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三條“安全底線”!民政部發聲,嚴密防範以養老服務預收費名義實施非法集資 - SL886 日誌

明確三條“安全底線”!民政部發聲,嚴密防範以養老服務預收費名義實施非法集資

By admin
2024-05-10

本文來自:民政部

​5月10日,民政部舉行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一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和二季度有關工作安排,並解讀《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武增鋒介紹,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民政部指導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單位《關於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目前已有19個省份出台配套文件或落實措施,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台監測對象達到8015萬人。

社會組織管理方面,民政部召開2024年全國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出台《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紮實開展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持續推進社會組織鄉村振興結對幫扶和援藏援疆工作。部署開展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國際性社會團體、外國商會2023年度檢查工作。

在兒童福利保障方面,民政部持續開展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截至目前,集中養育孤兒和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平均保障標準分別為1928.3元/人·月和1478.4元/人·月,同比分別增長5.3%、6.5%。


規範養老機構預收費


近日,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7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鼓勵養老機構採用當月收取費用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服務。要求採用預收費方式的養老機構做好公示。

省級民政部門可以根據本地情況,會同相關部門確定當地養老服務費最長預收週期和押金、會員費最高預收額度,但養老服務費預收的週期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對單個老年人收取的押金最多不得超過該老年人月牀位費的12倍。對押金、會員費採取商業銀行第三方存管和風險保證金等方式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此外,意見還對養老機構預收費用使用用途進行規定。意見明確,養老機構預收費用主要用於抵扣老年人入住機構期間需要支付的費用、彌補本機構設施建設資金不足,或者發展本機構養老服務業務。會員費不得用於非自用不動產、有價證券、金融衍生品等高風險投資。養老機構不得以承諾還本付息、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誘導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交納預收費。

在退費方面,意見要求對符合服務協議約定退費條件的預收費用,養老機構應當按照約定及時退費,不得拒絕、拖延。養老機構因停業、歇業等原因暫停、終止服務的,應當提前30日在其服務場所、門户網站等醒目位置發佈經營狀況變化提醒,及時退還剩餘費用,妥善解決後續服務問題。


三個原則、三條“安全底線”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在發佈會上介紹,預收費模式是養老機構、老年人基於協議達成的一種消費模式,通過提前預交費用獲取服務和優惠,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共同意願,能夠產生互惠雙贏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風險。民政部門一手抓正向扶持引導,一手抓規範管理,在促進服務機構發展和防範化解風險之間努力做好動態平衡。

在預收費監管制度設計上,總體把握三個原則:

一是解決突出問題。認真梳理總結近年來羣眾關注養老機構的預收費問題。緊盯收取、使用、管理、退費這些關鍵環節,對怎麼收、怎樣用、如何管、怎麼退提出明確要求,實現全鏈條監管,壓實養老機構資金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

二是抓住重點領域。結合當下養老服務機構的類型特點,聚焦體量大、資金多、矛盾糾紛突出、風險高的養老機構,作為預收費監管的重點對象;對髮卡量少、資金額度小、問題隱患不突出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堅持包容審慎原則,留出“觀察期”,暫不納入監管範疇。

三是兜住安全底線。堅持養老機構的牀位是用來住、不是用來投資炒作的定位,嚴密防範以養老服務預收費名義實施非法集資。

此外,《指導意見》還明確了三條“安全底線”。

第一條是嚴禁養老機構超過牀位供給能力“一牀多賣”;
第二條是嚴格限定養老機構預收費使用用途,只能用於抵扣老年人入住機構需要支付的費用、彌補本機構設施建設資金不足,或者發展本機構養老服務業務,不允許打着養老幌子集資挪作他用,將預收費異化為斂財手段;
第三條是明確不得以承諾還本付息、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誘導老年人及家屬交費,這是典型的非法集資行為。

圍繞這三個原則,《指導意見》採取開正門、堵偏門的思路,一方面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行為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堵塞不法分子以預收費之名實施非法集資的空間,從而促進養老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涉老年人非法集資主要有這三種形式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打非局一級巡視員付佔勝表示,養老領域是不法分子實施非法集資、詐騙等犯罪行為的高發領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體弱多病、內心渴望關懷,缺乏金融知識等特點,打着“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

從近年發生的案件看,涉老年人非法集資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是以“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一些機構打着提供養老服務的幌子,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等方式,承諾還本付息或給予高額回報變相非法吸收資金。還有的以售後返租、約定回購等方式銷售養老公寓,向老年人非法吸收資金。

二是以“養生健康”為名非法集資。一些機構借老年人有較強的健康需求之機,打着養生、健康旗號,以贈送保健品、購買返利、舉辦養生講座等方式欺騙、誘導老年人投入資金。

三是以“投資理財”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不法分子未經金融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發佈所謂的投資項目、理財產品等,承諾給予投資回報,以投資理財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

付佔勝指出,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案件給老年人經濟、精神造成損害,嚴重影響國家養老政策的有效落實,危害社會大局穩定。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非常重視,於2022年牽頭開展了養老領域非法集資專項整治工作,打擊了一批犯罪分子,消除了一批苗頭隱患,但防範打擊養老領域非法集資任務艱鉅複雜,需要堅持打防結合、標本兼治、久久為功。


附:民政部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武增鋒: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民政部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邀請到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先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打非局一級巡視員付佔勝先生,請他們解讀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由我通報今年一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和二季度有關工作安排。

今年一季度,民政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動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民政事業發展整體平穩有序,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指導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單位《關於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目前已有19個省份出台配套文件或落實措施,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台監測對象達到8015萬人。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定調整工作的政策文件,指導各地科學合理確定低保標準。指導各地精心組織開展春節“送温暖”活動,及時、足額髮放救助保障資金。春節期間,各地累計為困難羣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30.8億元,惠及1160萬人。

社會組織管理方面。召開2024年全國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出台《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紮實開展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持續推進社會組織鄉村振興結對幫扶和援藏援疆工作。部署開展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國際性社會團體、外國商會2023年度檢查工作。改版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台,加強監管信息動態發佈。依法開展執法監督,對新華青少年兒童食品質量研究發展中心作出撤銷登記處理,對光彩養老事業促進中心等作出警吿的行政處罰。依法查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常態化推進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相關工作。

區劃地名管理服務方面。制定出台《地名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做好地名備案公吿工作,一季度全國共備案地名1.6萬餘個。聯合央視頻製作推出地名文化故事系列短視頻,弘揚中華優秀地名文化。參加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會議,介紹我國地名工作成果和經驗。舉辦全國“鄉村著名行動”培訓班,指導各地深入落實鄉村地名命名設標、文化保護、採集上圖、利農惠農等重點任務。開展京津線、冀遼線等14條省級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組織吉林、黑龍江等7省(區)開展省界界樁更換。完成2023年平安中國建設邊界專項考評工作。

社會事務管理方面。召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部際聯席會議,部署開展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試點工作,指導各地持續做好“寒冬送温暖”專項救助行動。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關於做好2024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確保清明節祭掃工作安全文明有序。持續做好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辦理“跨省”婚姻登記302270對。持續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髮放監管,兩項補貼制度分別惠及1183.6萬困難殘疾人、1592.7萬重度殘疾人。深入開展“精康融合行動”,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回歸家庭和融入社會。指導各地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精神衞生福利設施建設項目,召開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部際聯席會議第七次全體會議,啟動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評估工作。

老齡工作方面。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老齡委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協調印發全國老齡委工作規則、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推動構建老齡工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研究制定全國老齡委2024年工作要點,部署6方面36項具體任務。會同有關成員單位組織實施老年助餐服務持續推進行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行動、法律服務助老護老行動、銀齡行動等“四大行動”。聯合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工作的通知》,聯合廣電總局等部門評選並公佈2023年度全國敬老養老助老公益廣吿作品44部,積極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養老服務發展方面。聯合國家數據局印發《關於組織開展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台試點的通知》並組織申報工作。持續實施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工作。會同財政部組織開展2024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項目評審工作,公示擬入選地區名單;完成2022年項目成果驗收,並持續抓好2023年項目組織實施。指導各地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實化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的落實措施。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加快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建設,督促各地應用新版系統。

兒童福利保障方面。健全完善兒童福利相關政策法規,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出台收養相關政策文件。組織召開兒童福利機構安全管理暨檔案信息化建設推進視頻會,持續開展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建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統計監測制度,研究制定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方案。截至目前,集中養育孤兒和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平均保障標準分別為1928.3元/人·月和1478.4元/人·月,同比分別增長5.3%、6.5%。

慈善事業促進方面。組織召開全國慈善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2023年慈善工作,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貫徹落實新修改的慈善法,啟動相關配套政策的制定(修訂)工作。繼續實施“陽光慈善”工程,強化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監管,持續提升慈善事業公信力。截至目前,全國現有慈善組織14791家,全國已備案慈善信託1762單,信託財產總規模逾71.4億元。

以上是一季度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二季度,民政部將積極推進以下各項民政工作。

一是加快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指導各地深入落實低保、特困供養制度,規範開展低保標準確定調整工作,研究完善臨時救助和服務類救助政策措施。加強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工作,推動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與防止返貧幫扶政策銜接並軌。拓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功能應用,強化監測預警,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常態化。

二是加快推進2024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深入開展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推進行業協會商會立法和基金會登記管理法制建設,制定《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配套落實措施。實施《社會組織基礎術語》、《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建設指南》、《學術類社會團體自身建設指南》、《社會服務機構自身建設指南》4項推薦性行業標準。繼續開展全國性社會組織2023年度檢查工作。

三是推進制定地名管理配套制度文件,持續做好地名備案公吿工作。遴選“鄉村著名行動”第一批先行區,總結推廣經驗做法。指導各地強化行政區域界線爭議隱患排查,開展平安邊界建設活動,促進邊界地區和諧穩定。

四是指導各地做好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試點申報工作。舉辦第十二個6.19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部署開展“夏季送清涼”專項行動。指導地方做好全國殯葬領域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工作。開展第一批、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驗收評估和第三批推薦確認工作。完成康復輔助器具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評估工作。結合實施“精康融合行動”,推動開展2024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示範項目。

五是做好全國老齡委2024年工作要點的督促落實,會同有關成員單位深入開展“四大行動”。組織開展系列調查研究,籌備召開全國老齡辦主任會議,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切實履行老齡工作職責。

六是指導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台試點地區紮實有效開展相關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出台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政策文件。持續推進示範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指導各地持續有效抓好老年助餐服務。大力推動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七是推動出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有關措施,進一步細化完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程序。深化“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開展機構高質量發展實踐基地試點工作。組織開展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監測摸排。

八是持續做好慈善法宣傳貫徹。研究修訂《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和《慈善組織認定辦法》,制定《慈善信託年度支出和管理費用標準》等慈善法配套政策。持續實施“陽光慈善”工程。

此外,還將於5月底舉辦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決賽。本次大賽是民政領域國家級最高水平的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是由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首次聯合舉辦的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大賽。大賽共設有養老護理員、遺體火化師、公墓管理員、假肢裝配工、矯形器裝配工等5個競賽項目,以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單位組成代表團參加,屆時將有三百餘名選手參加全國決賽。全國決賽各賽項設一等獎5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8名,優勝獎若干名。一等獎選手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准後,可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一、二、三等獎選手可按規定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助力我們做好本次大賽決賽的賽事報道和宣傳工作,一起營造昂揚向上、團結奮進、比學趕超的競技環境,形成崇尚技能、尊重勞動、關愛民政技能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

下面,請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先生介紹《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李邦華: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天很高興與金融監管總局一級巡視員付佔勝同志一同,就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7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跟大家作介紹。我先介紹一下《指導意見》的制定背景和有關情況。

預收費模式是一種常見的商業模式,廣泛應用於服務業。隨着我國養老服務快速發展,一些養老機構為了迅速回籠資金、增加客户黏性等原因,也採取了預收費模式運營,主要有預收養老服務費、押金和“會員卡”、“會員費”等形式。預收費在一定程度上,讓老年人及家屬享受了優惠的價格,節省了逐月交費的時間成本。但我們也發現,一些養老機構預收大額費用後,出現了不按合同履行義務、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資金鍊斷裂破產倒閉等情況,導致風險積聚。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養老服務”的名義,宣稱“高利息、高回報”,通過預收費等形式實施非法集資,騙老年人的“養老錢”,嚴重侵害了老年人財產權益,破壞了養老服務市場秩序和發展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管行業必須管風險,要求嚴密防範一般商事行為異化為非法金融活動。《“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對完善養老服務領域預付費管理制度,加強預收資金監管都提出了明確任務要求。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民政部、金融監管總局等7部門,在總結地方試點經驗基礎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制定出台《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有4部分14項,主要內容一是界定了預收費的內涵,將養老服務費、押金和會員費全口徑納入監管;二是明確了收取要求,限定了養老服務費最長收取時限和押金最高預收額度,列出了會員費收取的“負面清單”情形等;三是強調了使用用途,防止養老機構成為斂財平台;四是強化了多元監管,提出了預收資金分類管理、風險隱患分類處置的要求等。《指導意見》的頒佈和實施,規範了養老機構預收費行為,強化了全鏈條監管,有利於降低資金安全風險,更好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下一步,民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各地以及養老機構落實好《指導意見》,也誠邀媒體朋友持續深入宣傳報道,共同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和健康有序的行業發展環境。有關情況我簡要介紹到這裏,謝謝!

武增鋒:現在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記者:《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請問在制定這些管理措施的過程中,總體思路是什麼?需要把握哪些原則?

李邦華:預收費模式是養老機構、老年人基於協議達成的一種消費模式,通過提前預交費用獲取服務和優惠,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共同意願,能夠產生互惠雙贏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風險。民政部門一手抓正向扶持引導,一手抓規範管理,在促進服務機構發展和防範化解風險之間努力做好動態平衡。

預收費監管制度設計上,總體把握三個原則:一是解決突出問題。認真梳理總結近年來羣眾關注養老機構的預收費問題。緊盯收取、使用、管理、退費這些關鍵環節,對怎麼收、怎樣用、如何管、怎麼退提出明確要求,實現全鏈條監管,壓實養老機構資金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二是抓住重點領域。結合當下養老服務機構的類型特點,聚焦體量大、資金多、矛盾糾紛突出、風險高的養老機構,作為預收費監管的重點對象;對髮卡量少、資金額度小、問題隱患不突出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堅持包容審慎原則,留出“觀察期”,暫不納入監管範疇。三是兜住安全底線。堅持養老機構的牀位是用來住、不是用來投資炒作的定位,嚴密防範以養老服務預收費名義實施非法集資。

《指導意見》明確了三條“安全底線”。第一條是嚴禁養老機構超過牀位供給能力“一牀多賣”;第二條是嚴格限定養老機構預收費使用用途,只能用於抵扣老年人入住機構需要支付的費用、彌補本機構設施建設資金不足,或者發展本機構養老服務業務,不允許打着養老幌子集資挪作他用,將預收費異化為斂財手段;第三條是明確不得以承諾還本付息、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誘導老年人及家屬交費,這是典型的非法集資行為。圍繞這三個原則,《指導意見》採取開正門、堵偏門的思路,一方面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行為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堵塞不法分子以預收費之名實施非法集資的空間,從而促進養老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法治日報記者:一些不法分子針對老年羣體開展非法集資活動,侵害老年人權益。請介紹一下近年來全國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案件形勢。

付佔勝:養老領域是不法分子實施非法集資、詐騙等犯罪行為的高發領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體弱多病、內心渴望關懷,缺乏金融知識等特點,打着“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從近年發生的案件看,涉老年人非法集資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以“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一些機構打着提供養老服務的幌子,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等方式,承諾還本付息或給予高額回報變相非法吸收資金。還有的以售後返租、約定回購等方式銷售養老公寓,向老年人非法吸收資金。二是以“養生健康”為名非法集資。一些機構借老年人有較強的健康需求之機,打着養生、健康旗號,以贈送保健品、購買返利、舉辦養生講座等方式欺騙、誘導老年人投入資金。三是以“投資理財”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不法分子未經金融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發佈所謂的投資項目、理財產品等,承諾給予投資回報,以投資理財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

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案件給老年人經濟、精神造成損害,嚴重影響國家養老政策的有效落實,危害社會大局穩定。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非常重視,於2022年牽頭開展了養老領域非法集資專項整治工作,打擊了一批犯罪分子,消除了一批苗頭隱患,但防範打擊養老領域非法集資任務艱鉅複雜,需要堅持打防結合、標本兼治、久久為功。

在此,也提醒大家特別是老年朋友,提升非法集資防範意識,自覺遠離非法集資。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應及時舉報投訴。

新華社記者:《指導意見》對養老機構預收費行為進行了規範,有力保障了老年人財產安全,請問老年人在選擇養老機構和交費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李邦華:收費與交費是相對的概念,對養老機構來説是收費,對老年人及家屬來説是交費,文件從收費角度進行規範管理,主要是在這個事情上養老機構更具有主動權,但廣大老年人及家屬作為消費者,在交費時也要謹慎注意,爭取做到“四看”,避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一看機構是否合法。要選擇有資質的養老機構,可以在機構內查看其營業執照或法人登記證書、以及民政部門頒發的養老機構備案證明,也可以通過屬地民政部門的官網或者官方的養老服務網查詢已登記備案的養老機構。二看收費是否公開。養老機構所有收費必須張榜公示。老年人可以在養老機構服務場所、門户網站等顯著位置查看預收費的項目、標準等信息。三看協議是否合理。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要與養老機構簽訂協議。籤協議前,有權要求養老機構真實、準確地説明預收費收取、使用等相關信息,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要仔細查看合同內容。如果遇到不合理格式條款,限制自身權利,減輕或免除機構責任的,老年人有權拒絕。四看交費是否合規。交費時,要辨別收款賬户是否為養老機構賬户,不要將錢匯入養老機構所謂關聯公司的賬户,更不能轉入業務員、負責人個人賬户。交費後,要向養老機構索要發票,並核對填開的發票內容是否與實際交易一致,對養老機構以收款收據等“白條”替代收款憑證的,有權拒絕。老年人要妥善保管好發票或者其他消費憑證,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以依法依規主張權利。

老年人面對低價、打折、優惠時,也要保持謹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交費方式。尤其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清楚養老機構的本質是提供養老服務,不要相信那些投資返利、高額回報的承諾,謹記高額利誘背後往往都隱藏着巨大的風險,遠離非法集資。老年人及家屬在養老機構交費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通過網站留言、撥打電話等方式,向當地民政部門諮詢,瞭解有關政策要求。如果發現養老機構有涉嫌非法集資的線索,請及時向當地民政部門舉報或者向公安部門報案。

總枱央廣記者:《指導意見》明確對押金、會員費實行銀行存管和風險保證金方式管理,請問這項制度設計的考慮是什麼?

李邦華:對預收費採用銀行第三方存管方式進行管理,是很多行業的普遍做法。近年來,一些地方民政部門在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實踐中,也積極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指導意見》堅持守正創新,在總結各方經驗做法基礎上,結合養老服務業發展需要,形成了差異化管理、動態監測的預收費監管方式。

一是實施差異化管理。養老機構預收費主要包括養老服務費、押金和會員費三類,它們從性質目的、風險隱患程度上來看,差異性較大,需要分類管理。從性質目的上看,養老服務費和會員費收取後,養老機構就可以按照規定的用途自主使用;而押金則是雙方約定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具有擔保性質,除特定情形發生外,養老機構只是暫時保管,原則上不能使用。比如很多養老機構在老年人入院時收取的醫療風險押金,目的是一旦老年人發生重大疾病,聯繫不到家屬,需要緊急送醫的時候,養老機構可以動用這筆錢用於緊急救治等。養老機構和老年人的合同關係解除後,不存在其他糾紛的,押金應當退還老年人。從風險隱患上看,養老機構一次性收取養老服務費和押金的額度一般不會太高,不同地區間差異也不大;而會員費則由於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機構規模和類型不同,額度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風險隱患相對較高。《指導意見》本着差異化、精準化監管的思路,對養老服務費採取專項檢查、抽查審計、風險監測等日常監管方式;對押金、會員費額外提出實行銀行存管和風險保證金方式管理,目的是確保專款專用、壓降風險,進一步保障資金安全。

二是進行動態調整。《指導意見》要求養老機構專用存款賬户要留存一定金額的資金作為風險保證金,留存的比例要符合兩個要求,一是不得低於該賬户近三年會員費總額的10%,二是不得低於該賬户當前餘額的20%。養老機構收取和使用資金是動態的,賬户當前餘額也是變化的,因此,在具體確定留存金額的時候,要比較這兩個要求,哪個金額高,就適用哪個要求。在設計風險保證金制度時,我們一方面,廣泛聽取了養老機構的意見建議,經過反覆測算,確保留存的風險保證金不佔用過多現金,不影響機構的資金使用週轉,不會對機構發展產生抑制性影響;另一方面,考慮到機構里老人入院和離院是動態的,專用存款賬户內的風險保證金的金額根據機構日常收支情況相應調整,一旦養老機構非正常原因停止運營,專用存款賬户沉澱的資金,再加上購買保險等其他措施,能夠起到一定補償賠付作用。

農民日報記者:出台《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對於防範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有什麼作用?下一步,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如何充分發揮合力,切實遏制養老領域非法集資行為?

付佔勝:出台《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是落實“管行業必須管風險”的具體舉措。《指導意見》加強了養老機構預收費收取、管理、使用、退費的監管,明確了預收費的銀行存管和風險保證金管控方式,強化了預收費的日常監管和風險監測,對防範養老機構商事行為異化為非法集資活動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下一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將與行業主管部門繼續密切配合、同向發力,切實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一是完善政策制度。配合主管部門將防範非法金融活動融入行業規劃、制度建設、日常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工作全過程,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二是堅持高壓嚴打。侵害老年人權益的非法集資行為性質惡劣,必須主動出擊、露頭就打。目前,正在全國開展的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針對養老、旅遊等重點領域,加大查處、打擊力度,處置、曝光一批非法集資案件,形成有力震懾。三是加強監測預警。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與行業主管部門加強信息共享,進一步強化養老領域風險監測排查和形勢研判,防患於未然。四是強化宣傳教育。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每年6月集中開展宣傳教育,通過這幾年的集中宣傳,對普及金融知識、提高羣眾防範意識起到很好作用。現在正在全力準備今年集中開展的“守住錢袋子 護好幸福家”宣傳月活動,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積極參與,通過一年接着一年的持續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防範和抵制非法集資的濃厚氛圍。

總枱央視記者:《指導意見》印發後,民政部將如何推動落實?

李邦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一步,民政部將從四個方面加快推動《指導意見》落實落細。[05-10 10:47]

一是指導各地民政部門細化措施。《指導意見》正式施行還有半年時間,文件中很多要求是原則性的,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實施細則或者相應管理辦法,細化管理要求和具體措施。比如:明確本地區養老服務費的最長預收週期、押金的最高預收額度、會員費的最高額度和風險保證金的留存比例等限制性要求;各地民政部門還要會同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制定存管制度,明確存管規則。

二是會同相關部門健全協同監管機制。各級民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公安、財政、人民銀行、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部門,健全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工作機制,明確各方責任分工,定期通報問題線索、研判重大風險隱患,協同做好存量攻堅;加強與存管銀行協同配合,實現存款銀行與民政部門信息系統的數據對接,形成行業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雙向發力的管理模式。

三是幫助存量機構平穩過渡。指導各地民政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幫助養老機構做好政策實施前後的銜接與準備。

四是探索創新監管方式。指導各地民政部門依託信息化、大數據等手段,提高預收資金風險監測預警的精準度。鼓勵各地開展養老機構信用等級動態評估,根據不同信用等級,開展差異化監管;完善推行養老服務協議示範文本,探索養老機構合同網籤,規範簽約履約行為;積極對接保險機構,探索“履約保證保險”等商業保險,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降低消費風險。

武增鋒: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裏。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會後聯繫民政部新聞辦公室。本次發佈會由民政部門户網站、民政部政務微博全程直播。感謝李邦華先生、付佔勝先生出席今天的發佈會,感謝大家對民政工作的關注和報道。本次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