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委會通過128億元 成立微電子研發院及推動新型工業加速

財委會通過128億元 成立微電子研發院及推動新型工業加速

撰文:馮子健
出版:更新: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17日)召開會議,通過在「創新及科技基金」下開立一筆為數28億3840萬元的新承擔額,用以成立及營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以及通過100億元的撥款,以推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質疑香港是「追科」不是「創科」,又提及早年香港錯失大疆落戶,關注如何留住人才及研發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資料圖片/容嘉儀攝)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不認同「追科」字眼,指香港創科能力強,欠缺的是中游轉化和下游生產環節,因此政府要推動上中下游各方面的產、學、研,建立完善的創科產業體系。

孫東:搭建平台就可匯聚人才

就成立微電子研發院方面,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質疑薪酬制度是否有辦法靈活處理,令將來的研發院聘請足夠的科研人員。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黃錦輝稱,香港半導體發展要抱著競賽心態進行,問及中試線(研發與量產之間的測試)會否與內地生產商合作。

對此,孫東回應指,香港如有關鍵設施,海內外可以招收到足夠人員,撥款通過後可以盡快展開招聘工作,他又稱人才方面不擔心,只要搭建好的平台,就可以匯聚人才。中試線方面,創新科技署組長(特別職務)陳正豪表示,內地的龍頭企業有與香港接觸及商量如何合作。

創科署:成立董事局再決定行政總裁年薪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質疑,研發院行政總裁的年薪多少,又指相關的人才難聘請,問及政府會否全球招聘。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表示,高層領導都會以公開形式全球招聘,薪金方面會參考公營機構的總裁薪金,具體金額要先成立董事局,經過程序及對比才能得知。

孫東指,企業在香港開公司、設立生產線,可讓本港畢業生有出路,最受惠的是香港市民。(資料圖片)

孫東:企業設立創科設施後不會輕易離港

至於100億元的推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旨在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企業,在本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等。孫東指,企業在港設立公司和生產設施,可讓本港畢業生有出路,最受惠的是香港市民,認為相關公司見到香港優勢及創科蓬勃發展,不會輕易離港。

至於製造業的GDP,孫東指早前提出2032年製造業要佔GDP的5%,認為是非常艱難的挑戰,但要努力達到,但不是僅僅因為100億元撥款就達到。他說今次撥款顯示了政府明確支持創科企業的態度,希望這批獲得支持的企業之後可以每年產出幾百億元產值,粗略計算可以拉動1%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