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顧立雄下令國軍不練刺槍 刺槍術達人揭「格鬥時5優勢」憂恐捨本逐末

「4.5億天價保單」1次付清!被保人是0歲男嬰 業者證實:5歲起年領千萬

影/日本橫濱中華街「烈火濃煙猛竄」空拍畫面曝光 數棟房屋付之一炬

準經長鬆口核能多數人決定 賴士葆:盼擺脫政黨綁架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拜會立院經濟委員會立委時,表示「核能是乾淨的能源」,被解讀能源政策可能有所調整。記者黃仲裕/攝影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拜會立院經濟委員會立委時,表示「核能是乾淨的能源」,被解讀能源政策可能有所調整。記者黃仲裕/攝影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拜會立院經濟委員會立委時,表示「核能是乾淨的能源」,被解讀能源政策可能有所調整。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16日)表示,盼將能源政策擺脫政黨黨綱的綁架與桎梏,新能源政策能讓全民不再飽受缺電、停電、跳電之苦。

賴士葆說,2023年德國公布的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退步四名,在67個國家中排名第61,其中溫室氣體排放,台灣最差是全球倒數第4。2022年全球「氣候追蹤」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庫,公布全球最髒500大碳排放源大戶,台灣占了7個。我方常談國際競爭力,但這是極為難看的成績。蔡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捨棄乾淨的核能,靠大量的碳排發電,結果不只是國際後段班的排名,國人用肺發電更是付上健康的代價。

賴士葆表示,郭智輝認為核電是乾淨的能源、核電應由多數人同意決定。這樣的思維與國際主流對核能的意見接軌,在民進黨卻是突破性的創見,不受民進黨非核神主牌黨綱的制約,願意立即檢討能源政策站在全民福祉的立場看待核電,值得肯定。令人擔憂的變數就是新官上任,能不能挺過民進黨內部擁核舊思維的挑戰。

賴士葆提到,慶幸友民進黨的企業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雖婉拒出任行政院長一職,仍擔任民進黨智庫董事長,在民進黨仍有一定的話語權。過去八年,千萬個企業主、專家學者、民代提出能源政策的肺腑之言,都因為政黨考量被棄之如敝屣,甚至被訕笑、攻擊。

賴士葆強調,反核是民進黨黨綱,甚至變成被膜拜的圖騰,愈是妖魔化核能,愈能明確收割政黨的利益。能源政策關乎國計民生,幾乎沒有理性探討的空間,包括台電連年鉅額虧損。這幾十年台灣擁核、反核的立場尖銳對立,嚴重撕裂台灣,耗費社會成本,衷心期盼賴政府上台,出身企業的經濟部長能夠將能源政策擺脫政黨黨綱的綁架與桎梏,新能源政策能讓全民不再飽受缺電、停電、跳電之苦。

國民黨立委謝衣鳯說,經濟部從過去強調「核能不是綠能」,到現在強調「核能是種潔淨能源」,相信正在為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及重啟核電轉彎當中。COP28時,多數國家認為,因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核能是種低碳的最適選擇,很多國家重啟核電。核安重於核電發展,沒有核安就核電。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核能 核電 民進黨

延伸閱讀

核電屬於綠電嗎?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是「乾淨能源」

吳釗燮、林飛帆入國安會 賴士葆:2隻戰狼跑進去

批政府捨乾淨核能致空汙嚴重傷健康 賴士葆:錯誤政策可殺人

國安會布局獨派色彩濃 賴士葆:看起來準備跟對岸開戰

相關新聞

美商會關心台灣能源穩定 逾7成成員擔憂綠能供應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態不支持政府現行補貼台電的方式,認為電價一定要反映成本。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二○二四年白皮書提醒,台灣...

準經長郭智輝:核電由多數人同意決定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五二○就職,能源政策是否鬆動備受關注。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低調拜會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立委,與會人士關心新...

新聞眼/能源戰略 賴政府別再打迷糊仗

賴政府找來企業家郭智輝擔任經濟部長,盼借重業界想法來強化國內經濟發展。郭智輝快人快語、展現企業家前瞻務實風格,除表明不排...

為賴清德重啟核電鋪路? 童子賢:讓核能成基載電力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在五二○就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日陸續發表重啟核能相關議題,甚至拋出核二重啟、核三延役,引進類似芬蘭OL...

立委促再生能源防弊 提違規者拒買及斷銀根規範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等人今天說,各界關注再生能源發展,為了要防弊去汙,呼籲台電躉購綠電時,若電廠出現違規情事應停止購買,而且...

【重磅快評】卓榮泰一頓飯毀郭智輝人設 台電也難翻身

新官上任的經濟部長郭智輝近來數次談論核電廠延役,一時讓外界以為賴政府的能源政策可能轉向。但在昨晚閣揆卓榮泰及綠委餐敘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