洲區考生卻不收貨,認為當局只是想淡化處理,因若真的只是一小撮考生作弊,那麼絕不會出現5.2萬人次下載試題,單是數學科便多達3.7萬人,佔了考生總人數逾20%。跨時區作弊風波曝露多天,暫時仍未追查到洩露試題最初源頭,要調查也非易事,社交媒體未必肯配合IB組織,將用戶資料披露,最終可能不了了之。
  莘莘學生苦讀多年,本來想憑IB試考得好成績入讀心儀大學。由於IB評分方式分為兩部分:校內評分佔20%,公開試成績佔80%,現在有考生將試題放上網,讓其他試區考生利用時間差預早知道試題內容甚至答案,輕易考得好成績,而IB考試採用「拉curve」方式評分,自然會把亞洲區考生成績拉低,影響其未來升學機會,對他們非常不公平。
  IB組織表明不安排重考,令事件進一步惡化,有黑客前天更入侵IB組織電腦系統,把一些涉及2018年的資料,包括員工名字、職位和電郵放上網,既宣洩對IB處理事件手法不滿,也試圖逼其取消洩露試題內容科目成績。黑客這種挾逼手段相當極端,屬違法舉動並不可取,但至少敲響警號,提醒IB組織應認真妥善處理好事件,不能敷衍了事。
  針對試題外洩,IB組織應檢視亞洲區以外考生的成績,若發現成績異常高,可考慮將分數壓低一些,甚或索性只計算校內評分。雖然此舉會對一些憑真本領取得高分的考生造成不公,但至少可給亞洲區考生一個交代。用校內成績評分並非沒先例,在疫情期間,IB考試被逼取消,當局也是按校內評分來評核學生成績。
調整開考時間或按時區擬題
  IB組織更應吸取教訓,須認真處理好跨時區作弊問題。例如改變現行開考時間規定在當地早上9時和下午1時的做法,把亞洲試區開考時間推遲到下午,配合歐洲試區正值早上,讓兩個試區盡可能同時舉行,減低考生洩露試題的風險。另一個方法是在不同試區所考的試題截然不同,便再沒有跨時間作弊問題,但代價是增加成本。
  在資訊無遠弗屆的今天,國際公開試組織也須與時並進,設法堵塞跨時區作弊的漏洞,並密切監察社交媒體上是否有試題內容外洩,才能維持考試成績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