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受訪應屆畢業生直言能緩解就業壓力 - 新浪香港

94.4%受訪應屆畢業生直言能緩解就業壓力

    當下正是應屆畢業生求職的衝刺階段。不少畢業生表示,自己與父母的就業觀存在差異,使自己求職做選擇時容易猶豫不定,增加了就業壓力。也有網民分享了父母對自己求職的理解和支持,引來不少人羨慕。在求職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對應屆生的影響有多大?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4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兩代人就業觀存在分歧,81.1%的受訪應屆畢業生坦言會影響自己的職業選擇。如果父母對自己的求職選擇表示支持和理解,94.4%的受訪應屆畢業生直言能夠緩解自己的就業壓力。

「父母從始至終都為我加油打氣,他們的支持是我求職時最大的底氣」

    今年24歲的羅翰是廣東一所高校的應屆畢業生,現在還在找工作。羅翰坦言,父母輩年輕時的工作、生活環境與現在有很大不同,他們很難切身體會現在的年青人找工作過程中的一些艱辛,「他們可能只瞭解目前就業形勢的一些表象,在遇到一些求職選擇時,不太能從我的角度出發看問題」。

    羅翰表示,自己與父母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存在分歧,每當遇到這類問題時,都會與父母產生爭論。起初他比較消極應對,有時乾脆不回應,「只想一個人出去靜一靜」。後來他嘗試與父母溝通了幾次,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與職業訴求、就業環境等,讓父母更多地瞭解了自己的想法。「現在父母不像最初那樣堅持他們的想法了,會讓我自己考慮好,還建議我多與專業老師溝通,作出更合適的選擇。這無形之中減輕了我找工作的壓力。」

    北京的90後周欣如在體制內任職,她說,當初自己找工作時,對求職方向比較迷茫,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筆試、面試屢屢受挫。「但父母從始至終都為我加油打氣,他們的支持是我求職時最大的底氣,最終我如願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如果父母對自己的求職選擇表示支持和理解,94.4%的受訪應屆畢業生直言能夠緩解自己的就業壓力,超四成(41.9%)表示很大程度上會。

與父母就業觀存在差異,超八成受訪應屆畢業生坦言會影響職業選擇

    羅翰分析,父母從網絡上蒐集信息的能力往往不強,對新生的行業和崗位不夠瞭解,也不能很好地甄別信息的真假,容易被影響,進而對特定的行業、公司產生偏見。而且過去的就業環境早已不同於今日,如果父母依舊用過去的眼光看待當下的就業市場,就容易與年青人產生分歧,甚至引發爭論。

    羅翰坦言,雖說工作歸根結底還是年青人去做,但身為家庭的一員,一份工作影響著方方面面,有必要與家人達成一致。但他也表示,如果自己與父母的觀念不一樣,會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做出自己的選擇。

    調查中,81.1%的受訪應屆畢業生坦言,與父母就業觀存在分歧會影響自己的職業選擇,有6.8%的受訪應屆畢業生直言影響很大。受訪男生(96.0%)認為會產生影響的比例高於受訪女生(93.1%)。

    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副教授夏青雲分析,父母對子女就業選擇的不認可,除了影響年青人當下對職業的選擇,更會影響未來在工作崗位上的感受。「當孩子求職選擇與父母意見不同時,完全聽從父母或一味堅持孩子的想法,都可能會讓子女產生一定的壓力。如果聽從孩子自己的想法,以後工作不順利了,因為是自己的選擇,好像就只能接受它的不好,還可能面臨父母的怨懟;聽從了家長的,從事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孩子就可能會過得比較痛苦。」夏青雲建議,大學生與父母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固執己見,「要與父母耐性溝通,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進行交流」。

    (黃子涵對本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羅翰、周欣如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5月16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