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與太空中心合作 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長程家平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轄下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就氣象及太空的監測資料和專業技術合作簽署備忘錄。(交通部提供)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長程家平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轄下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就氣象及太空的監測資料和專業技術合作簽署備忘錄。(交通部提供)

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去(2023)年10月順利發射升空,今(2024)年6月將和福衛七號攜手,提供更多的海氣象觀測數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長程家平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轄下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9日就雙方氣象及太空的監測資料和專業技術合作簽署備忘錄,將福衛七號和獵風者衛星收集的數據,應用於太空天氣和海氣象測報作業,結合雙方的專業能量,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助益未來太空任務執行、民眾生活需求及災害防救。

程家平表示,自福衛三號計畫籌備階段就與國家太空中心有密切的合作。2005年氣象署即成立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處理福衛星系計畫的掩星(RO)觀測資料,提供推導出的大氣溫度及濕度垂直分布產品給國內外作業及研究單位。由過去數值模擬的比對分析顯示福衛七號的資料,能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6至10%,並增進颱風路徑預報能力,平均能減少72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約5%。

吳宗信提到,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所使用的任務酬載 GNSS-R(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與福衛三號及七號所運用的大氣折射科學原理不同且可互補,「獵風者」是蒐集經海面反射的導航衛星訊號再反演出海面風速。由於海面上的氣象觀測資料稀少,因此這些難得的觀測資訊有助於提升海洋上的監測能力,進而增進海象預報的精度與劇烈天氣的掌握。

吳宗信進一步指出,台灣可以自製 GNSS-R 儀器,也將進一步研製 GNSS-RO 儀器。後續的太空任務將與氣象署合作,規劃提供掩星折射及海面反射訊號觀測資料,持續對天氣預報與氣象科學研究作出貢獻。同時,國家發射場規劃和作業所需的氣象資料,也有賴於氣象署的專業協助,減輕運載火箭與科研火箭發射過程受到天氣狀態的影響。

TASA 衛星操控組長陳坤林表示,TACC 在衛星接收訊號後30分鐘內產製的資料,即時提供國內外使用。目前福衛七號每天產製近5,500筆大氣資料和4,000筆電離層資料,而自福衛三號時期迄今,氣象署已協助太空中心處理近3,000萬筆觀測資料。

他更指出,福衛三號到福衛七號提供穩定且大量的電離層觀測資料,促使 TASA 和氣象署合作開發我國太空天氣測報作業的能力,結合衛星及地面觀測數據,進行太空天氣資訊整合與發佈,開展太空環境的預報服務,可提供在軌衛星、航機和衛星導航等所需的電離層太空天氣預報資訊,對於衛星操控、航機通訊安全與定位精準而言相當重要。

TASA 會後說明,獵風者衛星已完成第一階段的資料校正,並且進入到風速資料反演階段,預計6月可由 TACC 開始提供海面風速資料,並透過國內學研團隊進行測試與驗證,評估此新型資料對氣象測報的效益,期待由獵風者衛星產出的海面風觀測資料加入氣象署的預報作業模式後,能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對民生以及防災有所貢獻。

太空

延伸閱讀

台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 6月起助颱風強度預測

颱風?吳德榮:下周菲律賓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跡象

CNN:台灣造本土「星鏈」 專家估需要數百枚衛星

明天要回暖了!高溫升至27度 下周「這天」鋒面接近北部再轉雨

相關新聞

影/遭大立光侵權 被害德商「對台灣司法失望」籲全世界注意

全球最大手機鏡頭製造廠大立光被控盜用德商MVTec的「HALCON」軟體,台中地檢署依違反著作權法等起訴大立光黃姓總處長...

輝達創天價市值逼近蘋果 黃仁勳身價達1000億美元

輝達(NVIDIA)股價再創新高,28日收在1139.01美元,市值攀高至2.8兆美元,逼近蘋果(Apple)的2.91...

台積電領先大陸、美國多少?機構爆真相「最短只剩2年」

瑞銀首席環球股市分析師Andrew Garthwaite 28日表示,看好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從2028年起,每年提升生產...

振奮人心的半導體技術 台積電:單晶片整合將超過1兆個電晶體

台積電亞太業務處長萬睿洋今(23)日在技論壇致詞時表示,生成式AI發展帶來第4次工業革命,透過半導體技術創新,人們見證A...

氣象署與太空中心合作 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

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去(2023)年10月順利發射升空,今(2024)年6月將和福衛七號攜手,...

台積電股東會/避免戰爭曾跟客戶討論搬產能 魏哲家:不可能全搬走

全球地緣政治持續變化,台積電(2330)也必須對此因應。台積電新任董事長魏哲家指出,確實跟客戶討論過,若未來兩岸有發生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