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窮忙迴圈!3條件打造富人思維,跨出理財第一步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艾蜜莉(張紫凌)

擺脫窮忙迴圈 不要一輩子領死薪水

以前我白天的時候,正職是企管顧問公司的員工,下班回家開始做網拍、團購、外包網接案,晚上有3種工作可以在同時間一起賺錢。

我記得第一次去上理財課程的時候,老師問我:「艾蜜莉,你知道不知道怎樣當有錢人?」我那時候才剛出社會,什麼都是懵懵懂懂,我當然不知道,所以反問老師:「怎麼當有錢人?」理財老師回:「買入資產。」然後我只回答一個字:「喔……」

理財老師看我沒反應,一臉傻笨的樣子,又再問我一次:「艾蜜莉,你知道不知道怎樣當有錢人?」我說:「買入資產。」沒想到,老師又問:「艾蜜莉,你知道不知道怎樣當有錢人?」我說:「買入資產。」就這樣反覆問答,直到老師確認我真的記起來了,才肯罷手!

從此以後,我一直沒忘記,有錢就要「買入資產、買入資產、買入資產」!

➲釐清資產和負債 讓錢流進口袋

但是很多人不斷地買入資產,卻沒有變成有錢人。到底是為什麼?因為他們買入的不是資產,而是負債!

那什麼才是「對的」資產呢?首先要提醒的是,我所說的「資產」和「負債」跟會計學上的「資產負債表」是不一樣的。簡單來說,讓錢流入你口袋的,我稱為「資產」;讓錢流出你口袋的,我稱為「負債」。

很多人問我:「艾蜜莉,貸款購屋是資產?還是負債?」這個答案看法不一,為什麼呢?因為要看「房子的用途」,就我們現在討論的觀念來說,因為每個月都要付房貸,我剛剛提到:「錢流出你口袋了,因此貸款購屋擁有的是負債。」

很多人會覺得有土斯有財、有房私有財,只要買了房子就代表我有資產,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因為深陷錯誤的想法,所以買入錯誤的資產,結果只是成為建商的金主、銀行的奴隸,最後把自己壓垮。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先了解「資產」和「負債」的差異。

相反地,如果你買到便宜的好房子並且出租,每年固定有穩健的房租收入,租金投報率達10%,扣除房貸和雜費之後,還可以倒賺一筆,那就是「資產」。但你可能會接著問:「艾蜜莉,現在哪有房子的投報率可以到10%呀?」現在的確沒有,因為現在房價爆貴!但我在唸大學的時候,該學區的租金投報率就是10%,像這種就是資產,而且是很棒的資產!

一般人不知道怎樣讓錢幫他們工作?導致「窮者恆窮、富者恆富」,我們來看圖表1-2,就能理解了。

窮⼈的⼯作收⼊少,⽀出⽐例相對會⽐較⾼,因此收入扣掉⽀出之後,很容易只剩⼀點錢,甚至產⽣負債。此外,就算固定收⼊來源增加,窮人的思維是支出也會跟著相對應增加,所以負債還是會繼續增加、資產比例繼續會減少。

相對的,富人的現金流思維則是一有錢先去買資產,而且是不停地買入資產,資產又會產生收入,再接著拿去買進資產……反覆循環,有錢人當然也會有支出,但是通常有錢人的收入會大於支出,所以他的負債比例會一直下降,資產比例會一直增加。長期累積之下,富人只會越來越有錢。

(圖/金尉出版提供)

➲打造富腦袋思維 跨出理財第一步

我發現「富人思維」有3個要件:

①談錢不羞恥、投資要趁早

我的爺爺很樂於向我分享理財,所以對我來說,談「錢」、聊「投資」是一件很健康的事。我在教課時,有媽媽會帶著子女來聽課,孩子還在求學階段就開始學習理財,我認為是件很棒的事,小時候如果有人也可以這樣教我就好了!

投資要趁早,從小養成觀念,時間會讓複利越滾越大,知識跟投資經驗、資產的成長也會不斷複利,所以接觸投資、學習正確的方法都要趁早。

②分清主動收入、被動收入

「主動收入」就是你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獲得的收入,例如上班領薪水;「被動收入」就是你不需要很多花時間和精力,會自動流進來的收入,例如銀行利息、股票股息、債券債息、租金收入……當被動收入大於生活開銷,或是大於主動收入的時候,就可以稱為「財務自由」了。

富人會區分自己的收入來源類型,思考如何有效率地增加每月的現金流,及早達到財務自由。

③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為了達到財務自由,我認為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很重要,這就相當認清自己的投資能力。但是,多數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投資能力到底有多少?所以,跨入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先清點資產。

我自己會做一個簡單的資產負債表,資產總值就是「各種資產加負債」,扣除預留的緊急生活預備金,也就是大約3~6個月的生活費,所得出的結果就是我可以用來投資的資金。

當你知道自己每年或是每個月有多少閒錢,拿去用在投資,這筆閒錢就能幫你創造未來現金流。

艾蜜莉的小資之道

不懂理財(梳理財務狀況),就沒有辦法「有錢」去投資,所以理財是投資之母。理財是加法,投資是乘法,如果一開始的資本不夠多,就要先用加法把投資的錢變大,再用乘法放大投資成本的效益;搭配正確的投資方法,就讓錢可以像聚寶盆一樣,源源不絕地生出來。

➲沒錢不是藉口 人人都可以開源

如果你和剛出社會的我一樣,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以投資,要如何「開源」以創造後面的被動收入呢?

說到開源節流,你想像一個水缸在蓄水,水龍頭是開源,水缸就是你的現金帳戶,如果你有很多的水龍頭,就可以在同一個時間流入很多的水,更重要的是,水缸塞子不能有漏洞,避免水流出去,這就是開源節流的概念。如果你想增加水龍頭的數量,等於是增加賺錢的動力,首先你需要設定目標。

①設定目標、持續執行

假設你月薪3萬元,可以設定1年後「開源」的目標是每個月多3,000元──通常一開始設定的目標要容易達到,目的是讓自己在下班後不排斥繼續做事,有意願、有動力才能持之以恆。

②善用專業或興趣增加收入

我曾經和網友分享過一招密技,叫做「支出轉收入」,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原本的一筆支出轉變成收入。

我以前很愛買衣服,喜歡每天穿不一樣,於是我就在國外網站買女裝,我記得有1件中間有愛心的T恤,台灣賣台幣199元,但是國外網站賣台幣35元,加上運費,總共也只要50元。我當時大量團購200多件,1件在網路上賣100元,我用團購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還能賺錢,顧客和朋友也撿到比199元便宜的商品,一舉三得!

另外,善用自己的專業兼差,也很不錯,例如接案翻譯、設計網頁、美術編輯、影音剪輯、製作App、廣告行銷文案……

③「同時間」產生多重金流

以前我白天的時候,正職是企管顧問公司的員工,下班回家開始做網拍、團購、外包網接案,晚上有3種工作可以在同時間一起賺錢。

④當老闆是終極目標

開源如果想要賺得長久,那就要開公司──盡量以小錢來創業,等公司穩定賺到錢,再徵員拓展。

有一部影集《富豪谷底求翻身》,講述一位富豪在一個沒有人認識他的小鎮裡,一切歸零、重新生活的創業歷程,他在短短90天之內,用100美元賺到100萬美元。

一開始他只有100美元,他只能先從勞力型工作下手,想辦法解決住所和溫飽的問題,影片中闡述他如何妥善運用那100美元、如何汰換工作、如何獲取商品利潤、如何創造商品價值,他從一無所有變成百萬富翁,讓人見識到富腦袋的運轉思維。

➲正確理財 脫離老鼠迴圈窮忙生活

當我還是小資女的時候,我身邊沒什麼有錢人,常常去請教我的老闆、教會的大哥以及我的理財老師。我問他們說:「你們是怎麼變有錢的?」他們都很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我還曾經異想天開地問我的理財老師:「我什麼時候才要開公司節稅啊?」理財老師聽了大笑,直接回我:「艾蜜莉,等你1年有賺600萬元以上再說。」但我當時很認真地把這句話,記在我的理財小本子裡。

書名:《艾蜜莉存股術2.0:月薪2.5萬起步滾到5千萬財富》
作者:艾蜜莉(張紫凌)
出版社:金尉
出版日期:2024年3月28日

我覺得這些有錢人很好,因為他們都在教我如何成為一名成功人士。

投資和理財是分不開的,很多人一生受困於經濟和時間束縛,就像老鼠就在牢籠裡不斷跑來跑去,這輩子無法逃脫,如同「老鼠迴圈」。當你多讀好書、增加投資邏輯的思考能力,把窮腦袋變成富腦袋,才有機會脫離「老鼠迴圈」的苦海。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艾蜜莉存股術2.0:月薪2.5萬起步滾到5千萬財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金尉 商業財經 投資理財 致富 書摘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身體累卻找不出原因?中醫師提醒:排濕養脾,才是不生病的關鍵!

中捷砍人案引發恐慌 行凶加害者難道對傷害他人「無感」?

真正厲害的人不會埋頭苦幹!運用「十倍成長思維」達成目標更省力

社群、限動、手遊…孩子成天只想上網怎麼辦?身為父母的你可以這樣做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