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创作与评论间的关系?

#1 - 2024-5-17 19:17
逆流之锚
在对作品做出评价时,时常会出现“你行你上”或“我不是电冰箱就不能批评电冰箱的质量好坏了?”之类的话。
我们是否可以选择只评论,不创作的状态?
“没有经历过创作的评论的意义微乎其微”这样的话有无道理?
创作与评论的关系是否紧密?
是的话,该如何做到平衡二者?
不是的话,评论的自由能到何种程度?
#2 - 2024-5-17 19:19
可以不会制冷但得分得清冷热
#3 - 2024-5-17 19:26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评论是作品的一部分 文本在读者的阅读中完成(巴特)
#3-1 - 2024-5-17 20:07
Leitmotif
阅读是对作品的再写作 即是否定性本身 这里的读者不是任何具体的人 它是文本自身辩证运动的结果
#4 - 2024-5-17 19:28
(恋爱与革命)
删除了回复
#5 - 2024-5-17 19:29
请看文艺理论相关
#6 - 2024-5-17 19:30
(‮rettiw‭t)
从商业角度不得不参考观众的意见,而键盘评论家的意见得看他能带动多少销量。

极限拉扯
#7 - 2024-5-17 19:43
我们是否可以选择只评论,不创作的状态?
如果不可以的话你就在大多数事情上失去了说话的权力
#8 - 2024-5-17 19:59
评论是评论者的自由
创作者的自由是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
如果认为一个评论不好,可以通过评论那个评论的方式去驳斥它
这不是很动态平衡吗
#9 - 2024-5-17 20:03
只要你接受读者反应批评,那么评论的自由是没有限界的,读者评论就是一种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创作,毕竟没有读者评论的作品不过就是一具无人过问的死尸罢了。
#10 - 2024-5-17 20:03
(我不会妄想自己没被人支配)
无限自由,从楼上几位的发言就能看出来,已经变成一种共识了。拿着作品传教的,在作者坟头蹦迪垄断解释权的,作者不是拿这些人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11 - 2024-5-17 22:23
(有缘人终成眷属,无缘人非腐即宅)
当批评需要拥有某个话题的实践经验或者专业背景时,那么无可避免地陷入这样的困境:
当一个人没有批评某项事物的经验,他如何判断另一个人的批评的是否正确?

作者在创作完毕后,作品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作者的精神而自成一体。故而即便作者在创作时设想了一个理想化的作品使用群体,当作品进入公众视野后还是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使用”,不管这种使用的形式是诠释、戏仿、批评,也不必在乎这种“使用”是否符合作者的预设(比如《圣经》中耶稣之死的问题,《指环王》是否为保守主义张目的问题)。因为使用者此时面对的并非是作品经验上的创作者,而是从作品本身出发依照其能力所还原的作者——当然,理性而言这种还原的方法必定有其边界和逻辑,否则任何作品或者说符号都不再具有稳固的意义并且一切对话都将失去其基础;非理性而言,任何人当然有自由相信西游记是神佛间夺取神界权力的阴谋、三国演义是暗写的兵法秘籍、水浒传是明代刑侦人员笔记的改写、红楼梦是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绝恋情歌,只是如果非要把这些“信念”奉为一种正论,那就拿出讨论该有的态度来。
#12 - 2024-5-18 13:03
(风唤起了枯草色的回忆)
批评和创作虽都指向文学作品,但它们是很不一样的活动,需要不同的能力。
批评的目的是理智的认识,批评家要做的首先是展示作品的细节如何通过特定的结构关系生成意义的整体,他们面对的已完成的作品。
创作则可能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比喻催生一首诗,可能是一个在作家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人物导致一部长篇小说的诞生,可能作家明确想写一个道德讽喻的故事,但到后来批判成了狂欢。
诸如纳博科夫,亨利詹姆斯这些作家的批评,其实主要还是着眼于微妙的文学“技艺”解说。
作家的批评并不能代替职业批评,首先作家不能让批评占据太多时间精力,其次创作文学的人关心的问题跟读文学的人并不完全一致,批评家的知识围绕一些文学核心问题,而作家知识主要服务于个人创作,当然自然会有博学的作家,但他们是借助文学形象打动人,而不是以整一,严密逻辑说服人,也不是不可以站在读者立场看文学,只是更多体会来自创作过程,而创作过程本身并不需要复杂的概念辩证,三则作家批评难免会有当局者偏狭,作家也没义务无差别尊重每个流派的作品。
好的批评家当然不能是创作的外行,但认为只有本身是好作家才能是好批评家的看法也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