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上任即報告沒必要?游盈隆3點分析指形同公審:賴清德願意別人也該反對-風傳媒

總統上任即報告沒必要?游盈隆3點分析指形同公審:賴清德願意別人也該反對

2024-05-14 12:43

? 人氣

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是否赴立法院國情報告,並是否接受、如何接受立委提問,朝野協商至今仍無共識。(資料照,蔡親傑攝)

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是否赴立法院國情報告,並是否接受、如何接受立委提問,朝野協商至今仍無共識。(資料照,蔡親傑攝)

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赴立法院國情報告,朝野協商仍無共識,待16日「再戰」。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提出3點分析,表示立法院急於在此刻研議,自然是在野黨有意給新總統一個下馬威,這樣的安排形同立法院將「公審賴清德總統」,即便是賴清德本人基於不明理由,願受這種屈辱,有識之士也應群起反對,因為這將顛覆當前憲政體制的基本理念,也絕非2005修憲的原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游盈隆今(14)日上午在臉書指出,新總統很可能在近期受邀去國會做國情報告,這牽涉整體憲政體制運作、政黨角力與憲政慣例的建立,也是台灣破天荒第一次。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款「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提供了法源、依據;以美國為例,總統每年發表一次國情咨文,與國會建議有意義的連結是好主意,但並不會接受國會議員提問,也沒有這樣的制度設計。

游盈隆指出,台灣雖是類似法國的「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但也強調「權力分立與制衡」,體制上具「二元民主正當性」。但從近期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等人口中所言,好像只有立法院才真正代表民意,這無疑是錯誤理解。如果根據這種錯誤的理解與認知問政,未來問題將層出不窮。

針對立院就國情報告一事進行政黨協商,游盈隆提出3點分析。一是新總統有必要上任後,立刻去立法院做國情報告嗎?他認為於情於理於法,都看不出有這種必要;二是賴清德究竟何時去立院發表國情演說較適當?他建議,至少上任後3個月;之後,每年一次,大約4月發表國情咨文,比較妥當。

最後一點,針對總統發表國情演說後,應否接受立委詢答?游盈隆引述媒體報導指出,立法院長韓國瑜裁示的初步意見為,「總統國情報告後,由立院各黨團推派代表發言,每人6分鐘,發言人數依政黨比例,國民黨9人、民進黨9人、民眾黨2人……」他指出,光各黨代表發言時間加起來就2小時,這樣的安排形同立法院將「公審賴清德總統」,本人期期以為不可。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總統國情報告》朝野協商3.5小時終達1共識 黨團推代表發言、詢答方式周四再議

早料到賴清德520就職演說不會及格?學者曝3指標性內容:美國已先打預防針

斷言國情報告難不倒賴清德 謝龍介要賴小心這人:留在身邊受傷的是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瑋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