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單週1.8萬人就醫 首例日本腦炎確診死亡

夏季傳染病盛行,國內腸病毒疫情增溫,日本腦炎也拉起警報。疾管署今(16)日表示,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7個月大男嬰,經治療後已經康復出院;國內出現2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1人因病況惡化死亡。不少成年人為帶狀皰疹所苦,外傳帶狀皰疹治療唯一針劑Acyclovir缺貨,醫師擔心無藥可用。

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7個月大男嬰。病患於4月底出現發燒、頭部、軀幹搖晃及肢體不協調症狀,就醫發現有喉嚨潰瘍及紅疹,懷疑有泡疹性咽峽炎及中樞神經併發症,經過轉診判斷為腸病毒感染、有腦幹腦炎徵象。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A2型併發重症,治療後狀況改善,個案已經出院。

今(2024)年累計已有2例腸病毒重症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及A10型,皆為未滿1歲幼童,與去(2023)年同期3例病例數相當。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腸病毒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

疾管署提醒,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且疫情有持續上升趨勢,上週(5/5~5/11)因腸病毒就診接近1.8萬人次,再創10年同期新高,全台停班停課達到256班。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容易引起重症的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應注意預防措施,對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提高警覺。

疾管署並公布2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一為高雄市左營區70多歲女性,5月6日因發燒、喉嚨痛、嘔吐及暈眩至診所就醫,5月7日再次就醫,急診時因震顫、語速變慢、意識改變住院治療,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目前持續住院治療中。

廣告

個案二為高雄市岡山區60多歲男性,5月4日因上腹痛住院醫療,5月6日開始發燒,5月9日出現頸僵硬、臉神經麻痺、吞嚥困難、聽覺障礙且意識轉變,採檢後確診日本腦炎,5月12日因病況惡化於院內病逝。

疾管署表示,2名個案平日活動地點皆以住家周圍為主,住家附近均有鴿舍、豬舍及水田等高風險場所,且都查無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紀錄,研判於居住地附近感染可能性較高。

此外,超過50歲的成年人體內,幾乎皆帶有能導致帶狀疱疹的病毒,每3人就有1人會罹患帶狀疱疹,發作時痛徹心扉,得靠唯一治療針劑Acyclovir治療。不過,有醫師在臉書指出,Acyclovir全台大缺貨,廠商採限貨供應,擔心無藥可用。對此,衛福部澄清,國內Acyclovir注射劑型庫存足夠,將密切追蹤相關藥品許可證持有者供應情形。

根據統計,國內Acyclovir注射劑型有3張藥品許可證,分別為荷商葛蘭素史克公司占73.4%,接著依序為永信藥品占18.1%、輝瑞7.3%。而荷商葛蘭素史克公司因生產問題控貨中,預計於今年第2季恢復供應,5月底會再輸入。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