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收到7年前滴滴账单,7分钟路程收1414元,客服回应「将更改为14元」,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觉醒来发现滴滴给了我个天价订单。”近日,一名上海网友在滴滴出行小程序中发现自己有一条未支付信息,竟然是2017年的一张1414元的出租车出行单子,…
关注者
13
被浏览
3,819

7 个回答

滴滴这种公司,是有二代坐阵的,实际上代表的是初代目的利益。总裁柳青,已经写明了是柳传志的女儿。就像中铁建董事长的词条下面,赫然写着儿子戴威,本就是默许不影响的。

这个问题,只能发酵到这个不咸不淡的程度。滴滴又没明显涉黑,客服的态度最终也只能表示为客服的态度而已。要是对滴滴敢有异眼,就是滴滴公关战不战而胜的胜利。

这件事应该是如客服人员所说,属于误操作,

但是,平台依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是缺乏必要的合理性校验,不知道是忽略了,还是故意为之。

类似于这种天价账单的问题,这人么多年来其实时有发生,这一次也并不是最离谱的一次。



不过这种离谱的账单都会被通过,说明了滴滴的网约车系统还是有漏洞的,至少缺乏必要的合理性校验。

这种功能的缺失,也反映了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审核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是不够严谨的。

另外,也给大家提了个性,由于现在线上支付很发达,金钱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数字,没有纸币那么直观了,这就导致有些顾客在消费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核验,特别是金额不够大的时候。

这样其实是很容易吃亏的,这次是金额过于离谱,高达1414元,所以才引起了注意。

如果账单是141呢,如果是41呢,是不是就很有可能会无意间就支付了。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机器人客服如果不够完善,还是不要大范围使用了,至少也要及时转人工



该网友第一次联系的客服,显然就是个机器人,说的也是一些套话,解决不了问题,还令人火大。

机器人客服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不是不能用,只是现在的机器人客服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商家需要格外注意。

器人客服缺乏人类客服的情感和同理心,无法像人类一样理解和感知顾客的情绪和需求。这可能导致顾客在沟通中感到冷漠和不被重视。

而且机器人客服通常基于预设的算法和规则进行工作,对于复杂或特殊的问题,可能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或解决方案。此外,机器人客服的语音识别和文本理解能力也有限,可能导致顾客的问题被误解或忽略。

尽管,机器人客服可以处理大量简单的查询和问题,但在面对复杂或需要人工介入的问题时,顾客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这可能导致顾客的不满和流失。

最重要的一点,机器人客服无法像人类客服一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每个顾客的需求和偏好都是不同的,而机器人客服通常只能提供标准化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无法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和这件事类似,而且更隐蔽的是各大平台的会员自动续费功能,如果那一天涨价了,又缺乏必要的提醒,那岂不是让用户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