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憂鬱、睡不著、重複夢見同一件事...恐是「創傷壓力症候群」!教你用10問題自我檢測 - 曾耀儀 整理 - 良醫健康網 - 商業周刊(百大良醫)

容易憂鬱、睡不著、重複夢見同一件事...恐是「創傷壓力症候群」!教你用10問題自我檢測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是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的問題。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 整理2024-05-15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有哪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7大診斷標準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檢測量表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何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能治好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自己好嗎?
{DS}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在遭遇生命威脅、重大創傷後,會出現生理不適與心理痛苦等症狀。以下完整解析PTSD四大症狀、自我檢測量表、診斷標準與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是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的問題。這些經驗可能包括:

  1. 身體上被攻擊,例如嚴重家庭暴力或強暴。
  2. 在嚴重的車禍、飛機、或船難中受傷。
  3. 身體或心理因自然災害而受創,例如颱風、洪水、或龍捲風。
  4. 得知親密朋友或親人突然、意外的死亡。
  5. 得知子女罹患了致命疾病。
  6. 目擊死亡或嚴重傷害,如恐怖活動。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有哪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在心理與生理上有四大典型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以下說明:

  1. 創傷事件持續反覆在腦中呈現或夢見。
  2. 有重複經歷此事件的行為或感受。
  3. 當面對類似創傷事件的相關情境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4.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經常出現生理上的病徵;例如:逃避、麻木、恐懼、焦慮、緊張、失眠、過度警覺、活動失去興趣。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7大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IV-TR診斷標準如下:

  1. 此人曾目擊、經驗、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牽涉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至死亡或身體傷害等。
  2. 此人之反應包括:強烈之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兒童可能以混亂或激動之行為表達。
  3. 此創傷事件,可以下列方式,被再度體驗:反覆之痛苦回憶或夢境,類似情境引發之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4. 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之刺激,並有麻木的反應。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分,減少重要活動與興趣,對前途悲觀,無法再愛,不期待再能有事業、婚姻、小孩、或正常壽命。
  5. 持續過度警醒。例如難以入睡或難以維持睡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
  6. 此障礙總期間,超過一個月。
  7. 造成重大痛苦,或功能損害。若壓力事件後六個月才出現上述症狀,則屬於延遲發作型。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檢測量表

如果你最近有出現以上症狀,可以試做看看這份「創傷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表PTSS-10」,自我篩檢是否有創傷後壓力反應,當以下 10 個題目中有 5 題以上答案為「是」時,可能罹患了PTSD,請向身心科尋求協助:

  1. 你有睡眠困難嗎?
  2. 你會感到憂鬱(如傷心、難過、鬱悶)嗎?
  3. 你會對突然的聲音或未預期的動作會感到驚嚇嗎?
  4. 你有變得較容易生氣嗎?
  5. 當你回到發生意外事件的地方,會不會感到害怕?
  6. 你的情緒會不會容易有波動?
  7. 你身體會容易感到緊張嗎?
  8. 你會感到不願跟其他人談話嗎?
  9. 會出現與意外事件相關的噩夢嗎?
  10. 會有良心不安,對自己責難或感到愧疚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何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除了積極就醫治療外,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團體的創傷經驗分享,也能起到治療作用。台北榮總護理部以下整理PTSD治療方法:

  1. 團體治療:經由團體分享創傷經驗,從成員的回饋中獲得心理支持,重新自我統整,並提昇自我價值感。
  2. 家庭治療:藉由家人的支持及鼓勵,強化支持系統,教導家屬提供正向及適當的支持,協助病人處理危機。
  3. 認知行為治療:透過改變病人對事物的看法,重新學習新的看法、解釋及評價,進而早日 讓生活回歸正常。
  4. 正念認知治療:透過各種正念練習重新檢視自己的感官經驗(例如吃一顆葡萄乾、凝視一 片窗外的風景),訓練我們的大腦能有意識、不加評價地去覺察當下的身體感受(身體掃描),刻意保留一些時間來關照自己的情緒、思考、身體感覺(靜坐、瑜珈),藉由日常生活的種種活動(行走、飲食、沐浴),將正念的精神帶進生活當中,經過規律練習以維持身心平衡。
  5. 敘事治療:在病人感到安全的環境下,引導其重新描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對於創傷壓力事件的想法、感受及行為,給予新的意義,來改善創傷症狀。
  6. 藥物治療:依醫囑給予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等藥物治療,以改善焦慮及憂鬱等症狀。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能治好嗎?

楊緯聖醫師說明,患者是否能夠痊癒,需視創傷的形式及個案情況而定。

研究顯示,有三成的個案在接受治療後,可以復原到幾乎沒有症狀;另有三成個案在接受治療後,能獲得顯著改善,雖有殘存症狀,但已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其餘個案可能持續有嚴重症狀或是惡化。但楊緯聖醫師直言,無論如何,就醫診治都是有益的,個案經藥物控制身體的不適症狀後,會更有掌控權來調整心態和想法,重新建構創傷的意義,讓自己逐漸好轉。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自己好嗎?

如果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造成困擾或影響日常生活,應尋求專業協助。如果PTSD不去處理,有機會出現其他精神健康疾患。

延伸閱讀

目睹親人過世、天災人禍後倖存…出現「這些症狀」小心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快看諮商心理師給的專業建議

921、花蓮強震...台灣人共同的惡夢!精神科醫師解析:大地震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普悠瑪事故》災難場景重現、做惡夢、失憶…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科醫師給的2大建議

資料來源: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台北榮總護理部衛福部台東醫院桃園療養醫院楊緯聖醫師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